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汉阴养殖(安康汉阴县:“院景”变“钱景” 打造“庭院经济”致富模式)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2|点击次数:
安康汉阴县:“院景”变“钱景” 打造“庭院经济”致富模式

汉阴县平梁镇界牌村的时令蔬菜将农家庭院装扮得格外养眼。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通讯员 王建霞 徐欢)“村上免费给我们搭了这个架子,栽了葡萄树,还栽了李子树,我这个家弄得漂漂亮亮的,我还养了十几只鸡,吃不完的就去卖,还可以送人……”在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界牌村,62岁的徐书香和老伴儿正忙着打扫庭院、给鸡喂食,村内干净整洁,院落美丽精致,绿意盎然的时令蔬菜将农家庭院装扮得格外养眼。

“以前院落的犄角旮旯要么是荒废、要么是乱七八糟,现在发展庭院一举两得,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增加收入。”望着自家院里种的李子树和葡萄苗,徐书香喜不自胜。

据了解,平梁镇用三年的时间大力实施发展庭院经济整村推进计划,积极探索与乡村环境整治、休闲农业、农旅融合等紧密结合,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让乡村更美,人们不仅看得见田园风光,也留得住浓浓乡愁。

“目前我们镇上已经形成了以界牌村的脆李、清河村的柿子、太行村的老树茶为主的一村一品。下一步,在庭院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将引导和规划作为先行,继续在服务上、资金上给予保证和支持,保证农民群众既有看头,又有赚头。”平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传武说。

“哞哞哞……”几声欢快的牛叫声打破了山村清晨的宁静。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观音河镇百顺家庭农场的徐存斌喂完猪,就推着一小车的饲料走进了牛圈中,一头头西门塔尔牛儿伸长了脖子等待着。“每天喂两次必须准时,添加烤酒酒糟后,牛儿吃得可欢了。”徐存斌说,“这可是我们致富的宝贝,不能怠慢了。”

安康汉阴县:“院景”变“钱景” 打造“庭院经济”致富模式

徐存斌家的牛圈

年过五十的徐存斌是观音河水田村九组脱贫户,几年前跟随同村的老乡到内蒙、山西等地挖过煤、进厂当过流水线工人。勤劳务实的他无论在哪里打工都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工资待遇也不错。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沉重体力活儿让老徐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

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让徐存斌看到希望。经过多方打听考察后,徐存斌决定回村搞养殖业。一方面自己对养猪业熟悉,另一方面在外闯荡多年有自己的销售门道。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徐存斌的养殖场选址在水田村九组天宝梁上。

“优质的水源,便捷的道路,荒坡地围起来就是猪场,田里的杂草、红薯叶、收割后的玉米秆、酿酒后的酒糟、豆腐渣都是食料。”徐存斌介绍,“宽阔的林地为养牛提供场地,牛粪又可制成优质有机肥,实现了生态循环,也为自己的养殖业增加了一笔收益。”

凭借过硬的养殖技术,踏实勤劳的人品,徐存斌在观音河镇小有名气,他养殖的猪、牛从来不愁销路,左邻右舍乡亲们都是他的产品代言人,一年下来养殖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

“我计划把养殖规模扩大到年出栏生猪1000头,扩大养殖规模,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委托种植加工等方式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徐存斌谈到来年的打算,信心满满地说。

“为更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我镇立足村情实际,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整合农户房前屋后路边地边剩余土地,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环境美化和农户增收双向促进,让更多群众不仅可以享受到庭院经济带来的红利,还可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观音河镇副镇长俞明喆说道。

平梁镇和观音河镇只是汉阴县“庭院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汉阴县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特色“小花园”“小作坊”,打造“庭院经济”致富模式。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坚持因“院”制宜、自主发展、指导先行,让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成为增收好途径,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实现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有效发力点,大力打造“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的美丽乡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