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怎样养殖香菇(农产品:香菇菌袋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1|点击次数:

香菇出菇期长,历经秋季,冬季和春季持续三季,约10个月。通常在8月至9月接种以及11月至12月出菇。十二月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

农产品:香菇菌袋栽培管理技术

一、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将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小于70%。接种后1至6天后,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并且室温可以控制在28至30℃。在此期间,发菌袋不能翻动,不需要通风,遮阳造成暗光。菌丝生长7~10天开始吃料,室温下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进行第1次翻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以便每个菌袋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管理。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严防封口损坏和感染杂菌。同时结合翻堆认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若发现有星点杂菌出现,使用75%酒精50毫升加25毫升加25%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封闭患处。如果杂菌出现在接种块或周围,挖出污染部分应重新接种。若污染在封口物上,用0.2%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涂抹患处。 11至15天后,菌丝体生长旺盛,并扩大至4至6厘米。室温保持在24℃,通风增加以进行第二次翻堆。一天后,用竹扦打孔增加氧气,在扩展菌丝四周扎4个斜眼。袋温应控制在20-24℃,不得高于26℃。 50天后,去掉门窗遮阳物,促进了菌丝体的生长。

二、菌袋转色。转色早晚及好坏,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菌丝体生长成熟后,从白色变为红褐色,出现黄水珠,接着呈现香菇原基。在变色期间,应增加室内散光,并加强通风。薄膜要时开时盖,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促进转色。

三、室外催菇。香菇是低温变温结实菇类。当菌袋转色成红棕色菌膜后,菌袋搬到室外阴处,上下用麦草垫盖好,用水沾湿,晚上盖膜,白天揭膜,反复4~5天,盖薄膜进行闷菌催菇。

四、出菇管理。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催菇3天后将出菇的菌袋每天拣1次,放进菇棚床架上,袋距7~10厘米,直到催菇全部结束。菌袋放进床架后,用尖刀在菇蕾四周划开薄膜,进行蹲菇。一般蹲菇期7~10天内不盖膜,当幼菇有花生籽大小时,可进行催花。

五、催花期管理

1、湿度。保持袋内的相对湿度在80%至90%的范围内,温度保持在12至18℃,并且有较多散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湿度过高,首先进行除湿,然后揭膜1小时再盖膜,升1个火炉排潮。若干燥可座锅加水,并盖上薄膜使棚温升到28℃。如棚膜滴水幼菇发潮,要打开门窗,升1个火炉进行排潮。

2、温度。由于香菇具有变化的温度结实特性,所以人为拉大温差及干湿交错,可以迫使菌盖开裂并形成花菇。因此,白天把膜盖上,使阳光透晒,提高菇棚温度28℃,在晚上12点后打开薄膜,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高达10℃,持续3至4天,可激发花菇大量出现。

3、干湿交错。 当变湿催蕾后,菇体长到2~3厘米时,在晴天中午可在表面上泼水,以加速子实体的生长。然后,夜间揭开薄膜,让冷空气刺激,使菌盖干燥,再把薄膜盖上,利用地温和地湿,干湿交错,促进菌盖分裂成花纹形花菇。

来源:中国农产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