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青岛农业大学 水产养殖(青岛农业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黄河滩上书写强农兴农新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2008年,一场始于解决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盐碱地农作物种植问题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和耐盐碱作物育种工作,拉开了青岛农业大学和黄河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序幕。自此,学校坚持13年,连续派出千余名师生,服务黄河三角洲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个个新项目的落地,一个个新品种的诞生,一项项新技术的推广,凝结着学校师生对“三农”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怀,更饱含着对黄河母亲的一份深情。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让黄河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人民,是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大事。作为一所立足山东、服务山东的‘农’字号高校,青岛农业大学身在其中、责无旁贷。”学校党委书记郭善利说。

紧跟国家战略 做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大文章”

滔滔黄河之水东流入海,在东营市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重盐碱地。而今,曾经荒芜龟裂的土地上正孕育着勃勃生机。

2015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让广袤的黄三角地区迎来了新生机。青岛农业大学立足持续服务黄三角盐碱地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的深厚基础,积极谋划服务地方发展新策略,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研究院等方面展开合作。

“从学校5支特派员团队70余名师生第一次踏上东营盐碱地,进村建站点对点解决单一技术问题,到在盐碱地上设立研究院、开展集约化示范研究,再到以建设利津花生小镇产业园为典型,应用智慧农业,实现科技成果高质量转移转化、技术创新与推广……10余年扎根探索,学校的‘土’专家们孕育出了品种资源和种植技术的‘青农品牌’,奏响了服务盐碱地的‘三部曲’,为黄三角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青农贡献’。”校长刘新民说。

为迎接新一轮黄三角开发的机遇与挑战,2020年3月,学校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建“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研究院以聚焦国家战略实施、服务重大产业需求、培育区域发展动能、引领科技示范推广、打造学科建设高地为定位,以黄河流域盐碱地综合利用、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为目标。自成立以来,学校已在研究院谋划布局一场、一园、七区,连续派出牧草、果树、农作物、园林、花卉等20支科研团队、200余名教师入驻,创造性开展了系列试验、示范工作,服务方向涵盖草业科学、花卉种植、中草药种植、果蔬高效栽培、苗木繁育、水产养殖、农机服务、园区规划、技术咨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学校服务黄三角盐碱地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以研究院为载体,学校积极打造新时期服务黄三角盐碱地的“研究院模式”,凝聚科技创新力量,组织专家教授从农业“天地空”智慧化三维领域开展盐碱地现代农业综合利用,实现立体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技术场景打造,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展之路,努力做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大文章”,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

论文写在大地上 打响盐碱地种业翻身仗

冬至刚过,一阵阵寒潮袭来,在黄三角盐碱地厚厚的土层下,今年秋天刚播种的冬小麦正悄悄集聚养分,准备着明年春天的破土发芽。据了解,自2010年起,这已经是学校抗旱耐盐小麦育种与栽培团队在黄三角盐碱地的试验基地上连续进行的第11次冬小麦育种试验了。

针对北方滨海盐碱地水资源和耕地短缺的现状,团队积极开展耐盐、节水、高产、生态、安全的粮油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创新利用,在当地创造性推广、示范耐盐优质小麦新品种,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截至目前,团队共收集小麦种质资源2000余份(70亩),建立起盐碱地小麦种质资源圃。“为了筛选适于盐碱地种植的彩色、优质、耐盐小麦新品种(系),今年,我们在0.2%盐碱地块种植了2个彩色小麦品种黑麦、绿麦各5亩;种植12个小麦高代材料,每份材料种植0.02亩;种植小麦旱地新品种‘青麦11号’30余亩,用于盐碱地定向选择。”团队负责人张玉梅副教授介绍,“为了探索适于盐碱地种植的优质小麦关键栽培技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专门设置了20亩方的田间定位试验,以期集成耕作措施、施肥措施、水肥运筹等为核心的小麦稳产提质、高效节能轻简化栽培技术。”

在盐碱地开展耐盐碱种质资源选育,是学校立足盐碱地开发利用,积极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一环。

面对盐碱地急需挖掘大豆增产潜力这一现实,学校耐盐碱大豆种子资源选育团队聚焦耐盐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钴60辐射选择为主要核心技术,筛选出耐盐碱种质材料87份,创新可直接用于新品种选育的耐盐大豆种质16份。其中,团队拟申报耐盐碱大豆品种新品系3份,经测产每亩产量422.6斤,比对照品系高26.3%,大豆籽粒蛋白含量44.1%,脂肪为21.3%,为适于盐碱地推广的优质品系。

青岛农业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黄河滩上书写强农兴农新诗篇

2017年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副校长赵金山说。学校认真谋划破解盐碱地难题的最佳思路,以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为着眼点,在研究院试验基地建立盐碱地作物种质资源圃,以主要农作物、牧草植物、耐盐碱植物、药食同源保健植物及果蔬作物为对象,形成盐碱地植物快速筛选、扩繁、栽培一体化技术链条,开展低、中、高度盐碱地本土耐盐碱植物、绿化草和药食同源保健植物产业化示范。

据学校科技处负责人赵龙刚介绍:“目前,试验基地已种植牧草、农作物、藜麦、果树、花卉等16类299个品种品系,研究领域涵盖草业科学、花卉种植、中草药种植、高值特色植物种植、果蔬高效栽培等。”

学校耐盐碱小麦“青麦6号”被列为国家渤海粮仓计划盐碱地小麦主推品种,在中度盐碱地亩产过千斤;高产、高油、耐盐花生品种“宇花3号”,在中高度盐碱地上种植亩产高达千斤;在国内首先攻克梨无性系砧木生根困难或嫁接不亲和问题,选育耐盐砧木优系3个;选育耐盐苦荞麦自然突变新株系2个,创建盐碱地荞麦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引进筛选SO4、藤稔、阳光玫瑰等耐盐葡萄砧木和品种27个,创建盐碱地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规程和生产规范……一系列“青农牌”耐盐碱优质新品种正在黄三角盐碱地上焕发别样生机。

青岛农业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黄河滩上书写强农兴农新诗篇

学校草业育种团队负责人孙娟在进行耐盐碱牧草育种实验

以研究院为依托,学校还成功申请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育种平台建设项目。自立项以来,平台建设了国内首个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加速器,推动建设“实验室分子设计育种——人工模拟环境育种加速——田间耐盐梯度测试鉴定”三级育种体系,聚焦耐盐碱功能粮食、中草药、牧草和果蔬等特色植物,尤其是牧草、中草药中一些耐盐碱特性好、市场开发前景好但又难以育种的植物,有针对性地解决耐盐碱植物种子小、休眠期长、大田生长周期长、基因性状复杂等种业“卡脖子”问题。

“藜麦就是学校计划利用研究院育种平台,进行耐盐碱品种选育的典型代表。”赵龙刚说。被誉为“超级谷物”的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推广种植可增加盐碱地利用效率,是一种适于盐碱地推广种植的优质粮食资源。基于目前藜麦种质主要以选种引进为主、种植创新和新品种创新利用不足的困境,学校研究团队已计划通过收集藜麦种质材料进行试验性种植,建立藜麦杂交育种体系,筛选培育高产品系,推动营养丰富的藜麦初加工产品尽快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有了好种子,还需要好的种植技术来支持。学校在盐碱地上持续10多年开展台田降盐、暗管排盐、上农下渔、蔬菜避盐栽培、农作物耐盐栽培等研究,针对盐碱地改良方法、农作物栽培技术等已授权专利36项、制定标准5项。其中开发的隔盐基质栽培抗盐蔬菜技术,选育耐盐蔬菜品种(系)36个,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已推广2万多亩。

“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盐碱地大有可为。学校将继续抓牢种子这颗‘农业芯’,产出更多耐盐碱、经济效益高、生态友好的‘青农大种子’,把论文扎扎实实写在广袤的黄三角土地上。”赵金山说。

扎根“希望的田野” 保护好生态秀美大河之洲

在学校盐碱地改良与提质增效团队带头人崔德杰看来,要恢复盐碱地的良好生态,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是重点。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土地增产,还能让老百姓增收,让大河之洲重焕莺飞草长的秀美模样。

自2008年起,崔德杰带领团队围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肥地力与盐碱地轻简化施肥、黄三角保护区土地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团队针对农业秸秆废弃物研发的盐碱地棉田专用改良剂,能够快速改良盐碱土,长期使用更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此外,在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中添加不同配比肥料制造的炭基肥,还可以有效解决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让以往乱堆乱焚的秸秆得到高效利用,使盐碱地上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盐碱地单作种植模式使黄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冬闲农田,为了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团队又着眼盐碱地适生绿肥种植模式研究,通过5年定位试验,最终确定了以冬牧70(黑麦)和大麦两种禾本科作物为主的种植模式,绿肥干物质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4500至6000公斤。“这种种植模式同时还具有抑制盐分表聚,增加农田土壤碳固定,降低农田氮淋溶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崔德杰说。

打造生态草牧业全国高地,是学校草业育种团队在黄三角盐碱地开展科研攻关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粮改饲’战略,为我们描绘了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希望蓝图。”学校草业育种团队带头人王增裕说。他带领团队在黄三角盐碱地全面开展牧草遗传改良与利用、智慧牧场建设、草牧业一体化以及苜蓿系列功能食品开发研究和产业推广工作。目前,团队已获批授权苜蓿茶等发明专利52件,其中“赛迪5号紫花苜蓿”获批山东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审牧草品种。团队还首创了国内天然青干草饲喂农区家畜的生态高效草肉奶转化关键技术体系,创新建设盐碱地草牧业一体化“智慧牧场”新模式,在全省推广近1000万亩。

今年秋天,曾经光秃秃的盐碱地上,大片大片抽穗的芒草随风摇曳,在阳光下泛起金色的波浪。据学校资源植物与环境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周功克介绍:“能饲芒草是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优良种质资源,常被用作盐碱地等边际土壤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且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极适合在黄三角盐碱地规模化种植与资源化利用。”团队从全国收集了252份芒草种质资源,利用重离子辐射诱变技术得到诱变种质资源1000多份,建立盐碱地芒草种质资源圃,选育出“大叶南荻”“多分蘖南荻”“绿叶南荻”等3个适于黄河三角洲地区规模化种植的品种,积极开展干旱、贫瘠、盐碱等多种逆境胁迫下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近年来,随着学校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以研究院试验基地为依托,学校在黄三角盐碱地上规划建设了面积达1000亩的智慧园区,开展园区视频监控、农作物生长指标监测、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智能防治等工作,以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和作物生长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进而实现智能化种植管理,形成从品种管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加工的全产业链的完整数据管理和智能决策网络。

经过多年探索,研究院逐渐实现了区域服务由点到面的转变、由示范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盐碱地治理由单纯工程治理向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转变,使学校服务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向现代农业“天、地、空”智慧化转型升级。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未来,学校将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政策,强化科研合作,争取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同时继续发挥小麦种质资源、耐盐花生及大豆、藜麦、芒草、苜蓿、牧草等科研优势,建设黄河三角洲碳评价与交易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双碳战略’研究,打造优势突出的特色项目,奏响黄三角盐碱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乐章。”郭善利说。

青岛农业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黄河滩上书写强农兴农新诗篇

学校小麦育种专家林琪研究选育的“青麦6号”使盐碱地小麦亩产过千斤

作者:特约通讯员 曲天泽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