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成本(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6|点击次数: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丹丹

编辑| 小江


浙江大叔养殖大闸蟹10年间,遭遇不少困难。但令人称奇的是,他每解决一个难题,就能从中发现一个新的发财之道。

他不仅能把大闸蟹卖到一斤100多块钱,还能在一块田里收获三份财富,一年狂赚1000多万。

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一块田里又是如何生出三份钱的?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1

转行养殖业

这位大叔名叫周金明,是地地道道的浙江江山人,在当地人眼中,他是养殖大闸蟹的行家,更是赚钱达人。

年轻时,一身热血的周金明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部队的经历,使得周金明身上有一股不怕困难、不服输的拼劲儿。

正因为如此,退伍后,周金明没有按部就班地参加工作,而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创业路。

他在宁波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很不错。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周金明萌生了关掉饭店的想法。

当时,周金明的饭店有一道大闸蟹的菜品,价格相对其他菜品来说,还是挺贵的。

原本他以为大闸蟹可能会因为价高而出餐少,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顾客都喜欢点。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2

这不禁引起了周金明的注意,他特意走访调查了周围饭店的大闸蟹销售情况。

他发现,即便是在很小的饭店,一天都能卖出将近二十斤的大闸蟹,日销售额可达1000多元,收入相当可观。

而且,大闸蟹鲜香的口感,很受顾客的喜爱,尤其是小孩子,凭这一点,成人消费者很轻松就买账。

不管是价格,还是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大闸蟹都占据着优势。

彼时的周金明很是心动,他不愿意放弃这个赚大钱的机会,所以,便决定关店养殖大闸蟹。自此,周金明从餐饮行业转到了养殖业。

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周金明还未开始养殖就遇上了难题。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3

大闸蟹的养殖环境对水质要求较高,必须是清澈、无污染的流动性淡水,所以,选择好的养殖地成了头等大事。

为此,周金明考察了很多地方。忙活了一圈儿,他突然惊觉,要说好水质,还有哪个地方比自己的老家江山市更好呢?

于是,周金明迫不及待地回到老家。

螃蟹意外死亡

在考察过程中,周金明发现有一条小河流经桃源村,并且该流域的土壤多为沙性土。

这种类型的土壤具有很强的过滤作用,会过滤掉水中的淤泥,使水体更加清澈,水质也会得到提升。

此外,对大闸蟹来说,还有助于清洗其背部和腹部,养出来的蟹腹部很白,卖相极佳。

觅得这么好的养殖地,周金明高兴不已。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4

2011年,说干就干的周金明,拿出50多万元的资金,在桃源村承包了100多亩水塘,开启了自己的养殖之路。

那年3月,周金明购置了一大批蟹苗,并进行了投放。从餐饮老板转变成养殖户之初,他可以说还是个门外汉。

为了养好螃蟹,他不仅自学,还到处学习别人的养蟹经验。

在投放蟹苗后,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水塘旁,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初期,在周金明的精心陪伴下,蟹苗一切良好。

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他就遇见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从6月份开始,周金明在巡塘过程中,时常看到水塘里不少浮在水面的死蟹。捞上来后,他发现蟹壳上全部都有一个洞,而且大小不一。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5

眼看大闸蟹越死越多,周金明心里十分着急,但就是不知道蟹是怎么死掉的。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天天都守在水塘边观察情况。

直到看到水塘里发生的一幕,周金明才恍然大悟。只见一直白鹭飞向水面,然后迅速从水里啄出了一只螃蟹。

桃源村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有很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其中就包括白鹭。

它是一种食肉性动物,时常以蟹和鱼为食,而周金明养蟹的水塘,毫无疑问就成了它的觅食圣地。

或许你会好奇,螃蟹的壳那么坚硬,白鹭是怎么啄穿的?

水稻防白鹭 获得新财富

大闸蟹的生长过程,蜕壳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从幼苗到成年蟹,要经历十几次蜕壳。

由此,才能变成膘肥体壮,符合标准的大闸蟹。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6

但是在蜕壳期间,螃蟹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新壳变硬。期间,其外壳如同软壳鸡蛋一样,软软的,甚至手一碰就会破。

彼时的大闸蟹,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

不过,在幼苗时期,蟹的体型小,蜕壳时,还可藏身于水草中。

但是6月的时候,蟹的体型已经变大,随之危险也会到来。

最主要的是,白鹭的嘴尖直粗壮,还带有锯齿,所以,轻而易举就使大闸蟹沦为它的盘中餐。

可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进行人工驱赶,从白鹭的庞大的数量上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还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这个方法显然行不通。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周金明到处求教。期间,他得知很多养殖户都是用网罩住水面。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7

100多亩的水塘只需要投资9万多块,就可以解决白鹭杀害螃蟹的问题。

但是周金明思前想后,始终觉得除了罩网,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

而当地养殖服务中心的工程师范峰林,在谈及水稻和螃蟹时说的话,让周金明有了新思路。

水稻和螃蟹存在互补的作用。水稻高于水面,可以有效遮挡白鹭的视线,为螃蟹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而螃蟹的粪便对于水稻来说,是纯天然的有机肥料。

另外,周金明还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可以产500多斤水稻,按照当时的价格,一年就可以收入十来万。

这招稻蟹共养于一田的办法,不仅能破解难题,还多赚一份钱,可谓是两全其美。

2012年,周金明又投入15万元,对水塘进行回填,而后又将蟹苗投放其中。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8

等到6月,也就是螃蟹蜕壳的危险期,他又在水塘种上水稻。

果不其然,这招确实奏效,死蟹数量大大减少,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遭遇水灾 重振旗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12年7月,由于一连下了好几场大雨,使得河水水位涨高,淹到了周金明的养殖基地。

顷刻间,周金明稻田被全部摧毁,所有的心血只剩一片汪洋,损失十分惨重,高达50多万元。

彼时的他,看着一切都化为乌有,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周金明的妻子忍不住劝他将养殖基地转手给别人,但他不甘心就样放弃,他打算重振旗鼓,继续养殖。

于是,周金明在银行贷款30多万,用于防洪水设施的建设。他先是在通往养殖基地的河口,修建水闸,然后又加高防洪堤。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9

每逢下雨,周金明都会放下河口的水闸门,以防河水灌进基地,淹没稻田。

此外,他还会一直在基地巡查,只要发现水塘的水位过高,特别是高于膝盖,他便会立刻下到田里,打开排水口,降低水位。

因为,水稻的谷粒泡在水中的话,一旦收割,就会导致发霉,影响收成。

正是在周金明的精心管理下,养殖基地慢慢在变好。

2013年,他再次投入一大批蟹苗,算好日子种上水稻。

到了金秋十月,周金明3000多斤大闸蟹迎来了上市。

对比市面上的其他螃蟹,周金明的蟹因为蟹黄饱满,味道浓香,在一众蟹中脱颖而出。

即便是售价高达100多元一斤,也还是收获大批消费者的青睐。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10

与此同时,5万多斤水稻也十分畅销。

那一年,周金明靠着一块地赚了两份钱,收入130多万。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多了一大笔养殖资金。

再出奇招 再添财富

2015年6月,正值插秧的时候,但周金明的基地又遇上了新的难题。

头天插的秧苗,第二天总是无故死掉,而且几乎是全军覆没,鲜有成活的。这让周金明十分疑惑。

随即,他立刻下田检查,由此发现,秧苗像是被什么东西啃了一样,拦腰断掉。

而且他还发现水底有很多黑色的螺,还有许多粉色的小圆球依附在稻杆上。

经过查找资料,周金明得知水底的是福寿螺,而粉色小球是它的卵。

福寿螺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以植物为食,可以说是水稻杀手。并且还具有很强的繁衍能力。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11

怎样才能除掉福寿螺呢?

一般水稻种植户都是打农药,但是周金明的田里不光有水稻,还有大闸蟹,打药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无奈之下,周金明只好带着十来个工人,一边捡福寿螺,一边插秧。

但福寿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插秧的速度跟不上福寿螺进食和繁殖的速度。

周金明一共重复操作了五次,才将秧苗全部种完,导致人工成本和样秧苗成本直接飙升。

可人工捡螺并不是长久之计,无法永绝后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寿螺还未解决,周金明就发现稻田里杂草丛生,极大吸收了水稻的养分。

周金明心想,水稻能对付白鹭,那福寿螺和杂草是不是也有什么克星?

就在焦头烂额之际,范峰林再次帮周金明打开了养殖思路。周金明得知,上述两者的克星就是鱼。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12

鲫鱼和鲤鱼食荤,一般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而草鱼喜欢吃草。这下,福寿螺和杂草都跑不了。

6月底,周金明赶紧将这三种鱼投入水塘。经过几天的观察,水塘的情况确实出现了好转。

可周金明还没高兴两天,就又遇上了麻烦,秧苗又没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原来,周金明投放的是55克一条的大鱼,而秧苗当时刚插上,很嫩,理所当然就成了大鱼的口中餐。

在发现问题后,周金明赶紧将大鱼换成了20克左右的小鱼。

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受螃蟹的追赶,鱼的运动量被迫增加,线条优美,肉质更加紧实。

就这样,在不断的摸索和试炼中,周金明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养殖模式。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13

3月份投入蟹苗,到6月时,捞出大闸蟹进行插秧,放上小鱼,最后再把大闸蟹放回去,实现了一田多用的效果。

2015年,周金明的鱼、蟹、稻一经上市,就大受欢迎。

水稻一斤20多元,鱼一斤30多元,大闸蟹更是厉害,一斤100多元,真正做到了一块田收获三份钱。

2018年,周金明一口气又承包了900多母水塘,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多亩,全部采用稻鱼蟹共养的生态种养模式,产量也随之翻了好几倍。

为了开辟外地市场,周金明奇思妙想,靠举办摸蟹节活动吸引收购商。

通过让对方实地考察养殖基地,品尝产品风味,把生意越做越大。

2020年,周金明凭借一地生三财的种养模式,一年的销售额就高达1000多万元,成了当地人眼里名副其实的赚钱达人。

浙江大叔养大闸蟹发现商机,一亩稻田挣三份钱,年销售额超1000万

图14

在周金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加入了稻鱼蟹共养的行列。

他还会亲自前往各家进行技术指导,当农户没有销路的时候,他还会帮忙销售。

在他看来,做农业都很不容易,比起自己致富,不如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共同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

结语

正所谓引路靠别人,走路靠自己。周金明的成功,离不开他迎难而上、敢于尝试的精神,他靠自己淌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