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养殖场春色惊艳另类(新时代新农村:春色喜人眠不得,铁牛嘟嘟上田头)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在安徽省潜山市农村,蓝天白云、远山古树、绿野碧水,无不让人心醉神迷。耳闻目睹新春新事,感受新时代新农民的奋发有为,中央一号文件在潜山得到了有力诠释。

新时代新农村:春色喜人眠不得,铁牛嘟嘟上田头

黄牛下岗铁牛忙

在黄铺镇陈桥村田畈上,一台台开足马力的铁牛忙着翻犁田地,呈现出一片农机闹春耕的繁忙景象。

“以前种田全靠老黄牛,一到犁田季节,紧赶慢赶都要10多天。自家忙妥了,还有街坊邻居,牛却不能闲。”说起前些年种地的辛苦,70多岁黄大爷动了感情。他算了一笔账:机耕一亩田只需80元,牛耕则要170元,在时间上一台机一天可耕25亩,而人工只能耕2亩。如今,哪个村都有十几台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犁田、插秧、收割、烘干,全能用机器。乡亲们还编了顺口溜:“弯腰驼背几千年,如今种田不下田。”

至目前,该市拥有农机总动力28万多千瓦,去年全市机耕面积达28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实现机收36万亩,占水稻可机收的82%。据测算,去年农民通过农机服务获益达2.3亿元,同比增长15%。

互联物联助种养

在油坝乡油坝村种养大户毕文全家,村民们手拿手机,忙着在微信里了解最新农业政策和气象信息,座谈养猪行情。如今在该市像这样在微信群里备耕的不在少数。为帮助农民少走弯路,该市开办农业信息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指导通过网络及时快速了解农技信息和化肥农药价格等。网络已成为农民打探市场行情的“望远镜”和致富增收的“导航仪”。

而在距此不远的思迈科技种植公司,物联网种菜更神奇。走进蔬菜大棚,黄秋葵长势喜人。大棚上方一块显示屏标明:空气温度14℃,空气湿度54%……徐工程师说:“温度可以,但湿度不够。”只见他轻按遥控器,大棚喷头就喷出水雾来。湿度达标后,系统自动关闭。在这里,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保持怎样的浓度?都有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精准打理。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生产变得很体面。通过网络销售,去年园区产值增长近10%,比传统农业一亩增收2000元。

抱团合作促增收

“种植瓜蒌就是好,两年瓜蒌三年稻。去年在合作社指导下,我种了30多亩瓜蒌,打了800多斤籽,毛收入有10多万元。”槎水镇槎水村农民老李一脸喜悦。近年,该市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新路子,不断打造瓜蒌产业链。各公司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与超市签订购销协议,形成产学研、产加销一条龙,全市现有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

新时代新农村:春色喜人眠不得,铁牛嘟嘟上田头

潜山市以农业产业化为牵动,鼓励农民抱团发展,既稳固了粮食生产主体地位,又壮大了茶叶、瓜蒌、油茶、蚕桑、畜牧业等特色农业。全市新增省市龙头企业14家、专业合作社59家、家庭农场64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农产品1个、安徽名牌农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7个、“三品”认证农产品26个。

美丽乡村入画来

水吼镇黄龛村,两百多年历史的古祠堂整修一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檀香;石子铺成的小广场上,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停车场上车辆整齐地集中摆放。村庄里,水泥小道把农家小院连接来,没有鸡鸭乱飞、垃圾遍地,取而代之的是小桥流水人家。

近年,该市把生产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推行白墙、灰瓦、坡屋面的新皖派风格,确保乡村风格能凸显、田园风光能留住。至目前,已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市,获评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市;燕窝村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天柱山镇、官庄村被评为省宜居镇村,官庄稻田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黄泥街道等5个村居入选省传统村落名录。

新时代新农村:春色喜人眠不得,铁牛嘟嘟上田头

同时,该市新建300多处农村休闲广场、篮球场、图书室、活动室;组成210多支乡村文化队伍,近三成农民加入一或多个文化队伍。劳作之余,打篮球、搞摄影、做根雕、舞龙狮等都是热门。今年,乡村共举办文艺演出10余场,送戏曲电影下乡30场,举办健身赛10多场。

(来源:学习强国)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