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广东水产养殖公司(广东水产良种体系概况及创新思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2|点击次数:

水产种业作为水产养殖产业链的源头,是引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现代化的硬核“芯片”。加快水产种业发展,破解结构性“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水产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新时期打赢水产种业翻身仗的关键。笔者根据我国现有的水产良种体系架构,结合广东水产种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广东良种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探讨现代种业建设发展的创新思考。

种业体系架构简介

在水产良种体系架构方面,广东省目前为“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良种场—省级良种场—县市级繁育场”的整体框架。近年来,广东在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已建成由3个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5家国家级水产良种场、57家省级水产良种场和多家地市级良种繁育场组成的水产良种体系,繁育品种(系)基本覆盖了广东省主要水域的水产养殖种类,为扩大水产新品种优良苗种繁育规模,拓展养殖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数据日期截止2022年5月底)。2021年,广东渔业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水产养殖产量756.8万吨,24个品种养殖产量名列全国首位,水产苗种产量全国第一,奠定了广东省水产种业大省的地位。

良种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1. 良种场水平不一

目前,广东现有水产良种场62家,其中国家级良种场5家,省级良种场57家。这其中,各个良种场经营能力、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能力等参差不齐,相差较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企业本身硬件条件较差。有些企业,为了获得良种场的资质,在考评前,突击购置一些仪器设备,整理了一些车间等作为实验室。在获得了“良种场”相关资质后,并没有按照良种场的相关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和育种创新,仅保留若干仪器和若干房间,以备上级部门检查。二是良种场运作不善。有些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良种场,没有从大型企业或者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购买选育后的亲本,而是无序的从无经营资质的小作坊、小工厂等购入亲本/幼体/水花,进行育苗或者标粗,借着“良种场”的牌子进行销售,违背了建立良种场的初心和宗旨。

2. 良种场职能定位不清晰

有些良种场的依托单位是大型水产企业,资金力量雄厚,人员组成合理,会依靠政府项目的支持或者公司盈利收入的资金进行育种创新,形成良种创制——亲本选择——苗种繁育——标粗养殖——推广销售的闭环;有些经营不善或者资金力量相对不足的良种场,则只是简单的购买幼体/受精卵,进行育苗及销售,完全没有行使良种场应有的职责,这就导致了“有些场全能干、有些场啥都干不了”的局面。因此,现有良种场的职能定位并不是很清晰明了。

保种场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广东是我国苗种生产大省,为我国提供了60%左右的苗种,苗种生产依赖于大量亲本的配对繁殖。因此,亲本的保存是苗种生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然而,目前广东省没有针对水产品种亲本保存而建立的保种场,现有用于繁殖的亲本绝大多数来源于省级及以上水产良种场或者各同行之间的土作坊,导致生产的苗种多但品质不均,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广东省苗种生产,也影响了销售市场秩序。此外,由于现有水产良种场需同时兼顾保种和繁殖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水产种业体系运行不畅,不利于广东省水产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现状,建立广东水产保种十分必要。

保种场和良种场的区别与联系

保种场主要职责在保种,良种场主要职责在育种。保种,重点在保,即保证种不退化的基础上,部分剔除有害基因,将遗传资源保存下来即可;育种,重点在育,即在制定选育目标的前提下,下一代比上一代要有遗传进展。

保种与育种的联系:保种离不开育种,育种是在保种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探索性、研究性工作。保种不需要下一代有遗传进展,但要保证下一代各个方面的遗传进展大于等于零,通俗来讲,不能越保越差。因此,这就要求保种物种的各个性状均不能出现退化。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涉及到了育种。而育种,是选定一个或多个目标性状,在保种的基础上,进行一代接一代的选育,要实实在在获得选育目标性状的遗传进展。


保种与育种的区别:保种不需要太大的基础群体,仅需要把握好保种物种的基础群体、控制好近交系数,在各个性状均不出现退化的前提下,将种质资源保存下来。而育种,则是要选育群体足够大,选择强度足够大,要有科学的交配方案,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展。

创新发展的思考

构建保种场作为水产种质资源供给站,“国家级/省级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省级良种场”“县市级繁育场”相连通的“一保三级”良种生产体系。


水产保种场:本着“保大宗、保特色”的基本原则,建立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公益服务为宗旨、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的水产保种场,主要负责保存常见水产养殖品种,并为遗传育种中心、良种场等提供种质资源,同时定期提纯复壮。其主要意义有三:一是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活体保存,以保持该品种遗传多样性;二是可为遗传育种中心和良种场提供种质创制的原始材料;三是对其他单位及公司保存的育种材料进行备份或者补充。


国家级/省级遗传育种中心:由政府财政支持,依托科研院所、高校或者优势水产种业企业进行建设,主要负责育种技术、保种技术及鉴评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承担良种选育的功能。


国家级/省级良种场:大型龙头企业依托自身资金建设,政府监管,其优良亲本来源为保种场、遗传育种中心或者企业自身科研团队选育,主要负责良种选育、幼体/受精卵生产、苗种培育、苗种推广。

市县级繁育场:企业依托自身资金建设,政府监管,其幼体/受精卵来自良种场,主要负责苗种培育、苗种标粗、苗种推广。

保种场构建的设想

以某一养殖品种为例,市场上主要分为原种(原种A、原种B、原种C)、国审新品种(选育新品种A、选育新品种B)及选育新品系(选育新品系A、选育新品系B、选育新品系C)。


首先,保种单位需要准备8口塘(需要至少2个备份/平行,为了直观且方便描述,均按照无备份/平行的进行陈述),进行原种、国审新品种及不同性状选育新品系的保种。


其次,每年/隔年/隔两年(时间间隔根据经费情况而定)均需要调研走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收集选育新品系。例如甲单位有在做某性状品系生长性状方面的选育工作,获得了国内最优的快速生长新品系,则保种单位需要将选育后的快速生长新品系纳入保种场进行保种。同理,还需将甲单位选育的抗逆新品系、乙单位选育的抗病新品系、丙单位选育的耐粗饲料新品系等纳入保种场保种。


最后,保种单位负责繁育保存所有收集到的原种及国审新品种,其中原种和国审新品种均每代保种,选育新品系则每年引进(或者繁育一代/两代后淘汰再引进)。


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琳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姜松

广东海洋与渔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李奕雯

文章摘自 2023年第1期《海洋与渔业》杂志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