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玉溪养殖业(玉溪江川:打造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来源:【云南日报】

近段时间以来,星云湖畔3000多亩生态水稻田里谷香弥漫、鱼游浅底,一片生机。玉溪市江川区在2021年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后,于近日获得奖补资金500万元,进一步加速了绿色生态健康水产养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力建设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

玉溪江川:打造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

星云白鱼基地。供图。

新技术——绿色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新模板

“2020年至2023年,全区共推广稻田养鱼面积1144.2亩,投放鲤鱼苗种17356公斤,大头鲤1936公斤,真正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来稳粮增效,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介绍,除了稻(藕)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江川区还通过星云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等,实现以渔控藻、以渔净水、以渔保水,减缓水体富营化的目的,同时提供优质生态水产品,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样板,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这里的鱼个头大、肥度高、口感好,供不应求。”不少养殖户感慨地说,鱼塘这些年的发展得益于江川多年来在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上的不懈追求与探索。

玉溪江川:打造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

群众收获稻田养鱼丰收。供图

“这里有6条槽,每条面积110平方米,其中10平方米是集污区、100平方米是养殖区。安装有气提推水充气和集排污装备,另一边的净化区还能对残留在池塘的养殖尾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实现养殖周期内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在养殖基地,张四春说,池塘内循环养殖技术可以进行类似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实施工业化管理,通过人工模拟机械造浪造流推水增氧,减少鱼类死亡,而与之相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经过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曝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让全部或部分养殖水得以循环利用,在节水、节地、节约能耗、养殖生物生长速度快品质好等方面同样也有显著优势,为打造绿色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新模板发挥着积极作用。

新起点——养殖、增殖放流土著鱼类

江川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渔业自然条件优越,共有渔业面积16.184万亩,建有大头鱼原种站和星云白鱼种群恢复试验站两个土著鱼繁育保护基地。

“每年的4月到6月是各类土著鱼的主要繁殖期,今年我们已经繁育了4个土著鱼种,繁殖水花鱼苗500万尾。”张四春告诉记者,多年来,江川区突破大头鲤、星云白鱼、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杞麓鲤、花鲈鲤、抚仙金线鲃等7个物种人工驯养繁殖关,在人为条件下保护了珍稀土著鱼类资源。同时,通过增殖放流,逐步增加天然水域土著鱼类资源存量,并向适宜水域推广养殖,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在可持续利用中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

玉溪江川:打造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

“自1957年以来,星云湖便开始投放苗种,开展生态养殖历史悠久。统计下来,2016年到现在,渔业年产量均在4000吨左右,从2009年至今,共投放各类土著鱼1310.8万尾,推广示范养殖面积1.2万亩,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16亿元。”张四春自豪地说。截至目前,江川共有土著鱼类37种,特有鱼类14种。

近年来,江川区以星云湖生态保护为根本,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养殖水域滩涂空间规划和养殖证制度,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监管制度、适应本地特点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优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引领构建现代养殖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站上新起点,保护星云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势在必行。“接下来,我们将在种质资源场建设、稻渔综合种养、休闲渔业、渔业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目前,经过三年积极申报的《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鲤、倒刺鲃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项目》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批复立项,其他环节的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张四春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1118万元,是全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领域获得的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江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伟表示,将进一步吸收借鉴省内外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和熟化技术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示范推广应用,努力将江川区打造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实现江川生态渔业绿色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