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正邦肉猪养殖合作模式(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近两年养猪巨头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养猪,动辄千万头养殖计划。“公司+农户”模式因其轻资产属性,具有投资杠杆效应,以较小投资就能获得较大产能,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火热程度再升级。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除了温氏所开辟的传统“公司+农户”模式以外,又衍生出了新的形式。比较典型的就是“雏鹰模式”和新希望的“新好模式”。这里,笔者对目前流行的这几种“公司+农户”模式做个简单梳理。

温氏首创“公司+农户”,出栏量直逼2000万头

温氏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开山鼻祖,从1986年首创“公司+农户”模式,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依靠这种模式,温氏从一个8000元起家的养鸡场发展为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一跃登上创业板之巅。

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必然是因为抓住了市场的痛点,解决了需求。我们知道,农业的主体是农户,但,农户却恰恰是产业分工中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往往资金少、起步难,对于技术、市场一抹黑。抗风险能力的不足,也使得他们在猪周期的价格低谷中,屡屡搁浅。赚的是微利,亏便是血本无归。

温氏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机会,推出“公司+农户”模式,即委托农户饲养畜禽,并负责农户的补贴及成品回购。期间温氏提供畜禽种苗、饲料、药物、技术等服务,农户则自己负责场地、设备、人力、管理及饲养环节。这套典型的轻资产运营的模式,使温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并成为行业争相学习的对象。

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解构

比起一体化养殖,“公司+农户”模式的高明之处在于真正实践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对于温氏而言,该模式不仅节省了大量土地、设备等固定成本支出,同时实现了指数级的规模扩张。1999年,温氏股份上市肉猪仅7.75万头,到2013年已突破1000万头,2017年突破1900万头,直逼2000万头,肉猪上市规模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对农户而言,种苗、饲料、防疫、技术、销售等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他们只需负责最后的饲养环节,公司的回购补贴(也就是“代养费”)使得农户即便在市场低迷时也能获得较为稳定的回报。同时,因饲养质量直接与收益挂钩,农户会对养殖过程全力以赴,反过来保证公司商品猪的质量。

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2012-2015年温氏集团生猪出栏数及委托养殖费一览表

据中泰证券的研报显示,温氏养猪成本大约为 6.2 元/斤,与牧原股份(一体化养殖)成本接近。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平抑了猪周期带来的影响。30 年以来,仅 1997 年由于香港禽流感事件,公司出现了亏损。

成本控制良好的关键在于:

01、养殖效率高:温氏产猪仔PSY 在 23 左右(行业平均约 18),料肉比可达 2.5(行业平均约2.8);

02、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国的数据实时在大厅公开,每天农户的收益、报表等很快出来,利于决策;

03、期间费用低:温氏费用可控制在 5%左右(行业平均 8%)。

对于温氏而言,“公司+农户”相当于借力造船,温氏当了船长,而农户得以借船出海。

雏鹰引入合作方,将轻资产进行到底

雏鹰“公司+农户”的模式经历了两次优化,逐步从最初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转变为“公司+合作方+农户”的雏鹰模式3.0。简单来说就是引入合作方,合作方负责固定资产投资及维修、猪场外部管理、污水处理等;公司负责供应、销售和技术指导;农户负责单个猪舍的精细化管理。建场的农户不养猪、养猪的农户不建场。降低了对合作农户的依赖程度,提高分工协作效率,节约扩张成本。

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雏鹰模式3.0

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雏鹰模式的杠杆养猪

实际上,雏鹰模式得以持续的核心因素在于现金流,一方面来自于猪周期景气高点带来的丰厚回报,另一方面来自于现有猪场的转让。据雏鹰发布的公报称,从2015年5月雏鹰开始推广“雏鹰模式3.0”,截至2016年6月30日,转让的资产金额就达17.20亿元。事实上,今年3月雏鹰17亿卖掉部分猪舍,也是在执行轻资产战略。

新希望主推“新好模式”psy水平达到30.7头

2012年才开始发展养猪业务的新希望采用的主要方式也是“公司+农户”,并于2016年正式制定规划:将通过3到5年时间,以“公司+农户”等方式发展1000万头生猪。但新希望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针对规模猪场、中型猪场、家庭农场和散户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合作发展模式。

对于规模猪场,采用的是高度自动化、集约化生产方式和“公司+规模农户”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又称“新好模式”。在局部区域内形成从数个种猪繁育场到多个商品育肥场的生产单元的聚集,即聚落式猪场,单个聚落式猪场具备年出栏优质商品猪30-100万头的生产能力。2013年新希望在山东德州投资建设的夏津项目便是个典型的模板。据称,扩张每十万头肥猪产能所需资金为1.14亿元,与温氏、牧原相当。其PSY水平达到30.7头,可实现人均饲喂一万头猪。

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夏津猪场和新希望PSY水平拥有较强优势

夏津项目的落成标准着该模式的初探成功。随即,新希望马不停蹄地加码投资,于2016年8月,拟投资26.98亿元新建聚落式猪场项目共7个,项目实施地分别为广西(2个项目)、江苏、湖南、四川、越南南方区域、越南北方区域。

除了温氏,还有新好、雏鹰模式,原来“公司+农户”有这么多玩法

△近年来新希望在生猪养殖上的布局

打造“新好模式”,新希望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实现从选种→育肥→屠宰加工→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经营。

可以看出,规模猪场是新希望想发展合作的重要群体。但对于中小型猪场,新希望也没有放弃。例如,对于中型猪场,推出的是“新道路模式”,在不改变其所有权的情况下,为其提供管理服务;对于家庭猪场,推出的是“新六模式”,新希望提供猪苗,交由种养一体的家庭农场进行代养;对于散户猪场(30-50头父母代猪场),通过技术服务,促成其转变为新道路模式管理或新六模式的家庭农场。

除了温氏、雏鹰、新希望之外,正邦科技2017年生猪养殖也向“公司+农户”模式转型。另据双胞胎集团总裁李建宁早前透露,双胞胎未来主流的养殖模式也是“公司+农户”,并计划在5年之内布局1500万头生猪产能。

“公司+农户”对于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养殖户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毕竟巨头扩张,市场产能增加,未来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只有降本增效才是王道。如果你想知道哪些降低成本的具体方法,4月16/17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全国畜牧总站北京太克会展中心、猪场动力网、猪业健康导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2018 中国养猪人峰会暨降本增效高峰论坛将在长沙举办,我们将以最权威的数据,最实用的的技术和你一起探索中国养猪企业的成本控制之道。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