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集美大学水产养殖(集美大学牵手三明大田:共续山海烽火情 谱写合作新篇章)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5月22日,集美大学在大田县召开“第二集美学村”保护与利用工作座谈会。

1940年11月14日,陈嘉庚到大田县视察学校时与部分教师合影。

“船长教师”俞文农在大田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上课。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鑫 杨珊珊 罗旻敏)5月22日,集美大学在三明大田“第二集美学村”举办“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这是集美大学推进大田县“第二集美学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18个项目之一。

以此为基础,集美大学牵手三明大田,将致力于把“第二集美学村”的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为大田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山海牵手,缘起战火纷飞的年代。85年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保存国家文化血脉和闽南教育精华,确保师生安全,集美学校的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职业学校辗转迁移至三明市大田,弦歌不辍、坚持办学。

在集美职校新校址被日军发现、轰炸后,大田玉田乡亲们慷慨腾出了范氏宗祠、龙兴殿等43处宗祠和民宅,安置了流离失所的集美师生,并协助修葺房屋、平整操场、铺设道路,助力学校复课。师生们边学习边抗战,谱写了抗战烽火中可歌可泣的历史。因此,这里也被誉为“第二集美学村”、福建的“西南联大”。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还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海内外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时移世易,烽火中的历史早已成为集美师生与大田人民共同的记忆。在中央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精神指示,以及省委领导对推动“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工作的指示下,集美大学高度重视“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工作,不断推进校地合作。

集美大学主要领导表示,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是集美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校史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特色平台和生动课堂,学校推进落实主题教育有关工作要求,深入调研,进一步挖掘校本文化资源,弘扬传承嘉庚精神,充分利用好“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工作这一契机,传承校地合作优良传统,整合育人资源和有效力量,在校地协同中形成育人最大合力,探索构建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系统推进促进保护利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揭牌仪式当天,集美大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还与大田县政府举行座谈交流,就如何把“第二集美学村”教育实践这篇文章做实做细进行探讨交流。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记录着慷慨激昂的“中华民族抗争史、集美师生奋斗史、大田人民光荣史、嘉庚精神传播史”,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如何持续擦亮打响用活“第二集美学村”这一文化名片,继续厚植和延续集美大学与大田的情谊?

今年3月4日,省委有关领导在大田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工作,并要求集美大学“依托第二集美学村,常态化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校史教育、实践教育”。

集美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沈灿煌专题传达省领导指示要求,并多次带队到大田县开展调研、关心指导校地合作工作。学校还召开了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有关保护利用工作协调推进会,结合实际和优势,研究制定《2023年集美大学“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有关工作推进方案》,涉及学校有关部门、学院15个,确定今年拟开展的工作项目18项。

此次集美大学与大田县政府的座谈会要求,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利用好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凝聚各方力量,深入挖掘“第二集美学村”育人资源。

“我们将着力抓好‘第二集美学村’历史、文化挖掘与研究工作,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层层抓好落实,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推动‘第二集美学村’保护利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集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护共建打造思政教育、校史教育、实践教育基地

“集美学校在大田人民的帮助下创造了抗战教育史和航海教育史上的奇迹。我们在这里深受感动和鼓舞。”日前,参观“第二集美学村”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一新生申乾生写下这样的评论。

俞文农放弃高薪、回国效力,“如果国家灭亡了,我要钱何用?”的话语掷地有声,穿透时空;陈维风用一对箩筐挑着5岁的女儿和书籍被褥,“单骑走千里”,艰难跋涉了22天抵达大田,故事依旧生动;走进“第二集美学村”,师生们重走当年集美学校师生晨呼跑操路线,参观大田一中“9·20”日寇轰炸大田记事墙,踏访森林课堂、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塔兜谭海训场……

在依旧保持着原貌的大田县玉田村,重温集美学校师生所经历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学习至诚报国的精神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是一堂极其生动的校史教育,更是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新生、社会实践队员实地感受先辈们在抗战年代弦歌不辍、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重温学校播迁大田时艰辛而辉煌的办学岁月,已成为集美大学各学院每年的常规工作。

集美大学和三明大田海一般深的友谊,随着时光向前,不断焕发新光彩。

2017年7月,集美大学与大田县签订对口支持协作框架协议,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经济发展规划、科技服务、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以专业优势开展对口支持,双方合作更加密切。

集美大学还精心组织了30多支专项实践队深入大田开展嘉庚精神宣讲、乡情文化考察、大田故事讲述、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文化艺术服务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反哺曾给予师生无私帮助的大田人民。

以保护、宣传“第二集美学村”为己任,集大人持续付诸行动。理学院“理系大田”青年红色筑梦实践队依托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利用无人机航拍、测绘等专业技术,帮助大田旅游局设计全新文化旅游手绘地图,帮助“第二集美学村”绘制导览图;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筑梦大田”实践队探寻旧址保护新路径,运用工程测量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开展测量、建模,为“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建筑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集美大学师生在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文物修缮和环境规划上出谋划策。

创新表现形式,在集美大学的助力下,“第二集美学村”的故事被传播得更广更远。

2019年10月,集美大学“蓝光乐队”翻唱《大田后生仔》,抖音点赞量达485万;2020年7月,集美大学“青春建功·情系大田”实践队根据内迁大田的故事,绘制了原创插图《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往事集》;2021年7月,集美大学音乐学子以内迁大田的故事原型,创作音乐情景剧《学村往事》;2022年7月,集美大学教师华晓春编写了微电影《望春风》,把集美学校内迁大田的历史搬上荧幕,广受好评……在丰富的文化作品创作中,集大师生们持续诠释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深厚情谊。

情系大田不断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

在烽火硝烟的抗战年代,大田人民无私奉献,与集美学校携手共克时艰,兴学育人。如今,成长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的集美大学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资源优势,倾情倾智倾力推动大田县高质量发展,续写集美师生与大田人民的深厚情缘。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扩散,促进大田素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集美职校回迁集美,大田县人民政府在集美职校原址上接续办学,创办大田县城关职业中学,后更名为大田职业中专学校。教育传承,文脉赓续,2017年7月,集美大学在大田职业中专学校设立教学实践基地。集大师范学院还和大田教师进修学校、大田职业中专学校签订了对口支持协议,帮助当地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去年7月,集美大学与有着同样校训“诚毅”的大田县城关二小启动“空中课堂”项目。借助“空中课堂”,知识得以跨山越海,城关二小的学生在“云端”便可享受到集大名师用心打造的精品课程。在大田县原副县长、教育局长涂林瑢看来,大田与集美大学携手培养人才,将给大田基础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集美大学与三明大田的校地情缘,在不断深化拓展合作中愈来愈浓。在大田的产业转型、农业扶贫、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中,都能看到集美大学师生积极参与的身影。

早在2017年,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就成立了课题组,深入大田县重点乡镇、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开展调研,为大田县研究编制了《大田县产业布局规划》,对大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2018年,为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帮助大田当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集大精心遴选了福建省“创青春”创业大赛一等奖项目——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到大田当地进行对接。

为帮助大田县做大做强茶产业,集大师生还走进大田茶产业核心区屏山乡,深入了解大田美人茶的茶事茶史,从政府及企业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提高大田美人茶的附加价值,并以大田高山美人茶为素材,设计制作宣传MV与短视频,积极向校友与校友企业宣传、推广、销售美人茶。

去年,集美大学“蚝壳惠民”项目向大田县捐赠第二批30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为改良和修复当地土壤酸化问题,该项目为大田县提供技术支持,在前坪乡下地村建立超标农田降污示范片,在桃源镇建立蔬菜基地土壤调酸促产示范片,在屏山乡蒋山村建立果园土壤改良示范片,不断提升大田县土壤改良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田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始终有来自集美大学的关注和助力。

“我们要把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大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更多更深入的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和技术对接,持续深化交流,续写校县合作新篇章。”集美大学党委书记沈灿煌如是说。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