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金枪鱼养殖技术(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在地中海捕捞蓝鳍金枪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如今地中海沿岸的渔民将巨大的陷阱网设置成迷宫阵,海面的船只负责将鱼群驱逐进入渔网内,这种“屠杀掠夺式”的捕鱼方式至今还在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与地中海相邻的撒哈拉大沙漠由于气候干燥、干旱少雨,当地的渔业资源极为贫乏。即便在最鼎盛的捕鱼季节,能够捕到的鲇鱼很少能够达到20cm,数量也相对较少。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地中海与撒哈拉大沙漠

地中海与撒哈拉的渔业资源有天壤之别,捕鱼方式也大有不同,然而在过去的50年里,蓝鳍金枪鱼的数量减少了75%,而非洲鲶鱼的数量却几乎没有变化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鲶鱼的种群命运,会受到渔民捕捞方式的影响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地中海的蓝鳍金枪鱼捕捞:是掠夺还是养护?

金枪鱼的经济价值巨大,尤其是作为顶级刺参食材的蓝鳍金枪鱼,每斤可以卖到200~600元,腹部的上等肌肉可以卖到1300元/斤左右,但这还不是最贵的。整条金枪鱼最值钱的部位当属腮部肌肉——1斤就可以卖到28000元的天价。据说日料店的老板也舍不得卖腮部肌肉,只把它留给最尊贵的客人。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金枪鱼生鱼片

在地中海,2010年还可以捕到捉4300万只左右的金枪鱼,但是近几年能够捕捉到的金枪鱼越来越少了。很多渔民将其视为“水中黄金”——欧美市场上曾拍卖出的一条价值435.6万元的成年蓝鳍金枪鱼,单价是白银的2倍。正是因为经济价值巨大,地中海各国在对金枪鱼的捕捞上缺乏理性的克制。

地中海捕捞金枪鱼的历史非常久远,当地渔民对金枪鱼洄游的迁徙路线了如指掌。每到繁殖期,数量众多的捕鱼团队就会提前整理好渔网,在地中海洋面上提前设置好陷阱,等待金枪鱼“自投罗网”。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为金枪鱼布置的大型“迷宫阵”,圆形网箱即为“死亡之圈”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迷宫镇只有一个入口,附近的船只负责拉网操作,及时封闭入口。

那么,他们具体是怎么捕捞的呢?

一个团队大约有20名渔夫,船长的捕鱼经验大多在在25年以上,在把握下网、收网的时机中起决定作用。团队还需要配备一名专业的潜水员,这名潜水员可以说是船长的第二双眼睛,不仅可以在水下时刻观察鱼群的动态,还能将整个鱼群赶入网内。

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其实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金枪鱼在洄游过程中是由领头鱼带队的,领头鱼一旦改变方向,整个鱼群的方向也会跟着改变。潜水员通过干扰领头鱼的动向,就能诱导其游向渔网。

当鱼群进入布置好的“死亡之圈”后,潜水员立即通过拉线、制造水泡的方式向海面的船员释放信号。紧接着,船长下令拉网,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死亡之圈”的入口就被完全拉紧封闭。这样的方式一次就可以捕获数千条蓝鳍金枪鱼,其中有很多个体都还没有达到性成熟。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捕捞到的幼年金枪鱼并不会被放生,而是直接被屠宰、加工,最终会被出口到日本

相比之下,西班牙的远洋捕捞方式更为先进,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1.专业的飞行员在海面侦察鱼群的动向,在发现鱼群的位置之后,第一时间通知海面的船只。

2.海面的船只在以最快的速度驶向鱼群出现的地点,紧接着向海里不停抛撒准备好的沙丁鱼,主要目的是吸引金枪鱼群在此长时间驻留摄食。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诱食金枪鱼

3.在诱食的同时,游艇上的船员快速用围网包抄鱼群。接着潜水员潜入海中将渔网封死,有时候途中还会遇到鲨鱼,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无路可走的金枪鱼在渔网中不停地旋转游动

与“迷宫阵”的捕捞方式不同的是,西班牙的渔民一般会选择将数千只金枪鱼直接原地圈养。用网箱养殖的方式让金枪鱼继续长肉,6个月后,金枪鱼的体型会变大2倍,经济价值也就翻了一番。

撒哈拉沙漠里的鲇鱼庆典:一年一次,一次只有15分钟

地中海的南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这里的地表温度常年在50℃以上,一天可以刮起3-10次沙尘暴,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动植物都难以生存,更不用说鱼了。

撒哈拉沙漠里真的有鱼吗?当地的土著居民最有发言权。

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有一条长150km的砂岩绝壁——拜帝亚加拉岩壁,多贡族在这里生活了700多年。在干旱时期,这里的族人常常要步行走2-3小时才能到达水井边。

多贡族有一夫多妻制的传统,一位丈夫身边围绕着4-5名妻子是很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女人们主要负责做饭(将谷物蒸煮成糊状,开饭时用手直接抓食),男人们则制作鱼笼——这是在为每年4月底的捕鱼庆典做准备。

在庆典当天,散落在各地的族人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湖畔边(由于6个月的持续蒸发,原本庞大的湖泊已经缩成一个个水塘)。随着族长一声令下,4000名壮丁纷纷奔向水塘,用自制的鱼笼开始捕捞鲶鱼。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庆典“盛况”

捕鱼时间被严格控制在15min之内。庆典结束后,人们带着各自的渔获物兴冲冲地返回家里。妇女们会将鲇鱼烟熏制成鱼干,之后带到农贸市场上赚取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开销。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鲶鱼的命运:殊途同归还是大相径庭?

2016年的5月2日,对于金枪鱼来说是特殊的一天。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金枪鱼日”以保护野生的金枪鱼种群,这同时也说明,野生金枪鱼种群已经衰退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需要说明的是,地中海沿岸的各个金枪鱼捕捞国所实行的短期圈养并不同于金枪鱼的全人工养殖,本质上还是一种资源掠夺。捕获的金枪鱼中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未成年的,将其养大再出售,看似比较“仁慈”,但事实上并不利于野生金枪鱼种群的恢复与发展。

目前世界唯一突破蓝鳍金枪鱼全人工养殖技术瓶颈的只有日本,这是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花费了30年的研究才取得的成果。继日本之后,澳大利亚在2010年取得了3324吨的金枪鱼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18.6%,居世界第二位。地中海的克罗地亚在澳大利亚的援助下,开创了在地中海养殖金枪鱼的先河,后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纷纷加入。

2010年,西班牙养殖金枪鱼的产量仅为360吨,而且全部都是远洋捕捞的野生种。如果不加紧突破金枪鱼的人工繁育技术,野生的金枪鱼资源迟早有一天会因为捕捞而消耗殆尽。

反观多贡族的鲇鱼捕捞“产业”,每年的产量却相当稳定。用烟熏制成了鱼干在集散地流通,繁荣了当地的农贸经济,鲇鱼干的交易量稳中有升, 主要原因还是土著居民对连鱼并没有“赶尽杀绝”。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鲇鱼干出现在农贸市场

之所以选择在旱季捕鱼,是因为此时的雌性鲇鱼已经产过卵。卵粒在水塘中进入休眠状态,等到雨季来临,湖泊再次充盈起来,鱼卵便开始孵化,新一批的幼苗开始茁壮成长。这样的捕捞方式充分考虑到了鲇鱼的繁殖特性,是一种可持续捕捞方式。正是这种充满智慧的理念,使非洲当地的土著居民经受住了700多年的严酷考验。

总结:人工养殖或是可能的出路

国际上为了保护金枪鱼实施了捕捞配额制度,每个国家每年只能捕捞一定数量的金枪鱼。比如2012年,日本捕捞配额的金枪鱼有2519吨,澳大利亚则有4528吨, 欧洲共同体只有10吨的配额,日、澳两国配额总和占世界配额总量的70%左右。

虽然国际上有捕捞限制,但日本曾多次单方面决定不再遵循之前的配额制度,疯狂捕捞金枪鱼、鲨鱼、鲸等大型海洋生物,这种行为受到众多国家的一致谴责。正是因为这种没有限制的捕捞,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从原来的160万吨快速衰减到了2014年的1.7万吨,种群数量减少了98.94%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Southern Bluefin Tuna in tuna farm Australia

▲▲澳大利亚渔场的南方蓝鳍金枪鱼

对于野生鱼类来说,“非养殖不捕捞”是最高的境界。人工养殖可以有效缓解捕捞给野生种群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水产养殖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产养殖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野生捕捞产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人工养殖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事实上,我国已经在主动减少捕捞的产量,并尝试通过人工养殖来补偿。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养殖鱼类被送上人们的餐桌,这对野生鱼类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利。

蓝鳍金枪鱼与非洲鲇鱼的宿命:捕捞方式竟起决定作用?


对于不同捕捞方式对野生鱼种群的影响,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有用,那么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渔业# #金枪鱼# #鲇鱼# #过度捕捞#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