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养殖水浓(养殖中后期池塘水体粘稠度高,怎么办?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做)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进入九月,水产养殖普遍进入中后期,水体出现深绿色、黄绿色,红褐色、黑色、红色较深的一般称为水浓,水浓不仅是藻类大量繁殖聚集还有可能是烂草烂青苔腐烂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人为添加的一些染色剂造成的水体颜色加深,透明度降低,这些水体对养殖来说是极不稳定的,那么如何处理这种水质呢?

养殖中后期池塘水体粘稠度高,怎么办?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做

原因

1.水中藻类的浓度使养殖水体透明度的下降。水中藻类浓度越高,密度越大,那么白天的光合作用也就越强,尤其是午后产氧就越足。还可以通过早晚pH的变化幅度进行判断,早晚pH的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养于水体的藻类浓度越大。

2.水色过浓来源于水体中悬浮的有机质。当水色从早到晚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且酸碱度也没有什么变化时,水的透明度仍然很低,此时让水的透明度变低的主要因素就不是藻类了,而是悬浮于水体中的各类有机质及一些浮游动物等。

危害

1.水体透明度差,影响草的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长势不好,萎缩。

2.造成缺氧,第一种情况藻类聚集在表层,上层溶氧丰富,下层缺氧。第二种情况:藻类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夜间缺氧。

养殖中后期池塘水体粘稠度高,怎么办?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做

3.池塘富营养化,氮素积累转化不出去,导致池塘物质循环受阻,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的繁殖。

4、水体pH值波动幅度大:一般这种情况下PH值都偏高,常常达到9.2以上,白天的高pH环境对鱼虾鳃丝的渗透压调节进行压迫,容易造成鳃肿,并进而造成生理性缺氧。

5、水体理化指标日波动大:易引起对虾脱壳异常、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易发急性偷死。

6、倒藻频繁:因为藻类生物量极大,营养物有限,加上夏天强阳光的作用下,很容易倒藻,同时造成的副作用是有机物质累积过多,弧菌增多。

7、对虾肠炎白便增加,倒藻后死藻、藻毒素持续释放水体,对虾误食产生肠炎、白便等消化问题。

养殖中后期池塘水体粘稠度高,怎么办?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做

防控

1、勤加新水。适当换水,能够更好的让高产鱼池的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生产中一般依据透明度的高低来确定是否加水或换水。精养高产鱼池的透明度一般应保持在30~40cm之间,池水水质过浓透明度低于20cm,可排出池中三分之一的老水,然后加注新水,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cm,尽可能使池水保持在最高水位。

2、培育优质菌相。最大限度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特别是总氮,然后促进藻相的多样化,同时抑制有害病菌。培育丰富的菌相可显著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竞争一部分藻类的营养,从而减少藻相浓度。更重要的是,像乳酸粪肠球菌等菌,可以促进藻类的多样化,增加硅藻相的形成,使得藻相向多藻共存的生态环境发展,从而有利于形成黄褐色、黄绿色、翠绿色、褐色藻相。

养殖中后期池塘水体粘稠度高,怎么办?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做

5、平衡水体营养。一般引起浓绿水老绿水的原因,除了总氮高外,还可能是水体营养不平衡造成,如碳氮比,碳磷比等,平衡水体营养后,适合多藻种繁殖。另外保持水体持续肥力的补充,可使藻类稳定生长,稳定水质,并形成稳定的水体藻相菌相生态平衡。除了补充磷肥外,碳肥的补充也不容忽视。

如今很多地区的养殖户都在使用优激灵,它能络合水体中的毒素,抑制有害物质的生成,稳定藻相;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减少养殖动物因外界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反应,因而成为众多养殖户的必备。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