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大北农养殖公司(大北农3年实现生猪出栏从168万头到1000万头的底气何来?)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新牧网讯 5月16日晚间,大北农对外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5月14日接待证券调研的有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总裁张立忠、董秘陈忠恒、常务副总裁吴文和财务副总监王跃华。

农财宝典新牧网查阅大北农的往期公开信息发现,一年多以来,这是邵根伙首次参加这样的调研活动,而且大北农最近对外宣布要大力发展养猪,2021年生猪出栏达到1000万头。这或意味着大北农正式迈过了平仓风波,开启用养猪来实现创建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的目标。

据资料了解,养猪在大北农内部一直非常坚定,2015年以来已投入60亿,目前在全国8个养猪平台,84家养猪公司,土储3000万头,能繁+后备母猪17万头,争取19年底能繁达23万头,目前5.3万头母猪场在建,10万头母猪土地可以施工。另外,2018年底控股子公司母猪存栏4万多头,商品存栏40万头,生猪收入13亿元,同比增29%。

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我国养猪业遭遇严重损害,从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数据看,2019年4月底的能繁母猪已经同比下降了22.3%。但大北农为何逆势扩张呢?大北农认为,“俄罗斯近10年疫情后规模化企业高速发展,恐慌与伤害是短期的。非洲猪瘟风险随着猪价上涨、病原扑杀补贴、防控措施到位,会降下来。”

“但机遇是未来10年的,疫情把大家都打回原形,包括某些非常大的企业,谁的猪越多谁损伤越重。我们也一样,我们是一家新的养猪企业,原来猪很少,但融资空间很大,团队文化承载力强。大北农对养猪机会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如何实现目标,大北农从土地、团队、体系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给出了解释:

1、土地:公司2013年开始在养猪产业布局,经过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时间不断试错、纠偏与发展,集团养猪产业已初具规模。2017年-2018年集团全面布局养猪产业,以产能建设布局为主,同时加大养猪投资,养猪平台建设。目前已储备3000万头土地储备。公司产能布局基本完成,开始逐步装猪。

2、团队:大北农不是突然冒出的600万头猪,原本公司20年计划是1000万头。 我们8个平台就是核心干部和员工全员持股,全员激情创业。另外公司在16-17年就在做团队的准备,我们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我们的专长是饲料,养猪需要更专业的人,我们从13-14年招大学生,东北现在有500多个大学生,真正养猪的骨干都是27-30多岁的年轻人,学习和创新能力非常强,但核心的干部团队都是大北农十几年沉淀下来的年轻、业绩突出、有影响力、对文化认知到位的人。我们1000万头猪的人都准备了,养600万头没有困难。

3、养猪是复杂的体系,产业配套齐全。不只是养猪生产,包括动物营养、生物安全、种猪繁育、疫苗等多个产业配套,大北农的饲料厂更是遍布中国100多家、接近6000多的销售人员。这些都是早年已打好基础。大北农是公司+员工共同创业,荣辱与共。这种机制在风险面前,战略的执行力、防控非瘟执行力都有良好的机制和文化作保障 。

4、充分信任、充分授权的文化。这种文化对养猪特别重要,猪场很封闭,管理上对场长要求非常高,对生产、人员很多工作必须有高度自主权。这种文化极大的赋予场长很强的责任感,我们仔细学习温氏,温氏的授权文化非常好,团队自觉能力很强,服务、处理养户纠纷,当地都有很强的自觉性,赋予团队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北农以前在搞业务的时候,一个省独立性很强,一个县就有一个创业单位,对利润负责,在机遇面前战略执行力,在危险面前,生物安全防控细节的执行力,要靠机制,文化上要信任员工,赋予员工很强的责任感。

另外,大北农对未来的养猪模式看好放养模式(公司+农户)。此前,大北农除东北之外(放养80%多,自养不到20%),全国自养模式更多。而现在发展方向放养,其理由是在非瘟背景下,放养最大的优势是能解决生物安全问题,两点是全进全出,有利于控制疫情。“放养模式最好的是批次管理,同时装猪,期间无车辆进出,5个月后同时出栏,彻底消毒、空舍半月,再继续下一批的装猪。这种全进全出对防治疫病非常有效。”

“大北农很多年有一个目标,创建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养猪是有可能,因为养猪背后有饲料、动保、种猪、生产、甚至食品。”这似乎表明,大北农经过2018年的调整后,未来重点将以养猪带动公司的发展!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