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水产品特种养殖(打造出数字化智能渔场,他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柯岱宏

村民们站在鱼塘边收网,肥美的青鱼不时跃出水面,现场水花四溅。走进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咀阜村水产养殖基地,村民摇身一变成为渔民,装鱼入桶,一桶又一桶大青鱼被起吊机吊起,左右摇摆,落在卡车上方。

今年54岁的汪丰胜创办了渔丰翔水产专业合作社,5年间,他带领村民致富,迎来“丰”收。

打造出数字化智能渔场,他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发展特色养殖,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汪丰胜坚定地说道,团队合作始终是渔丰翔水产专业合作社最关键的致富法宝。

传统的养殖模式,繁殖周期长,养殖速度慢,难以形成规模,为了帮助养殖户增收,汪丰胜主动承包三百多亩鱼塘,进行鲈鱼、大白刁、黄颡鱼、鳜鱼等特种养殖,技术成熟后,再带动周边养殖户一起创收。

同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养殖户的利益,缩小养殖成本,汪丰胜选择将统购统销作为合作社最主要的管理经营模式。在此模式下,合作社包揽了养殖户日常生产活动需要的鱼苗、鱼肥、饲料等物资,节省了大量的运作成本,统购统销体量大。

汪丰胜表示,当一个拥有4000亩鱼塘的合作社和一个拥有50亩鱼塘的养殖户和饲料厂谈订单时,毋庸置疑,前者更容易拿到大订单,而饲料厂给前者的价格也会更优惠。

打造出数字化智能渔场,他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在汪总的带动下,水产养殖基地从原来的5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00亩,他的养殖技术好,也愿意教我们,所以鱼就养得好,还不愁销路。”咀富村养殖户谈起汪丰胜,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汪丰胜的努力与坚持之下,渔丰翔水产专业合作社每年的产值由3000多万增长到了4000多万,所带动的周边养殖户也由150户增长到如今的200多户,2022年合作社产值1387万元。

每塘必检,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合作社的水产品之所以深得人心,是因为汪丰胜保持“无公害”这个原则。

汪丰胜介绍,合作社始终秉承着生产无公害产品的经营理念和目标,坚持做到每塘鱼必检原则,尽可能模拟生态系统,营造相对自然的养殖环境,坚持生态安全的养殖模式,促使不同品种的鱼类拥有良好的生存与生长环境。

“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病害发生,尽量不用药,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之处。”汪丰胜说,这样既能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更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打造出数字化智能渔场,他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据悉,2019年,渔丰翔水产专业合作社送往湖北省检测机构的水产品经检测,被正式评为了无公害水产品,2021年,渔丰翔水产专业合作社正式被评为市级示范社。除此之外,合作社还纳入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建有电商平台和展示间,还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及省市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建立了广泛联系,协助承担了多项推广项目。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原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市级示范合作社”“青年信用示范户”。汪丰胜也荣获了2021年度“问津英才计划’乡土人才这一殊荣。

“获得问津英才这一殊荣,我感觉很自豪。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不断创新养殖模式,扩大养殖鱼类的品种。”谈起获奖的经历,汪丰胜感慨万分。

创新助力,打造数字化智能渔场

汪丰胜深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年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改进服务品质,设置网络旗舰店,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为了打造数字化智能渔场,汪丰胜在原有的养殖模式中融入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技术,并引进了最新的管理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在手机上就可以看见渔场实时的营养、温度、溶氧量等数据,还可以对其进行操作控制。

通过实时监控设备,汪丰胜及养殖户对渔场的情况一览无余,并可通过大数据系统调节操控。

打造出数字化智能渔场,他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此外,汪丰胜还参加了华中农业大学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与专家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探讨,让他对三产融合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决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原始的养殖模式,打破传统四大家鱼养殖的刻板规律,提高养殖鱼类的品种。

未来,汪丰胜将继续以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让更多的养殖户实现生态和效益的双丰收,实现让优质鱼类大规模走向老百姓餐桌的宏伟心愿。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