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金坛 养殖(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编者按:“水产大数据中国行”活动于2018年8月23日正式启航。本次活动由中国水产养殖网主办,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指导,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聚焦中国水产创业明星,围绕水质环境中溶氧等大中型养殖企业迫切关注的水质指标,结合大数据分析,传播和普及数据化养殖及管理理念,助推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螃蟹看江苏,江苏螃蟹看兴化。”由此可见,兴化大闸蟹在全国大闸蟹市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兴化市更是被授予“中国河蟹养殖之乡”称号,其所产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的特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好的大闸蟹自然离不开好的养蟹人,听闻兴化本地有一远近闻名的养蟹高手,手上有近1000亩的养殖塘口。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决定驱车拜访徐氏蟹业。

在车上,中易物联的刘格经理告诉我们,徐氏蟹业的创始人徐正友在兴化当地人人皆知,当年从两亩的蟹塘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而且养殖效益也很好,非常令人敬佩!刘经理的一席话,不仅让我们对未曾谋面的徐总更加好奇。

说来也巧,我们到的时候正碰上贩蟹的老板在挑选螃蟹,打包装车。

“这儿的蟹品质非常好,拿到市场上去卖,同规格都要贵不少!”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现场挑蟹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已经分好规格的大闸蟹等待进入市场

看着这些肥美的大闸蟹在面前张牙舞爪,真是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就在我们对着这一堆堆大闸蟹感叹之际,徐总刚好从塘口忙完过来。

在徐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蟹塘。跨过小桥,放眼望去,一只只鲜活生猛的大闸蟹在塘里“横行霸道”,看得甚是喜人。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横行霸道”我怕谁

看到这般丰硕的收成,最高兴的莫过于徐总了。

“大闸蟹已经出过很多了,没出的时候每天晚上巡塘的时候,脚都下不了地,那塘边密密麻麻全是大闸蟹。”徐总笑着告诉我们。

说着,徐总拿起了一个大闸蟹给我们看成品蟹的品质。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徐总养殖的大闸蟹蟹壳色泽鲜明有光泽,肚脐凸起,明显看到红膏,足爪饱满结实,活力强健,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徐氏蟹业创始人徐正友

“我这边的大闸蟹每亩平均产量能达到三四百斤,和知名的大闸蟹专卖店常年合作,他们收购价格相对要高一些。按照今年的行情,刨去成本,今年的效益还是很理想的,由于螃蟹还没有卖完,每亩估算的利润基本都在10000元以上的。”徐总如是说。

既然徐总养大闸蟹养的这么好,我们赶紧向徐总取取经,怎么样才能养出这样品质优异的大闸蟹呢?

徐总告诉我们,要想养好大闸蟹,主要要注意以下三点。

1、水草管理。水草很大程度上决定河蟹的规格和产量,水草在池塘养蟹中作用重大,是河蟹养殖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0%以上,要几种草混种,防止水草虫害过多要割掉,过少要移植高温季节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

按照不同生长期控制水草的覆盖率。春季占20-30%,夏季占55%,秋季占30-40%,水草过少时,应适当进行补种或移栽,水草过多时,应及时采取割茬清除、缓慢加深池水、增加池底溶氧等技术措施。水草应控制在水面向下20-30厘米为最佳。水草应注意防枯萎、烂茎、变黄、烂根、粘泥、疯长等,具体情况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及时加以处理。

2、水质调节。高温季节每2-3天加水1次,持续高温边加水边换水,同时采取增氧措施,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使用底改和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底质和水质,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做好5月一8月低的,每三日检水质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防治水害,比药治水害有效的多。

当春苗下塘后,我是第一时间及时调节水位的。要把握“春浅、夏满、秋适当”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水位调节。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米,深沟保证1米,6-8月份控制在1.2-1.5米(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水位),9-11月 稳定在1.0-1.2米,沟中水1.米5。特别要注意蟹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的稳定,不要轻易进水,出水,防应激反应。

换水时先排除池底老水(底水一般会在深沟内流换,所以回形沟很有必要深宽,后灌入外河新鲜水源,分三一四次换。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池水的1/5,加水应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不宜在傍晚加水。

水体溶氧应常年保持在7.5毫克/升以上,pH稳定在6.50-8.50之间,分子氮小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小于0.2毫克/升、硫化氢小于0.1毫克/升。及时观察水色和测定水质理化指标。水质通常可通过水色来反映,常见优良水色如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翠绿色等,常见不良水色如白浊水、清色水、浑浊水、油污浮沫水、暗绿色及墨绿色、黑褐色及酱油色水。水质不良除了在水色上得到直观的体现外,还可通过仪器测定在水质指标上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反映出来。若水质指标发生变化,应做适当的调整。徐总在养殖中全程使用中易物联的在线溶氧检测设备,效果显著,极大地减轻了养殖压力。

3、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主要是做好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河蟹成活率,生态防病是确保河蟹养殖成功率的核心。

在谈话的间隙,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细节。徐总塘口的底部增氧管似乎排列的要比寻常塘口密集。就这个问题,徐总向我们介绍了底部增氧的情况。十年前,徐总和周边养户去金坛大闸蟹养殖基地参观学习的时候,就看见了底部增氧设备。徐总觉的这个想法很不错,就投入了6万元在塘口铺设了底部增氧设备。这个养殖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事实也证明了,徐总当初选择的正确性。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密集的底部增氧管

徐总告诉我们,每天他就在养殖上琢磨,所以在大闸蟹养殖的基础上,又尝试了大闸蟹套养鳜鱼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摸索,今年的鳜鱼塘每亩已经能赚到12000元了,效益十分可观。

“我每年放螃蟹苗的时候,把分出来的小苗子就放到鳜鱼塘里面,慢慢长,鳜鱼的粪便也可以为大闸蟹提供营养,不会浪费。”

据徐总介绍,鳜鱼每年每亩放700条,放到年底就能长到2斤多重,一条能卖到70元,品质也非常好。

说道鳜鱼苗,徐总也教了我们一个小技巧。

“我每年放的苗子都只有3公分大小,很多人喜欢放8-10公分的大苗,其实这样是不太好的,苗子长到那个规格,背鳍上的毒腺已经发育成熟,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互伤造成损失。”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重量为2斤半的鳜鱼

提到明年的打算,徐总说明年也准备自己做鳜鱼苗的繁育,对此,他信心满满。

对于鳜鱼养殖,徐总向我们分享了一下养殖要点。

1、放苗:在运输车上使用食盐水消毒,同时用多糖多维等增强体质防应激,用氧气袋装苗的就在池塘中进行,放苗前检测水质,并且先试水确定无毒后再放苗,同时记得平衡水温,避免温差过大引起应激,放苗前最好泼洒些抗应激类药物,最好在阴天、早晨或者傍晚放苗。

2、饵料鱼要求:鳜鱼对饵料鱼有较强的选择性,喜欢吃体形长、无硬棘刺的饵料鱼,同时饵料鱼要求适口、均匀、不带病菌、虫害,太大鳜鱼难于吞咽,容易导致肠炎,太小鳜鱼追鱼难度大,耗鱼高,以鲮鱼为例适口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50-60%(实际上是以体宽为记),巴西鲷为体长的40%左右,体宽、硬棘刺的饵料鱼适口规格相对较小。

3、日常管理

(1)多增氧、会增氧:溶氧限制产量,多氧肯定多产,同时要会增氧,建议阴雨天,晚上,加鱼仔当天多开增氧机,对于水瘦水浑的鳜鱼池塘,高温晴天白天不用开,水绿的池塘晴天中午要开,微孔增氧用的好增氧效果很好。

(2)勤巡塘:发现鳜鱼慢游或死亡及时检查同时捞上岸,观察饵料鱼是否充足,鳜鱼追鱼是否正常,另外还要学会看鳜鱼的粪便,粪便稀松末端发黄可能有肠炎,最后一定要做到防盗措施,尤其是鳜鱼到达半斤以上,因为死桂花也值钱,一般为活桂的半价。

(3)水质管理:鳜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必须下足够的功夫在水质管理上面,常见的水质主要有偏酸、亚硝酸盐高、氨氮高,水瘦、水混等,水质调节贯穿整个养殖过程。桂花鱼水质处理思路:尽量培出一塘清爽带绿的水质为好,这样的水质桂花鱼生长速度快,耗鱼低,难度在于稳定;其次做不到爽绿水的话需要注意两点,够氧并且水不能脏(倒藻和泡沫);前期培藻(肥水),后期培菌(发酵菌)。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徐总向我们讲解鳜鱼养殖技术

从2亩发展到近1000亩,这个大闸蟹养殖户今年平均每亩纯利超万元,他有什么秘诀?

养殖不易,在徐总这我们不仅学习了养殖上的技术,也学习到了徐总对待水产养殖的态度:事事力求亲力亲为。每晚三点,徐总就会出现在塘口进行巡塘,观察大闸蟹和鳜鱼的状况,巡完塘就天边就已经泛起鱼肚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总坚持了十几年,没有一晚上缺席,为此,徐总甚至推掉了所有晚上的宴会。养殖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一言蔽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