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松原招养殖场(吉林松原:书写绿色农业“好故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新华社长春9月8日电 题:吉林松原:书写绿色农业“好故事”

新华社记者郭翔

白露到,农事忙,东北即将迎来秋收。记者近日在粮食总产占吉林省四分之一的松原市采访,农民谈最多的不是玉米丰收、粮价多少、谁来买粮等“老三样”,而是如何用绿色理念“改造”种、养,提高效益的好故事。

吃中草药的羊

东北初秋,天气转凉,松原市乾安县乾羊牧业公司的107只黑头种羊膘肥体壮。“还有1.2万只各种羊,个个生龙活虎。”羊倌于长辉说,“我的秘方就是给羊吃中草药。”

进入乾羊牧业公司,车先通过石灰凹槽,人也要经过消毒间。“防疫一直是养殖业的难题,一只羊从出生到出栏,像人一样少不了生病,以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于长辉说,“尽管是专业团队管理,但每年还是有20%的羊生病,2%死亡。”

于长辉说,“老羊倌”们认为这是标准化养殖的正常现象,但种羊死掉一只就要损失2800元,一年下来要损失十几万元。即便当过医生,于长辉也被如何预防羊发生疾病、减少抗生素使用所困扰。

2016年初,于长辉找到吉林省农科院专家,试验给羊喂养中草药,“药方”包括板蓝根、柴胡等四种中草药,每周给羊喂一次。“羊特别爱吃中草药饲料,而且真的不生病了,生病率已下降到不足2%。”于长辉虽然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整体效益提高,“花中草药饲料钱,却省下来病死羊的损失”。于长辉今年打出无抗生素羊肉的卖点,和市场上售价每斤30多元的普通羊肉相比,“我带骨头的羊肉都能卖到每斤48元”。于长辉正在动员周边农民一起饲养“无抗羊”,雄心勃勃地打造绿色羊肉品牌。

“不务正业”的种粮大户

种植4000多亩地的松原市宁江区德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德文一见面就让记者尝尝他包的猪肉酸菜馅饺子。“香吧!”李德文说,“麦子、猪、白菜都是自己种的。”

“原来是为了多打粮、多养猪,现在调结构增效益。”李德文养了120头山黑猪、种植340亩小麦,“猪的粪便施肥白菜,小麦全部有机肥无农药”。生产绿色猪肉酸菜饺子在李德文心中早有规划,就是没想到效益这么好:“今年春节做了8000斤饺子,供不应求,利润50%以上。”

李德文“不务正业”卖饺子的同时,也没忘了怎么用绿色理念改造大苞米。今年,他种植的2400亩玉米田就少购进了700多袋化肥。“每亩化肥用量从1.7袋减少到1.4袋,节约投入40元。”李德文搞了5年秸秆还田,“去年试验全面减少化肥投入,发现产量并不减,但质量效益提高,今年30亩试验田每亩只投入1袋化肥。”

松原去年投入1亿元,培育16个像李德文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2万亩,带动190万亩。“去年全市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9个。”松原市农委主任孙成德说,今年培育示范基地58个,种植面积30万亩,辐射带动3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六分之一。

装稻谷的编织袋也有“认证”

“种稻米的标准是钻牛角尖!”在松原市善德公司打工的农民杨晓东负责管理130亩水稻田,像他这样的“管田人”还有30多名。从育苗、插秧、除草、收割全过程都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尤其夏天除草时,需要大量人工下地手工拔草。“用点除草剂又检不出来。”杨晓东曾经为此困惑。善德公司会每月预扣管理员40%的工资,秋天大米检验合格后,才能补发。

善德公司选择在松原市前郭县从未耕种过的5300亩盐碱地种植有机水稻,而其对稻米种植、加工、运输等流程把关之严格令人“震惊”。专用有机肥,价格是普通的3倍;为防止运输中“二次污染”,建立起独立的仓储、运输体系;甚至最不起眼的装稻谷的编织袋也是门“学问”……

“专用稻谷编织袋是千里迢迢从杭州运来的。”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韦大伟告诉记者,装稻谷的编织袋是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环节,但普通编织袋可能会释放影响稻谷品质,甚至造成污染,因此宁可花高价也要用有认证的“有机”编织袋。

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绿油油、金灿灿的稻田,灰鹤、白鹭等鸟类也会时常到这里“歇歇脚”。看着环境一天天改善,杨晓东也明白了“为啥不用除草剂”。

松原市委书记李相国说,通过未来8年打造“绿色农业城市”,绿色农业种植面积将占耕地总面积60%,促进“大生态”建设,松原将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95%以上。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