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乌鲁木齐周边的养殖场(乌鲁木齐:盐碱地上水产养殖好风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连片的水塘里,随着渔网收拢起来,一条条肥美的鱼儿在网内活蹦乱跳,养殖户用吊鱼机将一篓篓鲜鱼吊进收鱼的保鲜车里,当天就送往各大市场。

“双节”期间,位于米东区羊毛工镇卧龙岗村的3000余亩养殖水产品开始收获,大型的收鱼场面,不仅绘出了独特的丰收画面,也让昔日的盐碱地成为鱼虾满塘、无限生机的丰收田。

立足优势 打造特色水产养殖村

走进卧龙岗村水产养殖区,一派碧水蓝天、鱼翔浅底的丰收景象。

地处乌鲁木齐下水源地的米东区本来就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面和湿地,卧龙岗村因为紧邻卧龙岗水库和八一水库而成为乌鲁木齐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村。

卧龙岗村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卧龙岗村村民就开始利用优势发展水产养殖。

“村里盐碱地多,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大家就利用水面多的优势发展水产养殖,改良盐碱地,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卧龙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军说,村上从刚开始的13户养殖户、鱼塘面积2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1户养殖户、鱼塘面积3000余亩。

近年来,在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和羊毛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上引进了新品种,更新了养鱼设施,同时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打造特色水产养殖村。

这两天,养殖户马君梅家的梭边鱼开始上市了,成鱼的品相和质量都不错。

作为村上最早的养殖户,马君梅家的鱼塘已发展到600亩,除了养殖鲤鱼、草鱼、鲢鱼等外,还作为示范户引进罗非鱼、梭边鱼等。

在村“两委”支持下,马君梅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在技术部门帮助下,马君梅成为育苗技术员,建成育苗基地,为村上养殖户提供鱼苗。

随着养殖面积增大,卧龙岗村水产养殖实现了从育苗、投喂到收鱼的机械化养殖,省时省力。养殖户还瞄准市场,做到差异化养殖,既丰富了品种,又增加了收入。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了惠农的好政策,靠着这些水面,大家不仅找到了挣钱的营生,还能把水产养殖越做越大,越做越好。”马君梅说。

订单销售 丰产增收效益好

养殖户多、品种丰富且产量稳定,卧龙岗村逐渐打响水产养殖村的品牌,吸引来了稳定的订单。

从9月初开始,卧龙岗村的水产就开始上市,一直能持续到10月份。

一端连接田间,一端连接市场,卧龙岗村积极鼓励引导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助农增收。

55岁的养殖户乔家明早早将近百亩鱼塘的水产销售完,还当上村里的“鱼经理”,忙着与昌吉市、五家渠市的水产销售商联系订单。

“村上养殖历史久,养殖种类多、产量大,每年出鱼季节都有大量鱼贩来收鱼,我们在村‘两委’帮助下抱团与鱼贩商议价格,既保证销路,也保障收益。”乔家明说。

机械拉网、机械吊鱼,不到半天功夫,养殖户杨寿林家30多亩的鱼塘就被捕捞完毕。

看着鲜活的鱼儿按照种类放进保鲜车,新联农贸市场经销商桂明才说,十几吨的鱼拉回去一两天就能销售完。

桂明才与卧龙岗村水产养殖户合作7年了,他说:“这里水产产量大且稳定,品质也不错,在市场上销量不错,通过订单能保障供货量,也能卖上好价钱。”

杨军说,除了订单农业外,他们正与米东区商务局、供销社等单位对接,积极发展采购微信群、社区团购等,实现地产鲜鱼直供市民餐桌,在拓宽鲜鱼销路的同时充盈市民的“菜篮子”。

紧跟市场 室内养鱼前景广

这两天,杨军带领村干部去卧龙岗村室内水产养殖基地项目现场查看施工进度,积极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室内水产养殖基地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水产养殖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通过先进的室内养殖水循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乌鲁木齐市场冬春季节水产养殖,还能实现村上水产育苗自给自足。

工地内,一个个用帆布等防水设施搭建的鱼池已经完工,所有水池都采用集中供氧方式,并配有单独的温控和循环供水系统。

施工负责人明圣杰说,通过先进的水循环系统,室内养殖用水经过沉淀、杀菌、生物净化处理后,又用水泵抽回到养殖池内,实现水资源循环使用,也是目前大力推广的“智慧养鱼”系统。

利用“智慧养鱼”系统进行循环水圈养殖,具有集污、排污的功效,大大提升了水产养殖生态效益。

明圣杰说,室内养殖水池修建好后,企业将会引进经济效益高的水产品种,同时带动村上养殖户在基地内发展室内水产养殖。

杨军说,近年来,通过发展水产养殖,村上盐碱地得到了改良,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大规模经济作物种植,持续挖掘盐碱地潜力,宜粮则粮、宜渔则渔,探寻发展特色产业,在盐碱地上种下新希望。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