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蘑菇养殖技术视频(小伙种不出菇网上求助 对话提供帮助的宜昌农科院专家: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近日,一则“小伙种不出菇网上求助没想到农科院专家真来了”的视频在网上热传。2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网上求助的小伙王皝提供帮助的是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世玲和她的同事。刘世玲表示,她们只是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会继续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小伙种不出菇网上求助 对话提供帮助的宜昌农科院专家: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2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种蘑菇的小伙王皝。王皝表示,自己从大学时就对种植蘑菇产生了兴趣。他曾经跟着老师做了一个大球盖菇的课题,因为课题效果很好,后来种植大球盖菇成为一个村的扶贫项目,在他们课题技术的指导下,这个村有20个大棚都在种植这类蘑菇。

王皝说,去年10月份,他开始自己种植大球盖菇。一开始种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但后来发现自己技术不太到位,“我就想着要给蘑菇保温保湿,没想到这导致棚内的湿度特别大,但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是温度不够。”

小伙种不出菇网上求助 对话提供帮助的宜昌农科院专家: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王皝说,在种了第一批蘑菇后他又种了两批,但出菇情况一直不太好,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想着要不把这个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试试,看有没有网友提点建议,结果没想到还真有。我是2月8日发的视频,当时有一个网友给我留言说可以请农科院的专家来看看,还给我留了宜昌农科院刘老师的电话号码。”

之后,王皝联系了刘老师,“她非常爽快,直接说第二天就来帮我看看是什么问题。”2月10日那天,刘老师就来到了他种植蘑菇的大棚。“她来了就直接下地拿手抓蘑菇看,然后告诉我大球盖菇是高耗氧菌,不出菇应该是蘑菇不通风导致的,让我在菌箱上钻些洞透气。”王皝说,他立刻就按刘老师说的开好了洞,2月12日就出菇了。

王皝说,这次在网上求助并得到宜昌农科院专家指导的经历,让他觉得十分温暖,“没想到拍个视频竟然得到了农科院专家的关注和指导。”

小伙种不出菇网上求助 对话提供帮助的宜昌农科院专家: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对话宜昌农科院专家:会继续供技术支持 我们只是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王皝提供帮助的是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世玲。刘世玲从事微生物菌种选育、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食用菌无公害、高产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等工作三十余年,目前是宜昌市农业科技专家团队(食用菌团队)首席专家。

2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刘世玲。

北京青年报:您是怎么知道这个事情的?

刘世玲:当时一个朋友告诉了我这个事情,然后王皝也打电话联系了我。因为农业的种植季节性很强,如果不及时去,这一季就全部泡汤了,所以我马上就跟同事赶了过去。

北京青年报:去了现场很快就发现原因了吗?

刘世玲:对。因为我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30多年了,对这方面的情况很熟悉,到了现场后,我们看了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然后告诉了他原因。他种植的菌类问题就是捂了膜,一挤都是水。按照我们的方法一打孔,很快就可以出菇了。当天,我们还帮他看了他种植的羊肚菌。

北京青年报:他种的菌类的情况能介绍一下吗?

刘世玲:他种植的是大球盖菌,也叫赤松茸。因为食用菌生产和其他农作物不一样,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不了解,比较不好种。他种植的大球盖菌在食用菌中相对比较粗放,最好的一点是可以利用很多种农作物下脚料,比如玉米秸秆、麦秆、稻草、水果树枝条等,粉碎以后都可以用于种植大球盖菌。

北京青年报:后续还会继续为他提供帮助吗?

刘世玲:这周我们还会再去看一下,帮他出菇,然后帮他做下半年的规划,为他提供技术支持。他是大学生创业,正能量的东西我们要多支持。

北京青年报:以前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刘世玲:这是常有的事情。我们平时也经常去农田,毕竟没有第一手资料是没法做科研的。公司或者农户遇到问题、有技术方面的需求我们都会去。我们只是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不然我们做研究为什么呢?

北京青年报:这一段时间是出菇的高峰期,会很忙吗?

刘世玲:很忙,最近在外面跑的比较多,很多农户都找我们,今天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才刚回来。过年那段时间一直在东奔西跑,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才回家。

实习生 李宛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朱葳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