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彭水养殖业(驻村第一书记丨修好致富路 培训带头人——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启登的故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1|点击次数:
驻村第一书记丨修好致富路 培训带头人——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启登的故事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2021年5月,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启登,被派驻到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充分认识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驻村第一书记丨修好致富路 培训带头人——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启登的故事

▲ 李启登组织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到共和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驻村后的第二天,我就开始走访村民,通过村道去走访了三户贫困户,去的时候是走的武隆的硬化路,但是坡度和弯度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返回的时候走的村里的非硬化路,更是惴惴不安,没有高底盘四驱车和丰富的驾驶经验是断然不敢走的,10多公里路程开车竟然花了接近一个小时。”

李启登说,“山道崎岖,出行不便;山高坡陡,交通艰阻。这次走访村民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道路交通对于共和村的重要性。”

“要想富,先修路。”从此,李启登下定了决定,把修路和打通交通阻碍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共和村连接七组和八组的华咀路,被称为彭水全县坡度最高、最陡的公路,最大坡度甚至超过了30度。虽然这条路是当地村民出入的主要通道,但因为道路蜿蜒盘旋,挺拔陡峻,弯度大,边坡陡,施工难度大,始终没有建成通车。李启登积极联系彭水县交委争取专项资金,与村支两委一起加快推动该路的建设进程。终于在半年后启动了全长600多米的华咀路的建设项目。

李启登说,“以前到农户家里需要走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等华咀路全部修好通车后,开车只要三分钟。村民可以减少4公里的绕行,到时候八组村民们下山将会更加安全,更加方便了。”

除了华咀路,李启登还带领村支两委一起跑项目,跑资金,跑工地,最终争取到了360多万元专项资金,为村里九组和十组修建了9.5公里公路;争取到280多万元,为一、二组修建了乡村公路的波形护栏17公里,把7组5公里的村道,从3.5米拓宽到了4.5米……

“到村里工作以后有两个感受,一个是道路太差,一个是村里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村民大多非常贫困。”李启登说,共和村位于彭水西大门,与武隆区接壤,全村幅员面积23.76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177户3392人,现有脱贫户185户707人,是一个典型的脱贫村。“土地贫瘠、产业薄弱、人力困乏,任务艰巨。这短短的16个字,就是共和村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驻村第一书记丨修好致富路 培训带头人——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启登的故事

▲ 李启登组织举行共和村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文化同行”爱心捐赠仪式

修路可以解决交通不便问题,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实现创业就业,引导大家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也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2021年年底,李启登率先把烹饪学校的老师请来了村里,为村民免费培训烹饪技术,50多名村民身穿厨师工作服,满怀激情地开始练习切菜、翻锅、和面、包饺子等技巧。

“我们的就业培训一共进行了53天,最开始我们心里也发怵,担心村民们不愿意来,来了也不愿意学。结果没想到,村民们积极性非常高,教室很快就坐满了学员,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李启登说。

第一次培训得到了村民热烈响应,让李启登心里有了底,随后他又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间节点,陆续把红薯种植、中蜂养殖、美容美发、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和老师也请到了村里,在共和村便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免费培训。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8场培训,吸引了400多名村民参与。

驻村第一书记丨修好致富路 培训带头人——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启登的故事

▲ 李启登为村里的高考学子提供志愿填报服务

2021年11月,共和村的柚子成熟了,走进柚子林,柚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圆滚滚的柚子,与村庄、乡村小路以及路旁的野花相映成趣。

“共和村蜜柚,果大皮薄、多汁柔软、清甜微酸......”李启登也随即化身为带货主播,通过分享抖音视频,积极为蜜柚带货。他介绍说,通过与各个企事业单位对接扶贫农产品、互联网抖音直播带货等形式,村里加强了蜜柚的推广和销售工作,很快就把50亩柚子林的蜜柚全部卖光了。让村民们想不到的,往年滞销的蜜柚今年竟然变成了“网红”。“今年的蜜柚格外的甜,甜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驻村第一书记丨修好致富路 培训带头人——彭水县高谷镇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启登的故事

▲ 李启登组织重庆企业收购村里特色农产品

共和村以高山峡谷坡地为主,平地较少,并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李启登与村支两委决定,村里重点发展养殖业,引进了彭水天兆畜牧有限公司养殖仔猪上万头,流转土地300亩,二期计划再征地300亩。这样,村民不仅可以获得每年每亩300元的流转费用,而且村里还与公司协商决定,今后这家公司每年给村里提供50头仔猪,村里再分给脱贫户养殖;公司提供20头母猪交给养殖大户代养,每年再给村里上交仔猪,由此形成村里的养猪产业链。

经过村里的积极扶持和鼓励,目前共和村农户养猪规模不断扩大,最多的村民养猪达到了100多头;有的村民养殖跑山猪就有几十头;还有一户村民养鸡达到了几千只;有的村民养殖蜂蜜500多筒……通过大力培育养殖业和发展果树种植,村里已经初步奠定了产业基础,为村民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驻村帮扶不只是简单的模式复制,也不只是单纯的输血搞建设,更不只是搭花架子空喊口号,而是需要真情、真心的付出,持续探索良方良药良策,带领村子和群众坚实的走向乡村振兴。”李启登说,“下一步还需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找到位置,找到方法,找到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驻村工作沉得下、待得住、融得进、干得好。”


来源:重庆法治报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