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武汉水产养殖培训(智力助力农业发展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培训班开班)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梅雨菲

通讯员 冉志平 周琦 卢国荣 刘轲

6月15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2023年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在武汉市汉南区龙凯生态园开班。培训班共开展两天,武汉部分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两委,经营主体负责人、产业指导员等六十余名学员参训。

智力助力农业发展!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培训班开班

培训班开班

开班仪式上,武汉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前信就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三个要点: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把稳农业产业“方向盘”;以苦练内功为“本”,锻造农业科技“排头兵”;以院区合作为“要”,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他表示,希望各位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专家授课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学习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实地观摩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造“真抓实干”过硬本领,为乡村振兴夯实干事基石。

培训班上,几位驻村干部分享了他们开展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武汉市审计局下派到江夏区均堡村的驻村干部王静赟向记者讲述了村子的现状。2022年,王静赟在驻村第一书记刘铁清的带领下,来到有“武汉南极”之称的均堡村。近年来,驻村干部们根据村子的地理位置、资金情况、环境条件等,在村里进行瓜果瓜苗种植、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技术,还和武汉市农科院合作养殖了鱼苗、种植了莲子莲藕,给村里带来了新收益,改善了均堡村的生活。

2022年,均堡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了2100万元对全村的道路、楼房、公共设施等进行了刷漆改造,并将以前经营不善的生态园重新装修投入使用。该村依托生态园发展生态农业,还辐射带动了村民参与相关种养殖项目,实现村民抱团发展,让产业发展收益惠及到农户。“现在我们村路都通了,还围塘修了塑胶跑道,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老百姓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王静赟说。

武汉市科技局下派到黄陂区木兰乡同心集村的驻村干部刘瀚仁同样分享了他们的工作情况,近年来,村里集中力量发展蓝莓产业和瓜蒌产业两大种植业。村子依托市科技局联络的蓝莓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来实现蓝莓产业的采摘和收益,从2013年启动的蓝莓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500亩的规模,每年能提供近万人次的就业岗位,基本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问题。“瓜蒌产业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只有40亩的规模,主要是通过市科技局的资金帮扶与外部企业合作获得分红,来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刘瀚仁说。

“这次来参加培训班,一方面想向市农科院学习一些有关种植的先进经验,另外也是想学习园区采摘业新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用到村里的种植产业当中去。”刘翰仁说。

智力助力农业发展!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培训班开班

签约

当天,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武汉东荆龙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上台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记者走访了龙凯生态园,园区中每个大棚里都种植着形态各异的农作物,一眼望过去,一片“绿海”让人心旷神怡。随着记者深入园区看到,大棚里一条条绿色的藤蔓整齐排列着,搭在约1.5米高的架子上,藤蔓上有尖尖的小刺,长相酷似“仙人掌”,大部分的藤蔓底部已经开了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成熟期的白色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会迅速生长,非常适宜大棚种植。

智力助力农业发展!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培训班开班

培训班合影

武汉市农科院相关领导介绍,近年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不断深化科技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赋能,通过顶层规划、院区共建、科技扶贫、科企合作、成果转化、科技培训等方式,构建了以科技为引领、覆盖全市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每年服务6个远城区农业经营主体30个以上,开展培训50期以上,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次,持续强化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武汉市农科院还诞生了一批国内“之最”的科技成果。“十三五”以来,武汉市农科院取得科技奖励成果23项,取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4个,系全国唯一一家拥有3个国审水产新品种的地方院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支试管藕,主持培育的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已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主产区新品种覆盖率达85%以上,成为我国莲藕的主栽品种。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