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崇明大闸蟹养殖研究所(引来良种促推广 卖出山货富老乡)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9|点击次数:

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让距离几千公里的上海和云南牵手在一起。上海发挥技术优势,助推云南产业优化升级;深化产销对接,拓展云南特产销售市场……两地协同发展,为云南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群众增收,持续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西南边陲,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这里“土生土长”30多年的芒市西山乡村民唐弄兰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和一种名为茭白的江南植物打起交道。

“第一年种了103亩地,收入56万元。”唐弄兰说,种株和技术从上海来,种出的茭白再卖回到上海。这一来一回里,距离几千公里的上海和云南,因为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牵手在一起。上海的技术与市场,为对口帮扶的云南全面振兴乡村持续助力。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产业升级助力增收

2018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怀向军坐上了飞往云南的航班。作为上海援滇干部,怀向军来到云南后担任的职务是德宏州陇川县扶贫办副主任。

到云南后不久,怀向军发现,德宏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当地主要种植甘蔗、大米,农产品的质量很好,但市场附加值不算很高。”

为了让当地群众获得稳定增收的渠道,在开展农村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修缮的同时,怀向军和同事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德宏优质的气候、土壤等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怀向军的老家青浦,特产“练塘茭白”以味道清新、口感爽脆著称,是上海家喻户晓的优质蔬菜品牌。整个练塘镇近年茭白的年均种植面积约2.7万亩,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亩均产值超过1万元。

“德宏也有茭白,但个头小、肉质灰,基本没人吃。”怀向军觉得,上海有优良的种株培育技术,如果能在云南富饶的土地上种出同样高品质的茭白,肯定也能受到市场欢迎。

说干就干。在援滇干部的推动下,来自上海青浦、精挑细选的茭白种株种在了德宏的水田里,首批试种的20亩长势良好。采收期到了,从田里拔出茭白,剥开叶子,清水一冲,清甜爽脆。德宏产的茭白不仅在品相、口感上不输练塘茭白,而且种植期更短、采收期更长。

“特别是冬天,长三角地区的茭白市场处于空缺期,而德宏茭白却已开始采收。较低的种植成本让德宏茭白价格优势明显,市场前景非常好。”怀向军说。

在援滇干部和当地企业的大力推广下,目前,德宏茭白种植面积达到2500余亩,带动当地近600户群众增收约2000万元。

“我一开始在企业打工,看茭白卖得这么好,就自己干了。”茭白的热销激发了唐弄兰的创业热情。贷款40万元,一口气承包了100多亩地,第一年就盈利18万元,“茭白的种株是免费的,成熟之后也有人来收购,两头都不用操心。”

茭白,是上海利用技术优势推动云南农特产品发展的一个缩影。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签订技术协作协议,把松江大米种在了西双版纳的水田里;临沧双江,温暖的气候适合大闸蟹养殖,在上海崇明区推动下,当地发展蟹稻共生,反季节销售,预计每亩利润超过4000元……帮助云南培养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上海对口帮扶的重点方向。其中,技术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力促进产销对接云南特产走俏上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更离不开市场,特别是消费终端的支撑。

“为提高对口帮扶地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促进产销对接,上海提出‘改造生产链、打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的工作思路。”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姚海说,对于对口帮扶地区的产品,要提高商品化程度,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2018年到2020年,上海连续举办3届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不少云南的“山货”“土货”被带火,成了市民眼中的“好货”。仅2018年,上海全市各区开展的“云品进社区、万家帮万户”爱心礼包销售活动的销售额就达6000多万元。

“想要形成长效支撑,关键是要保证产品的规范生产、便利流通,同时还要树立品牌形象。”在滇3年,怀向军和同事们在德宏州建立了“上海市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000多户农民参与蔬菜种植,共向上海输送蔬菜超过2万吨。

上海帮扶干部通过改造生产链,在对口地区建立30多个外延基地,针对种植、分拣、加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通过打通流通链,稳步推进市级消费帮扶阵地建设;通过提升价值链,遴选认定8大类280款对口地区特色产品,形成“百县百品”特色产品名录,助力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海蔬菜集团帮助云南牟定培育蚕豆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量1.2万吨,产值7200万元,成为该县支柱产业;帮助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创造了砚山蔬菜走俏上海、远销广州的佳话……

“在上海,云南蔬菜非常有名。”上海蔬菜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顾正斌说。下一步,集团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与帮扶地区产销对接,持续提升规模和水平,“把边远山区农产品产业化,提升商业价值,帮助那里的老百姓增收。”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帮扶项目增加就业

结束3年援滇,怀向军今年年初回到了上海,但他仍然关注沪滇两地的协作发展。在他看来,如果能真正利用好两地资源、协同发展,可以实现双向共赢。

云南临沧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气候湿润,有得天独厚的光、温、水、热资源。”上海援滇干部、耿马县副县长陶政江介绍,近年来,耿马的甘蔗、橡胶、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目前,耿马境内种植甘蔗41万亩、天然橡胶63万亩、茶叶11万亩、蔬菜15万亩。

作为产糖大县,耿马的榨糖产业每年会产生40多万吨废蔗渣。过去,大部分废蔗渣只能通过焚烧、堆肥等方式处理,经济价值低、环境污染大,但蔗渣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却是可以被利用的工业原料。

通过“沪滇协作”的牵线搭桥,上海绿赛可实业有限公司到耿马洽谈合作事宜。企业多次对耿马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在援滇干部的积极努力下,工厂正式挂牌,生产线开机,提供稳定就业岗位70余个,员工月工资平均4000余元。

“对蔗渣进行精深加工利用,生产过程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陶政江说,蔗渣做成的可降解餐具,使用后埋于地下,常温3—6个月即可降解,变成有机肥回归自然。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开发了“糖产品、蔗渣、糖蜜、滤泥、蔗叶蔗梢综合利用及其他”的“5+N”条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科技创新能力强、带动农户增收多的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依托产业发展,用甘蔗叶、蔗梢生产畜牧青贮饲料,耿马还大力发展蔗梢养牛。目前,耿马通过“蔗、畜、沼”循环发展模式已带动养殖户1.8万户8.1万人,人均月收入达3020元。

上海的帮扶给云南乡村振兴拓展了新空间。下一步,双方将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深化产业合作,促进市场互通,推动沪滇合作谱写新篇章。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