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上海水牛养殖基地(“非主流”上海特色养殖业能否迎来新的消费增值空间?)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非主流”上海特色养殖业能否迎来新的消费增值空间?“非主流”上海特色养殖业能否迎来新的消费增值空间?

鸽子、雉鸡、珍珠鸡这些小众禽类,成为沪郊农场受欢迎的“常客”,骑马、观鹿、喂羊,也已经是都市乡村惯常的体验项目。上海特色养殖品类十分丰富。目前,纳入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管理的品种多达280多个。

经营者们倾向于在特色养殖的产业附加值上寻求它的经济学价值,兔毛收购价每吨13.5万元,特级鲜鹿茸每克12-60元不等,多元消费市场让上海的特色养殖业发展空间有了更多可能。

回溯上海特色养殖业发展脉络,从过去“不成气候”的小、散、乱,到发展为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渠道,其“足迹”印证了上海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线。作为与乡村新场景、新业态相契合的重要角色,这些小众化、非主流的品类在上海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型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

为高品质细分市场拓路

在奉贤区庄行镇,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叶村产业正兴,兔子是这里的主角之一。“我们基地每天产出3吨多的兔粪,不止是肥沃了500亩水稻田,还通过高温灭菌设备制作成有机肥和有机质。在1.8万平方米的智能光伏大棚种蔬菜,用的是兔粪加工成的有机质,不用土。”很多业内人士指出,在奉贤区庄行镇新叶村,上海腾达兔业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是“明星兔”,活兔出口日本,每只售价在2000元以上,规模也大,年产量约8万只。

“非主流”上海特色养殖业能否迎来新的消费增值空间?

但在合作社理事长金伟丰眼里,“卖好兔子”算不上成功,做好了循环经济,才证明他的经营之道:从养兔中“榨干”粪肥的价值,让黑麦草与水稻轮茬为羊场提供新鲜饲料,在兔粪制作的有机质里养蚯蚓、种菜,让菜鱼共生。

透过这家荣获全国首批“生态农场”的合作社,理解了金伟丰的信念。“做好都市农业,得摆脱长期以来农民的弱势状态,让农产品对接中高端市场。”金伟丰说。

除了养兔,从合作社每斤28元的“群起”牌大米和庄行伏羊节上卖得红红火火的羊肉,都能看到他在绿色产业链闭环中深耕的智慧。每年,有很多人到这里取经。金伟丰的做法传递出了上海发展特色养殖业的关键。正视特色养殖天然具备的生态价值,使其利用最大化,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金山的上海劲鸿蜂业专业合作社,每年11至12月,会接到沪郊多家西甜瓜合作社抛来的“蜜蜂订单”,为来年4月的西甜瓜授粉作准备。理事长顾鑫辉把他养殖的蜜蜂形容为“活体农资”。“降低成本,提升口感,改良生态,蜜蜂在种植业中的重要价值越来越被认定。”顾鑫辉说,近些年,沪郊规模设施农业的授粉需求,触发了合作社蜂业养殖向小品类、精细化方向聚焦。

该合作社作为上海市瓜果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组成,与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瓜果种植户提供“订单式农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像西瓜种植,人工授粉受从业人员老龄化影响,效率普遍偏低,蜜蜂授粉可以做到高效、大面积授粉,而且成本可控。”顾鑫辉说。

种养循环经济之于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契合了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更多人看到背后存在的收益空间和潜力,努力构建和优化这一价值链的闭环。“良好的养殖业一定是农业生产资源的优质供给方。20多年来,上海特色养殖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牛、羊、马、兔、犬、鹿、禽、经济昆虫类及特种水产类等各类别中,几乎都能看到种养结合探索的创新引领示范模式。”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会长周志强说。

科研创新实践

为种源优势保驾护航

上海欣灏珍禽育种有限公司申鸿七彩雉是我国雉鸡行业第一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审定品种,也是国内唯一的雉鸡新品种,填补了雉鸡行业没有国家审定品种的空白,该品种不仅销往全国20个省市,而且获得了国外客商青睐。科技创新支持下,上海的禽类种苗输出普遍走在国内前列。除了台湾地区,全国各地都有上海珍禽的种苗输出,上海五四珍禽场的珍珠鸡苗在青藏高原生长格外健康。

“非主流”上海特色养殖业能否迎来新的消费增值空间?

在崇明区三星镇的崇明白山羊保种基地,这里的管理人员不需要巡棚,就能做到对每只羊每天的“生活起居”了如指掌。崇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成建忠介绍,通过一套原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摸清每只羊的“身份”,比如,配种时间、家族谱系、孕产期、疾病等。管理人员根据预警和预判来安排工作,而基于中心多年自主研发,能够做到结合种羊基因,按需实现精准“配对”繁育。

保种是崇明白山羊推动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任务。历时12年,基地的崇明白山羊已从最初百余只发展到千余只。如今,崇明白山羊是该区力推产业集团化体系发展的独立“一脉”,特色养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它被赋予了更高期待。以科技创新保护种源竞争优势,就体现在养殖过程中对每只白山羊的“珍惜”态度上。

上海水牛的种源保护任务同样落在崇明。怎样对待上海水牛的“失而复得”,在“种业强国”的议题下显得更加重要。经过两年多来的“前期准备”,上海水牛被纳入2022 年11月更新的《上海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唯一在列的牛类品种。上海水牛的相关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被写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的《上海市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今年7月,上海水牛保种场项目将正式启动建设。

“当前,上海水牛保护工作面临两项挑战,一是要探索出既符合上海本土环境,又具有良好保种效果的饲养模式;二是从遗传材料保存角度,要持续性地开展上海水牛的遗传材料的采集、制作和保存。对精液、胚胎、组织细胞等的大量采集工作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空白。”上海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陆雪林说。

乡村业态融合

深挖多元消费增值空间

走进松江区新浜镇的梅花鹿养殖基地,140多头梅花鹿的“貌美”抬升了整个鹿场的颜值。上海的梅花鹿养殖户并不多,这里是规模较大的一家。谈及鹿场的经营和对市场的判断,相关负责人显得很乐观:“生产出来的鹿茸主要与本地的中药材企业余天成合作,市场需求量大,产多少,收多少,供不应求。”

不过,精细化的市场对加工环节和屠宰标准的要求极高,相关资质申请严格,这也倒逼了要延长产业链,就得下更大功夫。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鹿场在市、区两级财政项目的支持下,规划提升育种能力,拓展加工业,考虑向三产融合发展。

小品类更适合精细化。在上海特色养殖业发展中,尤能感受到多元消费空间的细分程度。“上海人爱吃羊肉,很多乡村都有吃羊肉的传统,我们吃遍大半个中国,从湖南浏阳‘淘’来的黑山羊品种,经过改良,很快打入了上海的高端市场,煮汤之后,那种奶白色的鲜亮口感,会让人记忆深刻。”上海岐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虞志歧说,他也没想到,第一次参加地产优质羊肉品鉴评优的盲评,就拿到了金奖。

“非主流”上海特色养殖业能否迎来新的消费增值空间?

观赏性、趣味性和互动体验的结合,又让特色养殖业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上找到了很好的交叉点。在促进“小而精”“小而美”上下功夫,资源优势竞争力就能有所展现。在金山廊下,上海金廊马术农庄规模并不大,拓展骑乘体验和亲子互动,与周边乡村产业联动发展农文旅,已积攒了不少人气。

消费市场的增值空间带来生产动力。上海特色养殖业中已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养殖合作社进入加速发展期,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品牌创建。南美白对虾、中华鳖、鲜鸭蛋、鲜鸡蛋、肉鸽、肉羊等多家企业产品成为上海优质农产品的代表。一批被授予国家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的企业或合作社,形成了立足上海、示范长三角,进一步服务全国的行业影响力。

市农业农村委畜牧兽医管理处处长林卫东表示:“上海特色养殖,既是上海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不可缺少的切入点,今后,在现代农业特色发展,三产融合发展以及与乡村现代服务业相衔接上还有很大空间,是促进农民特色增收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通道。”

文:贾佳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