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海螺有养殖的吗(被吃到人工养殖的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成“生态杀手”,为何没人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我国作为美食的国度,可以无视外来入侵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小龙虾、牛蛙在多国泛滥,可到了中国却需要人工养殖才能满足食用需求。反而,亚洲黑鱼、亚洲鲤、亚洲虎虾在美国泛滥,对当地生态影响巨大。

其实,还有一种生物在我国吃到人工养殖,它就是脉红螺,海螺的一种,但如今却在黑海泛滥,成为当地的“生态杀手”,土耳其等国头疼不已,这是咋回事呢?为何没人吃?

01、被吃到人工养殖的脉红螺

脉红螺高为100-140mm,宽为78mm,外观为四方形,外壳十分坚硬,有六层壳,壳表面为棕色、黄褐色的花纹,其螺口为橘红色。

被吃到人工养殖的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成“生态杀手”,为何没人吃

脉红螺在我国沿海一带分布广泛,渤海、东海、黄海均有它的存在,通常生活在3-15米深的海域,喜欢在浅海近岸区域活动,为了避免被人抓捕,它常栖息在泥沙、碎壳海泥中,其幼体则多出现在岩礁中。

脉红螺对食物要求不高,以蛤蜊、蛏子、浮游生物、腐肉为主,幼体则以藻类为食。因脉红螺常生活在泥沙、海底、岩礁区,该区域的贝壳类比较多,因而不愁抓不到食物。

其实,脉红螺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它体内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可用于医学、美容、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且其中的维生素A、D、E、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人体多食用可提高抵抗力,缓解炎症、灼烧等。

最新研究发现,它体内有一种特有的免疫蓝蛋白,可防癌、抗寄生虫等特性,这意味着它在医学上的价值更大,可被研发成多种癌症、肿瘤的抗体。

被吃到人工养殖的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成“生态杀手”,为何没人吃

每年6-8月份为产卵期,按理说脉红螺产卵量较多,且螺壳坚硬,天敌并不多,种群可以很好地繁殖。但实际上,因它肉质肥美,吃起来可口诱人,且营养价值丰富,结果导致其数量日益减少,以至于我国只能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早在多年前,脉红螺就已经很难满足国人的食用需求,在海鲜自助、火锅中是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但却因捕捉量过度,以及沿海海域的污染,使得脉红螺数量越来越少,因此野生脉红螺一斤可卖出一百多元,个头越大越贵。

市面上常吃的多为人工养殖的,但即便这样价格也不便宜,一斤30-50元。尽管价格偏高,吃货们仍然对其颇为信赖。

被吃到人工养殖的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成“生态杀手”,为何没人吃

02、入侵黑海

脉红螺原本分布于日本海、中国沿海、海参崴等,不过1940年后脉红螺就开始了全球入侵之路,1947年时人们在黑海发现脉红螺的踪迹,随后又抵达亚得里亚海。

90年代后期,人们在法国、美国沿海均发现脉红螺的身影,之后又在乌拉圭、阿根廷、新西兰等沿海均寻觅其身影,也就是说脉红螺自从入侵黑海后,又开始了全球入侵的步伐。

不过,脉红螺对黑海附近海域的影响最大,堪称是“生态杀手”,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头疼不已。

黑海本身生产双贝壳生物,如蛤蜊、牡蛎等,但随着脉红螺的到来,凭着其坚硬的螺壳以及天生以双贝壳生物为食,结果牡蛎等被快速吞噬,结果牡蛎捕捉量逐年减少,渔民也为此开始失业,经济损失惨重。

被吃到人工养殖的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成“生态杀手”,为何没人吃

那么,脉红螺到底是如何从亚洲温带海域入侵黑海的?

最初时,人们一直想不通脉红螺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黑海的,毕竟黑海附近国家并没有从我国引入脉红螺,自然也就没有丢弃海域的可能。

但研究后才知道,原来脉红螺正是通过船舶排放压载水的方式,这才进入黑海。

所谓的“压载水”,也就是远洋类船舶携带的海水,用于稳定船舶,保证其在海面远航。而在注水时,那些海洋生物也会被注入其中。到达目的地后,压载水要排放出去,此时其中的海洋生物会再次排放出来。

脉红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抵达黑海,再加上黑海气候温和,使得脉红螺迎来了繁殖的“春天”。

被吃到人工养殖的中国海螺,入侵黑海成“生态杀手”,为何没人吃

如今,因“压载水”排放造成的外来入侵已成为世界难题,有至少500多种生物,都是靠该方式入侵的。

来到黑海的脉红螺,因生长在夏季均温24℃的海域,让其快速生长繁殖。毕竟,海温在18-25℃时,脉红螺就会陆续产卵繁殖,且孵化时间也有所提前,平均为22天。

不仅繁殖速度快,黑海大量的牡蛎,也支撑着脉红螺的生长。但久而久之,脉红螺成为当地的“生态杀手”,给该区域多国经济也造成了很大损害。

而如今,其他国家陆续发现脉红螺的身影,它也正式成为“全球公敌”。按理说,只要发动“吃货”,解决脉红螺泛滥并不难,但也就东亚人对脉红螺有好感,将其当成美味,以至于脉红螺泛滥问题直到今天没能解决,大家咋看?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