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山西蛋鸡大型养殖基地(生态蛋鸡“孵出”强村富民大产业 ——沁源县马森村开辟村集体增收新路径速写)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生态蛋鸡“孵出”强村富民大产业 ——沁源县马森村开辟村集体增收新路径速写

在马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生态蛋鸡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鸡棚查看蛋鸡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刘娜 摄


“咯咯哒……”日前,记者走进沁源县沁河镇马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生态蛋鸡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一层层鸡笼整齐有序,一只只蛋鸡争相吃食,自动传送带有条不紊地将鸡蛋传送到仓库,再由工人进行分拣、装箱。


一直以来,马森村养殖模式单一,村民增收渠道相对较少。为了拓宽村民的致富门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共同富裕,马森村“两委”成员和帮扶单位发改科技局以及驻村工作队结合该村实际情况,通过外出考察、调研,从宁夏引进了8万只生态蛋鸡养殖项目。


“今年县‘三干会’提出,要聚焦特优战略,实施村集体经济壮大提升行动。我村坚持以盘活村集体经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切入点,引进宁夏海兰褐、海兰白蛋鸡养殖项目,同时不断深化‘党建+’思路,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70多名村民前后投资入股100万元,有效提升了全村农民主动、村级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马森村村委会副主任郭永红说。


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2022年9月投产运营。总占地面积约22.97亩,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中,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有砖混加钢构鸡舍3888平方米,配套建设饲料加工车间4间、库房1间、化粪池1座、消毒池1座、无害化处理窖1座、亮晒场200平方米。采用全封闭式、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实现了自动控温、自动供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集蛋。新鲜鸡蛋几乎每天都销售一空,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目前,我们有5座蛋鸡棚、1座育雏社,引进海兰褐蛋鸡2万余只、海兰白蛋鸡1万余只,可日产鸡蛋1500余公斤。这样算的话,我们年产可达50余万公斤,年纯利润可达50余万元,目前主要是销往县城,现在订单很稳定。”该合作社负责人杜晓亮乐呵呵地说。


蛋鸡养殖基地建立后,与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牵手,由对方提供鸡苗和生产技术等支持,鸡舍的喂料、饮水、通风、温度等都实现自动化管控,而捡蛋、包装、打杂等多个工作强度较低的工序则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务工。“这里离家近、待遇好,每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干活也不太累。”喂养员石虎刚说,每天在恒温的鸡舍内喂鸡、包装鸡蛋,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一枚枚小鸡蛋正化身成“金蛋”,“孵化”强村富民大产业,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也为马森村集体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新路径。马森村生态蛋鸡养殖由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是村集体经济项目。项目创办以来,该村倡导股民自愿入股,争取人人有股份、个个有分红。在优先安排村脱贫户就业的同时,助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据了解,该项目每年收益的15%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全村17户脱贫户稳步增收,实实在在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赢双增”。


蛋鸡“生”财致富,让杜晓亮有了更多的想法。“我们养殖基地一期已经入舍3万只蛋鸡,现已正常产蛋。预计本月中旬还有2万只鸡苗入舍。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我们还商量着今年扩大蛋鸡的养殖规模,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强村富民的道路走得更宽广!”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廉桂琴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