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淡水养殖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2|点击次数:

文|不知

编辑|不知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墨鱼(又名曼氏无针乌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属于无针乌贼属。在浙江省,墨鱼曾经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该物种的产量显著下降,甚至濒临灭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近年来,曼氏无针乌贼的种苗培育技术和增殖放流技术已经逐步成熟,规模化的人工育苗和增殖放流也陆续在浙江和福建等地开展。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这些措施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得益于它们的实施,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得到了逐步恢复。为了推进浙江省东海渔业资源的修复振兴计划,渔业主管部门增加了放流规模和经费,将曼氏无针乌贼列为最主要的增殖放流品种之一。总结三年来的技术经验有利于获得大规模优质的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并规范化关键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养殖环境-->

为了实现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育苗和增殖放流,需要一系列的孵化、育苗及产卵亲体培育设施。其中,孵化及幼体培育主要采用聚乙烯塑胶方池,池为15立方米。育苗室采用彩钢瓦材料做屋顶框架,配有透光天窗以调节光照度,并设置遮光布。养成及产卵亲体的培养池则为方形水泥池,池长宽高均为50米,池底向排水孔以5%的坡度倾斜,且设置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在实施过程中,所有使用的海水都从自然海区抽取,并经过24小时的黑暗沉淀以及砂滤处理后入池使用,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卫生。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除了孵化、育苗及产卵亲体培育设施外,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和增殖放流还需要其他附属配套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和饵料供应系统。

供电系统:除市供电源外,还需要配备备用发电机组,以便在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供水系统:包括沉淀池、蓄水池、砂滤池、供水管道等,以保证提供清洁的海水来满足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供气系统:需要2台2.2千瓦的罗茨鼓风机交替使用,同时配备相应的管道、调节阀、气管等,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曼氏无针乌贼呼吸。

供热系统:需要建造一个面积为3亩的温室大棚,并配置1吨油锅炉及相应的供热管道、38千瓦加热设备两台以及2000瓦加热棒若干,以控制曼氏无针乌贼的水温,使其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饵料供应系统:需要建造两个饵料冷藏冷库、5亩桡足类培养土池 2 口、糠虾培养土池 20亩等,以保证曼氏无针乌贼能够得到充足的饵料,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求。

<--孵化-->

曼氏无针乌贼的孵化过程使用集中孵化原池培育的方式。首先,挑选产卵较集中的中期受精卵,消毒后与附卵绳一起分散挂在孵化池中。消毒剂使用浓度为80毫克/升聚维酮碘。在孵化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气体和流水。水温和盐度应分别维持在25℃和26的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约14天后破壳,每天在破膜期定时将受精卵提出水面,阴干10分钟后再放回水中,有助于加快破膜的速度。孵化池内受精卵数量要充足,但一般每立方米不超过3万粒。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孵化后的幼体需要在原先的水池中保持静态水体,采用微充气的方式进行培养。整个孵化过程从膜破裂到幼体分散结束应该在5天内完成,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会导致幼体之间的大小差异过大,从而影响幼体的成活率。初孵幼体与成体相似,胴长约为3.3毫米,全长约为5.4毫米,孵化率一般在80%左右。为了提高幼体的成活率,需要注意加强投喂,控制好水质。同时,在幼体摄食量和死亡时,及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资源不会浪费。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幼体培育-->

在曼氏无针乌贼的幼体培育过程中,控制培育密度和投喂量非常重要,主要是为了确保幼体能够健康成长。在孵化池中,一旦部分幼体破膜后即可开始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一般每毫升投喂5-8个幼体,同时,幼体的培育密度一般不超过3000只/立方米。曼氏无针乌贼的幼体在前期采用活饵料进行培育,饵料系列包括丰年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和糠虾。当幼体的平均胴长达到1.5厘米以上,并经过3-5天的驯化后,即可开始分池进行成体养殖阶段。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在曼氏无针乌贼的幼体培育前期,需要每天进行一次50%的底部换水,确保水质的清洁。当开始投喂糠虾时,每天需要进行两次80%的底部换水。当幼体驯食了冰鲜小杂虾后,建议停止投喂糠虾,每天进行一次150%的微流水培养换水。为了保证水质清洁,建议向培育池中添加少量的小球藻藻液,有利于吸收水中的氨氮等物质,同时提高丰年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的营养。这也可以减少水质的透明度,避免幼体受惊扰,为幼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养成管理-->

曼氏无针乌贼在养殖过程中,应采用流水培养的方式,每日在20℃以上,盐度26的条件下达到150%-200%的水交换量。曼氏无针乌贼的饵料主要以舟山近海小型拖网冰鲜虾为主,每天分别在早上7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这三个时间段投喂3次,投喂时要注意缓慢,不宜过快,并以池底出现少量残饵为目标。每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吸底1至2次,同时清除水体表面的油膜和污垢,擦拭池壁。在吸污和擦拭池壁时需要注意不要惊扰幼体,防止产生应激反应。因为如果幼体受到惊扰,会容易喷墨,影响其正常生长。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当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培育至胴体长约1.5厘米时,可能会出现互相残杀的现象。此时,需要加大投饵量和次数,增加饲料的摄入量。同时,需要及时分池降低培育密度,收集个体较小的幼体到另外的池中进行培育,以提高幼体存活率。养成阶段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需要在冷库中备好充足的饵料,以小型虾或小型新鲜鱼类为主,如小鳀鱼、面筋鱼等,以满足乌贼的营养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必须实行每天早中晚的巡池并记录养殖日志的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若出现缺氧和死亡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产卵-->

曼氏无针乌贼在浙江地区的增殖放流时间一般安排在6-7月份。在该地区的规模化养殖项目中,曼氏无针乌贼的产卵时间通常从5月底一直持续到7月底。若水温保持在20℃以上,该品种的产卵周期为4-5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孵化时出现白卵是正常现象,而附卵器则可以制成1米长的绿色塑料绳,一端钉上坠石,另一端挂在培养池水面的横杆上。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当附卵器被受精卵覆盖满时,应将其连同受精卵一起取出至保卵池中存储,用于后续放流。保卵池需采用砂滤水的方式进行保存。曼氏无针乌贼的产卵时间大约持续两个月,随着产卵量的增加,亲本可能会出现批量死亡,因此应每天早中晚3次巡池,及时清理并收集死亡的亲本,以维护水质。

人工养殖的曼氏无针乌贼亲体体重在100-250克/只,每对亲体的产卵量约为800颗。产卵亲体的饲养水温不宜超过25℃,饵料以海捕冰鲜带子虾为主,可在舟山国际水产城购买。养殖过程中应采用流水加换水的方式,每日的水交换量为150%。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受精卵放流-->

曼氏无针乌贼的受精卵放流一般选择在浙江东极海域,这个区域的水质清澈,生物饵料丰富,非常适合受精卵的存活和孵化。放流的时间通常会集中在6-7月份,因为这个季节的海洋温度和光照条件都非常适合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和发育。

在选择放流的地点时,养殖者应该特别注重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确保放流区域的深度、流速、盐度和溶氧等参数都符合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态习性和需求。还要准备专门用来放置受精卵的放流装置。该装置为框架结构,用不锈钢钢筋焊接而成,长宽高为60厘米×60厘米×80厘米,四周和底部用纱窗网封住,上盖塑料网片封盖。将未孵化的受精卵装入桶内,通过充气船舶运输至放流地点,将附卵器上端系在放流装置上盖的横梁上。

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

每个装置装载约15千克受精卵,随后用塑料网片盖上,并用扎带封牢后将其系在无网衣的鱼排或深水网箱上,同时安排专人在鱼排或网箱上对放流装置进行管理,防止被盗。待受精卵孵化结束后,将放流装置收回以备下次使用。

<--结语-->

曼氏无针乌贼的养殖技术方面,包括放流的时间、地点、水文条件和养殖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同时也介绍了如何对幼体进行分池和增加饵料投喂等措施,以提高幼体存活率。 最后强调了在养殖过程中每天早中晚巡池并记录养殖日志的重要性,以避免养殖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曼氏无刺乌贼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曼氏无刺乌贼的繁殖生物学与规模化繁育技术》

《海水养殖-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种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技术》

《海洋牧场增殖员曼氏无刺乌贼增殖放流技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