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山东省畜牧总站发布当前奶牛养殖节本增效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2|点击次数:

1.因地制宜调整替代方案

关注饲料成本,计算公斤奶成本,对于高溢价原料及时调整用量,合理选择替代方案,尤其是对豆粕、苜蓿等原料加大本地化饲料替代应用。

①规划分类原料种类,使用本土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粗饲料资源,如青贮、花生秧、稻草、麦秸,根据牛只各个生产阶段的特点,替代部分进口苜蓿、燕麦等。

②减少或停用配方中进口苜蓿、甜菜颗粒、糖蜜等原料,分别用燕麦草、青贮和玉米粉等替代。替换过程2-3个月为宜,分4-6次完成替代过程,每次替代0.2-0.5公斤。观察产奶量等变化,适时调整日粮配方,边调整、边消化库存,避免产奶量异常。

2.高青贮日粮模式

全株玉米青贮是牧场最主要粗饲料。高青贮日粮是指全株青贮用量高于、优质干草用量低于常规的日粮,充分利用全株青贮中的有效纤维和淀粉,降低日粮成本。提高日粮中青贮用量,质量是基础,必须在收贮和制作过程中满足营养指标、发酵指标、消化率指标等方面规定条件,以防止青贮用量增加降低奶牛的采食量。

高青贮日粮技术关键点:

①推荐用量:建议除新产牛外,其他泌乳牛全株玉米青贮日喂量≥28公斤。

②优质干草用量:为保障牛只反刍、瘤胃健康及牛奶指标稳定,需保证燕麦干草、苜蓿干草等干草类粗饲料日喂量,建议新产牛≥3公斤、高产牛≥2公斤。

③TMR日粮制作要求:保障每日TMR日粮颗粒度一致,同时,宾州筛第一层≥5%,前两层比例≥45%。

3.低“豆粕”日粮模式:

结合豆粕价格走势,可以通过杂粕类原料使用及通过杂粕、非蛋白氮替代豆粕及低豆粕+氨基酸平衡(根据实际配方)等模式,从而降低日粮中豆粕使用量。

4.加强剩料管理,降低损耗

①加强剩料管控,避免剩料过多导致饲喂成本增加,建议新产牛剩料控制在5%以内,高产牛控制在3%以内,后备牛最大程度控制剩料,逐步实现零剩料,避免剩料过多,造成浪费。

②针对群体平均体况≥3.25分的低产牛群,调整投料比例,执行“0剩料”饲喂,控制体况,减少产后代谢病。

5.合理分群,鉴别并淘汰低价值、低利润奶牛

制定合理的分群计划,根据泌乳天数,怀孕天数,精准化分群。泌乳牛群严格区分头胎、经产,各泌乳阶段牛群泌乳天数浮动范围尽量控制在±30天内。育成、后备、干奶、围产、新产等非泌乳牛群,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配方。根据产奶量进行分群进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实现高产高投入,中产中投入,低产低投入或者淘汰。

鉴别不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支付饲料和劳动力费用的低产奶牛进行选择性淘汰,加快低价值牛群淘汰优化。设置合理的禁配标准,经产牛建议不超过5次,头胎牛不超过6次,同时在泌乳高峰期如产量不及预期,达不到牧场平均水平,建议禁配。避免小母牛长期饲养或过量饲养。

6.提高饮水摄入量

水槽应安放在方便、易于饮用的地方,以促进饮水和减少强势奶牛的影响。定期清洗水槽或饮水器,并清除其中的水藻和饲料残渣。

在开放式牛舍,每20-25头奶牛至少提供一个饮水区。水槽宽至少应30公分,深至少10公分。建议,每15头奶牛至少有60公分的饮水空间。

7.玉米粉碎粒度控制

玉米水分含量≤14%,合理降低玉米粉碎粒度,将玉米粉碎粒度在2.0mm及以上的控制到1.0mm-1.5mm左右,提高玉米的消化利用率。

<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