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大棚养殖豆丹(灌云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灌云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体系建设项目—— — 灌云推广示范基地( JATS[2019]178 )。

冯素飞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饲作物, 不仅富含植物油脂,而且其副产品豆粕又是畜牧、水产产业重要的蛋白原料。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大豆种植效益下降,生产下滑,大豆供需矛盾突出,出口不断下降,进口不断增加, 我国已经由最大大豆生产国变为最大进口国。 针对大豆产业的困境,我国大豆种植业何去何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灌云县是江苏省大豆生产主产县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约 3 万亩,但由于总体效益不高,大豆种植多为零星种植,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了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对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尤其提高了种养复合效益。

灌云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1 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现状

豆丹是以大豆叶片为食的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的幼虫,又称豆虫、豆青虫。 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就是种植大豆, 同时以鲜豆叶饲养豆丹的一种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在单纯的大豆种植中,豆丹是大豆作物的一种害虫,但该种养模式下,变害为宝,增加豆丹产业环节,延长大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豆农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灌云县的大豆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日益成熟, 豆丹繁育和养殖一体化发展, 大田和大棚大豆 - 豆丹综合种养,形成了侍庄豆丹产业园、小伊豆丹产业园、杨集孙跳夏大豆养殖豆丹示范基地。 连云港市的其他县区以及泗洪、盐城等地的大豆种植户,乃至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等夏大豆主产区也开始养殖豆丹。 河南省政府和周口、 商丘等市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扶持。 大豆 - 豆丹的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已成为产业富民的一项重要方式。

2 优势潜力

2.1 豆丹营养丰富,灌云豆丹食用历史悠久豆丹不仅风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降低胆固醇、 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胃病等特殊功效,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据测定,豆丹的粗蛋白质含量为 65.5% (干重,以下同),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氨基酸的 52.84% ,半必需氨基酸占 9.70% ;粗脂肪酸含量为 23.68% , C16-C18 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 99% 以上,不饱和脂肪酸为 64.17% ,其中亚麻酸达 36.53% 。 同时,豆丹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 VB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和营养。 豆丹作为食用佳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并形成灌云特有的豆丹文化,灌云县被称为中国豆丹美食之乡, 2017 年灌云豆丹成功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自 2011 年开始灌云县政府每年举办的豆丹美食文化节吸引了八方宾客前来品尝豆丹美食。

2.2 经济效益显著,助力豆农增收

豆农种植一亩大豆的收入 1 000 元左右,而一道豆丹美食,就能卖到上千元,一亩豆田养的豆丹收入超过万元,是单独种植大豆收入的十倍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豆天蛾幼虫放养以春大豆田 6 月上中旬、夏大豆田 7 月下旬至 8 月上中旬为宜,此时豆叶已充分展开,叶片生长旺盛,接入的 l~2 龄幼虫小,食量少,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的综合效益最大。 自然环境下的豆丹一年只繁殖一季,而经过人工繁育可实现两季养殖,在试验田里最长的已经能做到三季,大大拉长了供应周期,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 大豆育种的发展,为其提供基础支撑

灌云县种植大豆历史悠久, 目前具有全省唯一的大豆良种场,该场于 1961 年建场,先后繁育了灌云大白花、 58-161 、灌豆 1 号 、灌原 1 号、灌豆 2 号、灌豆 3 号、灌豆 4 号等大豆新品种。 其中近些年选育的灌豆 2 号具有高产、多抗、适宜性强等特点,已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灌豆 3 号耐涝性、抗倒和抗病性好;灌豆 4 号产量可达 3 055 kg/hm 2 ,适宜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 选育的系列大豆优良品种结合平衡配方施肥、大豆稀播精播栽培、大豆抗灾应变调优高产栽培等技术促进大豆种植稳产高效, 也为豆丹养殖提供基础支撑。

2.4 豆丹养殖加工技术不断成熟,为其提供技术保障

灌云县豆丹养殖技术不断成熟。 不仅露天综合种养,还发展了大棚反季节种养,同时豆丹养殖前期虫卵繁殖及豆丹成品后期储藏、 加工技术取得显著进步,进一步延长了大豆 - 豆丹产业链。 龙头企业连云港闲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江苏海洋大学为其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 拥有豆丹规模化养殖系列发明专利 11 项, 适合不同季节豆丹养殖的温室大棚、连栋大棚、拱棚和网罩大田在内的各种养殖设施,以及超低温冰箱、低温冷库等豆丹肉加工、储藏设施,注册了“玉柏”、“豆丹”、“灌杨”等商标,发展了青豆丹、入土豆丹、豆丹卵、冷鲜豆丹肉等产品。

2.5 有利稳定大豆种植面积,适应大豆绿色发展需求

2010 年以后, 国产大豆总产随着种植面积的显著缩小而不断下降, 2015 年之前大豆产量持续下降,主要归因于栽培面积缩小和高比较效益的竞争作物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 替代了部分大豆种植面积。 由于大豆生产比较效益低、竞争力弱,导致生产面积萎缩。 为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2019 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大豆振兴计划,而灌云大豆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对灌云县大豆稳定种植面积,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大豆 - 豆丹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好,豆农种植积极性高,发展动力强劲,面积逐年扩大,而大豆的种植是豆丹产业发展的基础,豆丹的养殖有利于大豆种植面积的恢复,两者相辅相成。在豆田中饲养豆天蛾,不能喷洒农药,同时豆丹排泄物又可作为肥料还田, 是一种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发展模式,符合大豆绿色发展新要求。

3 存在问题

3.1 生产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

目前,灌云县内进行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生产主体主要是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 加之豆丹卵成本、养殖大棚设施投资成本都比较高,种养结合规模很难扩大,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不利于种养标准化发展。 近两年,灌云县内及周边地区个别企业和少数大户实行工厂化养殖,但受资金和技术影响,养殖面积较小, 产量较低, 2018 年大豆 - 豆丹综合种养面积达 5 000 亩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2 品种和技术不配套,影响生产能力扩大

自然生长的豆丹世代交替仅靠部分入土幼虫自然化蛹、羽化繁殖,虫质量差,死亡率高,产量低。 早春大棚、春大豆、夏大豆的豆丹品种不纯,发育严重不同步,不利于管理。 病虫害防治技术不配套、不完善,豆丹病虫害防治缺乏系统研究,如蜘蛛、瓢虫、鸟类等天敌的有效预防、 其他大豆食叶害虫的防治问题。 飞机防治白蛾对豆丹养殖户危害大,相关技术和措施有待优化。 不同季节适于大豆 - 豆丹综合种养的大豆品种有待优选。 适应豆丹养殖的大豆栽培模式有待深入研究。 大豆生长与豆丹发育最佳契合度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豆丹供需不平衡,豆丹价格波动大

豆丹市场供应基本保供时间窄且短, 市场周期短暂,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大。 市场上豆丹的供应主要是自然放养, 豆丹上市高峰期是 8 月底至 9 月初,约 20 d 时间。大棚反季节大豆 - 豆丹养殖,仅 5 月底到 7 月中旬有少量豆丹供应当地宾馆酒店高档消费。 由于加工储藏能力不足,其他时间市场上鲜豆丹供应基本是断档状态。 由于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豆丹价格波动很大, 5~7 月大棚反季节少量豆丹的上市,每斤活体豆丹价格在 200 元以上, 餐桌上一道豆丹售价 2 000 元,较上市高峰期高出 20 倍。

4 措施建议

4.1 加强政策扶持, 建立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高效示范生产基地

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对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意义重大,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大豆 - 豆丹综合种养高效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科研、技术研究、示范推广、技术培训。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调动农民开展大豆 - 豆丹综合种养的积极性。

4.2 开展科研单位合作,加强技术攻关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 利用大豆原种场的优质种质资源,加大适宜不同季节和方式的大豆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大豆选育力度, 优化大豆 - 豆丹配套栽培模式和技术, 加强大豆 - 豆丹模式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尤其生物、工程防治技术的研究,既能对豆丹无害,又能够有效防治其他虫害对大豆和豆丹生产的危害。 对于飞机防治白蛾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案,减少对豆丹危害。

4.3 加大豆丹产品开发力度,增强加工储存能力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推广扩大

应用有赖于后期产品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 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生产、消费优势,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后期产品延伸开发,包括养殖、收购、销售、擀制、餐饮、深加工等各环节在内的豆丹产业链,尤其加大豆丹产品的后期加工储存, 深入开发豆丹美食的食用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4.4 加强宣传,拓展外部市场,增强消费拉动生产的动力

发展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关键需要大力推广应用这项新模式,农民主动接受培训,充分认识大豆种植增加豆丹生产环节的重要意义,树立做大做强豆丹这一特色产品的坚定目标。 农业技术部门通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活动等方式,宣传发展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取得的成效,促进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大豆 - 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对于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和豆丹的营养价值, 引导社会突破惯性思维,扩大豆丹美食社会影响力。 通过每年举办的“豆丹美食节”的美食展示、现场品尝,交流会等系列活动,促进经验交流和大豆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