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巴子养殖技术(浓浓家乡景,世纪原风情)
——紅塵
横断山中,雅砻江畔。
在古越嶲郡通往藏区的一条茶马古道路上,山河相间,高山峡谷。雅砻江从西北而来,险滩奔流,惊涛拍岸,浪花如雪。至此,北回南折,形成一水夹一山的奇景。山后是雅砻江,山前也是雅砻江。山从江边拔地而起,直入云天,岩壁矗立,如青如黛,宛如屏障,故名锦屏。水如玉带,绕山而去,如此地形,因此有“锦屏山宝带水”的美称。
解放后曾有一个行政建制单位叫区,在县乡之间,一区辖几乡,这种行政,多离县府偏远地区。在锦屏山前山后,山后为西,从南往北,健美乡新兴乡;山前为东,从北往南,和爱乡青纳乡锦屏乡南河乡;山前之东隔雅砻江,从北往南,窝堡乡马头乡棉沙湾乡。区公所名泸宁,驻地在中心地锦屏乡。汉藏彝民族混居之地。虽说在茶马古道旁,因隔了雅砻江,显得偏僻。
进出都须过江翻山越岭。以前,雅砻江上是没有一座桥的。过河须要渡船或滑溜索,渡口都选在水流平稳上下都离滩口远的地方。溜索是用的两根钢绳,一根钢绳这边高那边低,另一根那边高这边低,使用一个锁卡带槽子的滑轮,下面吊一个钢筋笼子,也有只吊一根保险绳加一个木条的,人过河时从高往低滑过去,反之亦然。还没通公路的时候,从县城来,经哈哈乡翻过山到马头乡,渡船走青纳乡到泸宁。后来从县城方向有公路通到江下游一个叫江口的地方,江上修了一座钢索桥,然后顺南河乡江岸的绝壁上凿了一条马帮路,所有的生活物资通过这座桥,驮在马背上,一路上叮叮当当的马铃声连接着泸宁的村村寨寨。最远的马帮路,从泸宁街上面一个叫晏易卡的地方,穿过锦屏山,通往新兴乡和健美乡。
七十年代末,在上级政府的主持下,由政府提供炸药雷管导火索,钢钎铁锤和保险绳,泸宁区动员了大部的青壮劳力,自备粮菜,没有一双手套,没有一顶安全帽,没有一辆手推车,硬是用愚公移山战天斗地的精神,在七十年代最后一年的年底,在悬崖绝壁上,打通了从江口到棉沙湾的十八公里的沿江公路。有些人,为修建这条公路,献岀了自己的生命。两条路沿江而上,浪从脚底起,树拂人头生。西岸的马帮路逐渐废弃。棉沙湾对面通往泸宁街的公路,也在八一年修通。当时还没有修桥,不能通过车辆,因此这段公路荒废了很多年。后来,雅砻江上先修了一座小钢索吊桥,后来又修了一座大钢索吊桥,修到泸宁的公路也因桥而通畅无阻。渡口从繁荣走向了没落,马帮也逐渐消失了。
山下台地,水旁山塆,历代先民垦殖而就,因地制宜,水丰土肥的是稻田,缺水坡斜是旱地,高山地带寒凉,不管水丰土肥与否,都种杂粮。
山村里村户人家,因山就势,田地分散,住的比较零落,东五家西四家,多数人家修房,是就地取材,木柱排列,石头垒墙,和泥填缝,泥烧瓦顶。若是红砖黛瓦,正房两厢,必是殷实人家。还有一些人家,是青石板房,茅草房。地势较陡的地方,修成吊脚楼,上面住人,下面关猪牛羊马。
曲径通幽,桃李芳菲,梨杏掩映,竹影斜筛,树木婆娑。田里夏种水稻冬种小麦油菜,绿时绿油油,黄时金灿灿。旱地上种些玉米,红薯、洋芋、花生、大豆、土瓜等农作物,地边上都栽着桑树,喜欢种上南瓜,夏秋时节,藤蔓爬在地坎草坡树上,黄花朵朵,结瓜如玉,深秋,到处是或吊或卧灰黄皮的老瓜。空隙边角的地方,种上几棵核桃,两株柿子。二半山以下,还出柑橘(主要是黄果),甘蔗,芭蕉,香橼佛手。高山村民,多有药地,种的当归。有些沟坎树旁,搭个瓜架,一种叫洋丝瓜的大瓜藤爬满整个瓜架,夏末秋天时,从瓜架下看,吊满绿色的若拳头大小的瓜。
小农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田多地少和田少地多有丰余的会互相调换粮食,大米换玉米,面条换洋芋。除了换玉米是养猪养鸡喂马,别的调换是为了调剂肠胃。田多的主食是稻米,多地少田无田的吃玉米杂粮。田地各半的,多是粗细粮搭配着吃。四时菜蔬,菜园自种自收,品种还算丰富,瓜果飘香。主粮不足时,红薯南瓜等也充粮。
家家户户养猪,庄稼地里的杂猪草红薯滕老菜叶,加少量米糠麸皮玉米面喂养,从仔猪到岀栏,慢慢的养,喂个一年多两年,到后期才添粮减草催肥。入冬,家家宰杀,腌制腊肉。几乎没有肉市场的。这样的环境下,吃肉要有计划,除了互助农忙,节气客来,多少天吃一次肉,都要精打细算。有肉时天天吃,没肉了清汤寡水,那是不会过日子的人。那时大多数的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说要是天天顿顿吃肉就好了。
鸡的养殖较普遍,都是散养,吃玉米粒菜叶糠秕。鸡蛋卖钱用来给孩子做书学费或换油盐,贵客稀客来才宰鸡。鱼是稀罕物儿,很少有条件挖鱼塘养鱼的。但上天垂念,雅砻江有鱼,水质清洌,鱼生几种,石巴子鱼,红花鱼,这两样很少。最多的是雅鱼,鳞细肉嫩,非常鲜美。或钓或网,自吃亦卖。因为交通不便,调味品除了盐和白酒外,几乎都是自己做,自己种花椒,辣椒、姜、葱、蒜、芹等。泸宁花椒,颜色鲜红,又香又麻。没有通公路时,盐从县城方向人背马驮,翻山越岭过来,几十公里,山高路陡,很珍贵。油,是自家熬的猪板油和打榨的菜籽油。烧的是山上砍来的柴火。锦屏乡因土地多人口多山林少,有几个村,为了烧柴,要到柴火丰富的南河乡和棉沙湾乡砍柴。在整个冬天,一个家庭为砍柴背柴驮柴,要耗费很多的劳力。
家家都垒有土灶,安的大铁锅,蒸饭做菜,都在大锅里,蒸饭用木甑,配有木匠制做的锅盖和铁匠打的木把长柄锅铲。另有一口大铁锅,煮猪食用。
那时没有水管,各家取水,傍溪临泉的,用个竹枧接在房边,高过水头的人家,多用扁担水桶挑回,存于水缸中使用。更有一些取水很远,山路不平,不方便挑,因而有手巧的木匠,用杉木板做岀一个扁圆的木桶,高约一米,桶口上有固定的盖子,盖子上开有两个眼,用玉米芯裹上布巾塞住,桶腰身上有三四道竹箍,装水背回家。
农民的劳作分忙闲季。春耕开始,农民就进入忙季。点种播谷,育苗插秧,中耕除草,施肥除虫,忙得不亦乐乎。到双抢进入最高潮,抢种抢收,全家出动,家无闲人。老人在家看孩子还要煮饭甚至送饭送水到田间,翻晒收仓,全是重活苦活。当时学生还放农忙假,分担家务,帮忙干农活。中晚秋时,割稻谷,掰玉米,场上晒满粮,山墙下,挂着饱穗金黄的大玉米棒子,小玉米棒子则倒在竹楼上自然晾干。所有的农事,除了牛耕马驮,全是人工。唯一能算机械的农具,是手摇或脚踏的稻麦脱粒机。
那时通电的乡村还很少,入夜就是黑灯瞎火的。冬闲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成年人玩玩扑克牌,围着火塘摆龙门阵吹吹牛。小孩子们自做玩具,找游戏,铁丝加橡皮筋弯弹枪搞枪战,做青杠果小陀螺,抓石子,走石子棋,折纸飞机,跳房,老鹰抓小鸡,跳绳滚铁环等。
有电影队巡回放露天电影,通常很久才巡回一次,带一个小发电机,有水电充足就不用它,没水电就得用它发电。宽大的银幕挂在乡屋的墙上,三村八里各人自带凳子,带电筒打火把,赶来观看,或坐或站,喜气盈盈。条件最好的是泸宁街,有一个影院,一两毛钱看场电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成为农村标配的风景。
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闭塞的环境,造就了泸宁人勤劳坚韧的性格和心灵手巧的本领。自己用辣椒白酒胡豆瓣豌豆瓣麦粒黄蒿做豆瓣酱,用刺梨毛桃山楂做醋,自酿土酒,自做酸菜腐乳。
泸宁人的手巧,更展现在一些食品的制作上,同样的食材,做出比别处更好的品级和风味来。最岀名的莫过于麦芽糖和浑浆豆花了。
泸宁人把麦芽糖叫做麻糖。
麦芽糖的制作,多在临近年关,先生出麦芽来,然后取岀大米淘洗浸泡,吸足水分,和切碎的麦芽一起磨成米浆,放在大锅里熬煮,米浆在麦芽的催化下,浆渣分离,过滤后就是糖浆,放回大锅里熬煮反复搅拌,掌握好火候,中间不能停息,防止受热不均导致糖浆煮焦发苦。——这其间,如果要轧米花糖,就舀出些糖浆来,与米花和炒熟的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粒拌匀,糖浆不可太多,刚好能达到粘结的作用即可,放在木制的模具里就轧出方方整整的米花糖来。——在不断的搅拌过程中,糖浆持续失水,越来越浓稠,颜色变白,散发出浓浓的麦香,用筷子取一点糖浆,挂丝的糖浆能敲断,就可以舀在先准备铺好一层炒熟糆粉的案板上或簸箕里。再经过如拉面般反复的拉扯,拉至条状银白色,放在簸箕里自然晾干。敲一小块放在嘴里,入口即化,又香又甜,回味无穷。还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既是孩子们的零食,糖果的替代品,也是待客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麻糖在泸宁的民间有个传说:一农户家里屋顶漏雨,雨水将屋内的粮食浸湿,没有及时发现,粮食长出芽来。妻子不敢给丈夫说,便偷偷将发芽的粮食晒干后磨细,乘丈夫不在家时煮粥食用。一天她把煮好的粥渣过滤成清汤,盛在锅里便出去干活,由于灶膛内余火未熄灭,等她干活回来喝粥时,锅里的粥变成了半固体,尝了尝甘甜如怡,从此天下有了麦芽糖,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进,通过浓缩扯白等工序,造就了现在的麻糖。据说后人为了纪念麦芽糖的发源地,把这个地方取名叫青丝塘。
泸宁豆花和别处的豆花做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别处做豆花,烧沸了豆浆,然后装进细密的纱布或编织袋里挤压过滤,在大盆里先倒入适量调好的石膏水,把热豆浆以很快的速度冲在盆里就是了。这样做出的豆花,再次加热后,水分会析出很多,无论调制多好的蘸水,味道都显得一般。泸宁豆花的工序,更有细节上的独到之处。烧沸的豆浆过滤后,重新倒进洗净的大锅里,灶膛里保持一点余火,一面根据经验倒调好的石膏水,一面搅拌,在石膏的作用下,豆浆凝固成豆花了。然后用小筲箕放在豆花上,压榨舀出多余的水分,把豆花划成寸许见方的块,最后,把先过滤的豆渣再加水搅拌过滤一次,把滤下的浑浆汆入豆花里,微火加沸即可。铲上一碗,配上精心调配好的蘸水,蘸一块放在嘴里,那软嫩适中的口感,浓浓丝滑的豆香,感觉会把舌头一起带进喉咙。
草坡树林山岩上,到处都有宝。夏秋季节,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上山寻找大自然给人们最好的馈赠。鸡枞,荞巴菌,树蘑菇,木耳,松露,都是山中珍品;楮木树上结的果,形似板栗偏小,比板栗更好吃。草坡里有一种桑科半木质匍匐生长的藤蔓,在土皮上结着果,颜色鲜红,藤叫地瓜藤,果叫地瓜,那鲜美多汁香气四溢的味道,苹果香蕉都得绕半条街。扒地瓜是孩子们的乐趣,身后跟着狗狗,狗鼻子很灵,容易闻到成熟的地瓜,然后孩子们总是先下手,吃了地瓜仁,皮儿给了狗。烂石窖烂岩包上生仙人掌,开黄花结仙桃,和火龙果是半个亲戚。还有很多野生食材,山魔芋,山笋,野山药,藤冰粉,…
秋冬季,山上有很多药材,七叶一枝花,天麻,泥冰子,黄精,石斛,黄连,半夏,防风…山民采集药材,是一部分养家的收入。
农村集市,有个传统,叫赶场。赶场的由来,是因为农村活儿多,为不误农事,又能上街做买卖,把时间利用到最大化,因此,约定俗成每月隔几天赶场。赶泸宁场是每月的三六九,一些节假日也会赶场。在农闲和收获季节后,赶场日尤其热闹。这天,四里八乡的乡民,披星戴月,云集泸宁街。各种土产,时鲜菜果,大公鸡小猪仔土鸡蛋,药材山货,各分场地,摆满街头。街上的店铺,早早的打开铺板,把畅销的用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小小的泸宁,只有一条东矮西高窄窄的斜街,几条小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有时挤的密不透风,人流上下,顺着街慢慢的移动。人声鼎沸,泸宁人说话,自带着直率软糯甜腻的乡音。几乡的面孔,遇到了熟人亲朋,便停下脚步,或挤到一个边角处,彼此交流着别后重聚的人情味。有隔村隔乡喜欢喝一杯或吸旱烟的老汉,彼此见了,别的事先放下不管,找一家卖酒的铺子,倒上两盅酒,来点下酒小食,就坐在店铺檐口的台阶上,裹上一锅烟,歪衔在嘴角上,吐着带辣味的烟圈,天南海北的摆着龙门阵。日头偏西,才各人踏着夕阳回家。卖东西的买东西的,不管生熟,都非常热络。买卖双方,各取所需,讨价还价中,一手收了钱,一手拿了货,皆得欢喜。当然,不是所有的乡民都淳朴善良,有些人一嘴的滑滑溜溜,逗逗不兮,做生意只有他不会吃亏的份。更有甚者,有一拨妇女,专干假买实偷的事,她们下手的目标,基本上是卖纺织品的门店。一起围在摊位前,前面的拿着被单内衣内裤之类的,拿这件看看,拿那件翻翻,一边和老板讲价,趁老板眼错不见,就顺给后面的人,掖在衣服里的胳肢窝下或裤腰里。一个场赶下来,一条街开纺织品店的多会损失掉很多东西。
赶场要是遇上了星期天或假期,很多学生也上街,街上更热闹了。在寒凉季节,很多中老年人会穿上一种牛毛或羊毛捻线织成的褂子,褂子的下摆会留着六七寸许长的坠须。要是上街从一个街口遇到了,就肩并肩的拉着家常,顺着人流挤往街心去。有些学生调皮,便跟在后面悄悄的把两个褂子坠须捞几根系在一起,然后落段小距离,偷笑着看他俩人在分开时才发现褂子拴在一起了。听两人笑骂“哪个批娃儿这么雀哦…”,一面骂一面笑着解开坠须,然后说:我要去买个啥子,你去忙你的哇。于是各忙各的去了。
有些年份,二月是平年,只有二十八天,有些人上街不查日历,三月一号才赶二月二十九号的场,上街了才发现冷清清的,赶了个寂寞。[偷笑][偷笑][偷笑]
因为山高路远,健美乡和新兴乡赶场不会到泸宁来,而是到雅砻江对岸邻州县下的二区街;窝堡乡和爱乡马头乡在窝堡乡的一个坝子上形成集市,赶场日是每月的一四七。
除了平时的赶场,还有一个必赶的节日场,这个节日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根据文字记载,屈原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因此人们更认为是纪念屈原。还有夏季之时,万物生发,易生蚊虫五毒湿气,人们采食药草,用以清热解毒,驱虫除邪。
泸宁气候宜人,植物丰富,盛产药材。所以,泸宁人对端午节最大的重视,就是以吃草药根根来表达。
这天,人们起的格外的早。四里八乡,齐聚泸宁这条窄窄的街。比平时的赶场日更拥挤,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简直是水泄不通。几十种草药根根,和一些山货鲜菜,菖蒲艾蒿粽子,还有土鸡,摆在街道两边,紧紧的一个挨一个,像两道小山梁。这天的屠户,还会额外多杀三两头猪。采买草药根根的人们,无一例外的都背个背篼,甚至还提个口袋。各人挑选着心仪的草药根,这个来一斤,那个来两斤,也有论把的,这个来一把,那个来两把,装在背篼中,塞在口袋里。卖方怨自己的药根挖的少,买方怕买的药根不够多。有的人家甚至全家出动,这个买药根,那个去买土鸡买肉,再买几个粽子,生怕抢不到手似的。每家都不会忘了带包雄黄粉。端午节赶场,虽说热闹非凡,却散场的特别早。大家忙着各回各家,剥洗清刷草药根,或杀只土鸡,烧块腊肉,或排骨蹄膀五花肉,都做一锅炖。门上挂菖蒲艾蒿,小孩子脖子上挂香囊,或用线穿一个独蒜坠在胸前——取蒜之辛辣,有驱蚊虫辟邪的功效。喝雄黄酒,吃草药根根,保家人安康,敬这个节日。
出门行路难。泸宁有一句谚语:两山喊得应,相会要一天。很多外地人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隔江隔沟走亲戚,两面相对,客人会大声喊主人家:我们到你家来咯~~把饭整起哦~~
主人会大声回应:听到咯~~等你们到了,饭都整好咯!~
这不是吹牛。客人要沿江上下,找渡口坐船或滑溜索,或从这个山梁迤逦走到沟底,再迤逦到对面的山梁上,这个路程,要走上两三个小时。主人家早就做好饭菜,等客人到时,饭菜也摆上桌了。
泸宁九乡,只在泸宁街上方有一所初级中学。除了锦屏乡大多学生走读,别的八个乡的学生们,都要入学住校。每到开学季,家长会赶一匹马或两匹马,一匹马用来驮行李,行李是一口板箱,一个铺盖卷,一些衣物,一匹马给学生骑,送到学校来。离学校较近且没有马的,家长背板箱铺盖卷,学生背书包带衣服,走路到学校。健美乡新兴乡窝堡乡和爱乡离学校都很远。最远的要头天一大早就起身,晚在半路借宿,第二天中午才走到学校。大多的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从家到学校的路。
那个年代的乡村,还很少有自由恋爱。大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婆也很少专业的,多是男方家拜托的亲戚朋友中能说会道的妇女去女方家说合。若女方对男方的品相还认可,男方就会提些礼物,到女方家帮忙农事,在劳动中增加感情。双方还有互表信物,通常男方给女方的是一块手表或一件首饰,女方给男方的是亲手做的一双千层底布鞋和鞋垫。
当时的人们还很保守,男女在结婚前很少会有肌肤之亲的,觉得这是非常丢脸的行为。
水到渠成,然后翻黄历下聘礼换庚帖看吉日。
结婚嫁娶的日子,多选在冬天。新娘子的陪嫁,通常都有衣柜,箱子柜子,除了陪嫁的被子衣服鞋子鞋垫,还在箱柜里装上瓜子花生核桃黄果甘蔗麦芽糖。有的新娘子兄弟调皮捣蛋,会在箱柜里放几块石头,外面上锁。男方会邀亲约戚,组成一个接亲的队伍,请上红月大人(就是当事做说合的媒婆),两个吹唢呐的,两个打灯笼的小姑娘,一匹扎红花缨络的马,这是给新娘的坐骑。其余全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的作用,是去新娘家背箱箱柜柜的。新娘包上花头帕,穿掐花衣服,腕套花袖子,足穿绣花鞋。摆席酒罢,根据路途的远近,从黄昏到半夜,新娘拜别父母,哭离娘调,盖红盖头,蹬马先行。两个小姑娘在马前打灯笼照路,红月大人和吹唢呐的和送亲的走在一起。接亲的小伙子们在最后,背衣柜箱子柜子。箱柜太重,有不拘行事的人,扭开锁头,把石头扔了,嗑瓜子吃花生剥核桃啃甘蔗嚼麦芽糖,补充背箱柜耗费的能量。接亲送亲的都带着手电筒。唢呐吹着喜庆的调子,到了男方,四邻八乡的亲朋都来吃酒。摆上坝坝宴,吃民间厨师做的酒碗,喝自酿微黄的土酒,自然淳美。
时代变迁,移风易俗,除了坝坝宴传承下来,别的风俗都消失了。
时过境迁,如今的泸宁,村村户户通公路,水通电通网络通。从江口上来第一座通南河乡的桥算起,一直到新兴乡健美乡,先后修建了九座钢索和混凝土的跨江大桥。上通甘孜州九龙县,下沿江从江口翻越牦牛山,通往县城。再远,通州达府,108线,成昆铁路,北通成都,南下昆明。天堑变通途。
泸宁,这个横断山区的普通村庄,兴衰轮替,是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这里,深藏着一幅幅古老民族民俗风情画面,也沉淀了历代村民的苦难及欢愉。
巍巍锦屏山,滔滔雅砻江,花草树木,人物风情,都留存着我们儿时多少美好记忆啊。
——2022年9月5日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马的繁殖技术
- 4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5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6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0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10万元刚需,蓝电E5荣耀版与启源Q05,谁更贴近你的出行需求?
最新文章
- 美女用嘴吃饭(爱豆的自律?IU自曝吃东西每口咬150下,被医生要求减少咀嚼次数)
- 重生之完美女神txt(重生16岁送女神一箱香蕉皮)
- 美女发的福利(佳丽3000美女合集深夜送福利性感养眼女人实在太美了)
- 竟(当俄罗斯极品美女,批发式爱上中国男人)
- 盛夏之美女(盛夏外拍美女人像一组)
- 美女苏红(“炮姐”周苏红:一婚照顾瘫痪丈夫,34岁再嫁富商,她如今怎样?)
- 即墨美女多(青岛上演比基尼热辣泳装秀 40名佳丽秀身材)
- 美女骚动得图片大全(What?许昌这五个美女一起搞事情躁动整个朋友圈)
- 冬妹美女(aespa柳智敏穿白衣身姿挺拔,冬妹咬手指,宁艺卓黑蝴蝶惊艳)
- 带冉的美女(为鲁能绝杀扳平激动落泪的美少女冉妹儿(图集))
- 美女的桃花洞(《显正街记忆》大屋灯暖——做土枪 · 探八仙洞)
- 黄金美美女(各领风骚的年代: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十大美女)
- 性感热舞(古力娜扎房车里放飞自我,穿针织毛衣牛仔裤热舞,苗条身段太出挑)
- 找盐城美女(江苏盛产美女来自江苏的20位女星,个个如花似玉,楚楚动人)
- 美女进海底(别样海边风情,带你领略绚丽海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