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湖南有养殖马蜂的么(赵光辉:希望胡蜂养殖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胡蜂俗称马蜂,在师宗县也被称为“葫芦包”。胡蜂的蜂蛹营养成分丰富,是两广和云贵地区群众餐桌上一道特别的菜肴,但因胡蜂具有较强攻击性,人们往往“谈蜂色变”。然而,师宗人赵光辉凭借多年的养殖摸索与实践,成功将攻击性极强的野生胡蜂实现人工驯养,不仅把它当成了致富产业,还通过代养模式助农增收。

“我最先想到养胡蜂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吃蜂蛹,当时看到胡蜂能够人工养殖,我就开始着手做胡蜂养殖方面的准备工作了。”2013年,看到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介绍胡蜂养殖,原先在四川经营砖厂的他顿时有了兴趣。

养胡蜂不仅要有胆识,更要有技术。起初由于缺乏经验,在养殖过程中,赵光辉经历了很多惨痛的失败。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多次远赴外地取经,拜访请教农技专家。经过不断的总结摸索,赵光辉的胡蜂养殖技术不断成熟。

赵光辉:希望胡蜂养殖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15年,赵光辉成立师宗起点胡蜂养殖有限公司。在胡蜂养殖人为干预交配、结巢,蜂王越冬、取毒、取蛹、野外放养等各项技术上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其中,墙体式控温大棚和防温筑巢室是公司独有的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多项专利技术之一。看到赵光辉胡蜂养殖收益可观,各地农户也慕名而来学习胡蜂的养殖技术。“目前有1200多名学员,最多的是我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这些省省份也比较多,最远的到山东,学员遍布全国各地。”赵光辉说。

赵光辉:希望胡蜂养殖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把蜂养好,把产业做大,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赵光辉通过发动农户代养模式,让更多群众分享胡蜂养殖红利。在老寨村赵国强家,师宗县起点胡蜂养殖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穿着厚重的防蜂服小心翼翼地采摘胡蜂蜂饼,而这些胡蜂正是赵光辉委托给赵国强代养的。蜂蛹被成功采摘下来后,赵光辉当场进行了回收。“今年采过两次,上次采了27.5公斤,这次采了两窝,有6.3公斤,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赵国强一边说一边忙着和赵光辉商量明年想扩大养殖规模的事情。按”农户25%”的分成约定,今年两次采集赵国强家分到了8.45公斤蜂蛹,按照每公斤140元的回收价格,这次他家可获收益1183元。

赵光辉:希望胡蜂养殖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胡蜂养殖很适合在山区发展,特别是农户代养胡蜂,更是山区群众在家门口赚钱的一项生态产业和脱贫致富产业。农户代养的胡蜂养殖周期为4至5个月,其间,可复采2至3次,每窝蜂每年可采蛹6至8公斤。蜂种、技术均由养殖公司提供,农户只需提供场地、进行管护,由养殖公司统一采集、收购蜂蛹,分红时农户可以选择要蜂蛹或者现金,这样的合作模式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赵光辉:希望胡蜂养殖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胡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为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大同街道黑那村委会找到师宗起点胡蜂养殖公司,希望他们能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胡蜂养殖,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我们去到起点公司,找到赵总,到我们黑那村委会放了200多窝,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大同街道黑那村委会主任李佬笑对记者说道。

“单位面积密度养的太大了,明年不能这种设计。今年有一些损失率,长势不好,这个是在前期的规划上没有规划好,明年要把距离拉开,这样收益才会非常多。”在大同街道黑那村委会阿宜村,赵光辉正在对代养胡峰的赵国安进行技术指导。

赵国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四口人,两个子女都外务工,夫妻两人在家务农且年事已高,经过村委会动员,在家为师宗起点胡蜂养殖公司代养起了胡峰。“今年养了40窝,成功了30多窝,我们老了,种地也种不了,村委会来到家里动员我们养胡峰,今年效果也可以,应该有8000元左右的收益。”赵国安说道。

目前,师宗起点胡蜂养殖公司在32个养殖点,共养了1163窝胡蜂。

赵光辉:希望胡蜂养殖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胡蜂养殖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首先它不与农争田,不与林争地,它是做林下经济的,不争肥、不抢水。胡蜂养殖带动性非常强,对于老百姓来说投资几乎为零。”赵光辉希望曾经让大家望而生畏的胡蜂,能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赵文东 侯云泽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