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江西省泥鳅养殖基地(江苏省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 孙飞:探路示范 推广生态种植)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作者:林锐

江苏省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 孙飞:探路示范 推广生态种植

孙飞,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中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中共泰州市溱潼镇夹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青联常务委员会委员。2013年5月,孙飞创办汉土家庭农场,现有耕地面积350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90亩、水果种植面积60亩,主要从事稻田生态立体种养和特色水果种植生产。

一、上马生态种植,农场规模高起点

大学毕业后的孙飞,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他联想到在校期间去过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是当地的产业特色,那里是全国有机农业之乡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经过长期调研,孙飞决心用农业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立足姜堰区农村实际,高起点发展规模种植业,率先打造稻田养鱼立体化种植模式,走出一条生态、高效的姜堰新农业之路。2013年5月,孙飞流转土地350亩,成立了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当年实现立体种养产值300余万元、利润80多万元。

二、吃苦耐劳打拼,彩虹总在风雨后

稻田养鱼主体化种植模式是:鲇鱼在稻田中活动,吃掉杂草和害虫,产生中耕深水效应,刺激水稻分蘖发生,提高水稻生长能力;其排泄物是天然肥料,可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这样稻田里收获的既有稻谷,又有鱼产品,还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可谓一举数得。创业之初,农场资金极度短缺。为了防止天敌侵入和田鱼流失,便于观察水稻和田鱼长势,孙飞在田里搭建了一个临时工棚,吃住全部在工棚内。虽然每晚都会遭受蚊虫和孤独的侵扰,但困难却像时时刻刻提醒他的警钟,刺激着他热血创业的心。他日夜蹲在田里,研究如何保证水稻生长期间在不施加农药、化肥的同时将鱼放入稻田中。经过5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孙飞终于有了收获,稻田里每条鲇鱼都有1~1.5千克,亩产鲇鱼375千克、水稻550多千克。由于是初次尝试,农场产品一时得不到市场认可,于是他采取了半买半送的策略。在取得口碑之后,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创新发展模式,产量效益齐提升

随着农场运作日渐成熟,孙飞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主动创新发展模式。他利用130亩土地开展稻田生态立体种养,共试验示范了6种模式,分别是“稻—鸭”共生、“稻—鳖”共生、“稻—鲇鱼”共生、“稻—龙虾”共生、“稻—泥鳅”共生、“稻—锦鲤—花白鲢”共生。为了让其余200亩专种水稻的土地休耕,孙飞采用“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每年春天,鲜艳的紫云英在绿色的原野绽放,成为河横村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轮作模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大米品质。孙飞申请注册了“汉土”牌原生态鱼米商标,许多公司争先与农场合作,绿色大米的订单量暴增。出于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考虑,孙飞又将目光投向了经济价值更高的特色水果,所种植的品种有无花果、猕猴桃和梨等。目前,农场果园规模已达60亩,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园内同时放养的鸡、鸭、鹅成了林下经济的生力军,综合收益每亩达1万元,是传统农业的4~5倍。

四、创办服务综合体,引领乡亲奔前程

孙飞种植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当地村民纷纷请求他将稻田生态立体模式传授给他们,他欣然答应。2014年,孙飞牵头成立了泰州市庆荣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成员158户,流转溱潼镇河横村、夹河村等土地1130余亩,其中290亩用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840余亩用于订单农业生产,2021年实现产值650余万元,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156人就业。同时,孙飞还牵头成立了泰州汉土植保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万元,成员96户,拥有5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以及担架式喷雾机等植保机械30余台(套),价值100余万元。截至2021年10月,汉土植保专业合作社服务面积达3.68万亩次,为52个农场解除了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后顾之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五、整合资源拓市场,培育壮大向未来

为打造生态农业这块金字招牌,孙飞开动脑筋,多措并举。一方面,他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在姜堰区招募20名准农场主,为他们代耕代种土地,让他们体验水稻从秧苗到成熟的过程,并在田间安装摄像头,随时随地观察庄稼长势,为下一步实施“小小农场主”计划积累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他加盟苏合食品天猫旗舰店,启动网络营销战略,大力推广线上销售,成立了稻田鱼米特色专营店。这些举措,对于农场培育接班人和转型升级、壮大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地打造集绿色种植、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名优土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场提供了优秀样板。

六、总结经验勇奋进,直面困境再提升

孙飞通过稻田生态立体养殖走上致富路的事迹,作为创业富民的典型案例多次被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他持续探索家庭农场转型升级道路的步伐也从未停歇。孙飞认为,家庭农场要解决核心问题,才能走得更远。

一是前期投入成本高。与小农户比起来,家庭农场需要承包他人的土地,雇用足够的劳动力,前期投入比重过大,有一定经营风险。

二是管理难度大。尽管大部分农场主由种养大户转型而来,从事农业生产多年,实践经验丰富,但普遍存在经营理念保守落后、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

三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多数家庭农场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营者只能通过广种薄收的粗放方式经营,造成效益率偏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林锐)

江苏省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 孙飞:探路示范 推广生态种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发展研究 (2022)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