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如何养殖河蚬(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前言

河蚬(学名:Corbicula fluminea),又称蚬、黄蚬或黑蚬,广泛分布于江河和湖泊中。它属于蚬科蚬属,是一种双壳类的水生底栖生物。外形呈圆底三角形,壳高与壳长接近,表面呈油亮色泽,有粗糙的环肋纹路,颜色会受到生活环境影响,通常为黄褐色或黑褐色。

黄河蚬的身体各部分都有价值。蚬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粗脂肪,因此在食用和保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黄河蚬也被应用于中药领域,具有多重功效,如醒酒、开胃、通乳、治肝病和抗癌等,因此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为了增加资源,通常采用大水面增养殖的方式。这种方式将蚬种和蚬苗放入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采用“人放天养”、“自然繁殖”和“轮捕轮放”等方式来管理。此方法成本低、产量高、易于采捕,同年投放便可收获,从而在经济效益上表现出色。因此被认为是发展黄河蚬产业的一种高质量途径。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一、河蚬的生活习性

河蚬是一种水生底栖生物,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适应其栖息环境,它的生活习性与其生态特点相互交织。

作为一种底栖生物,河蚬通常生活在水体的沙泥底质中。它利用其强健的足部,能够在泥沙中挖掘和穿行,以寻找食物和避开潜在的危险。这种底栖生活方式使河蚬能够有效地利用底部的有机物和细菌,作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河蚬对水质和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它可以在不同水体的变化中生存,并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适应性使得河蚬在各种水域中都能找到适合的栖息地,从而实现广泛分布。

此外河蚬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它能够通过生殖腺的发育和季节性的生殖活动,在适宜的时机产下大量的卵子。这些卵子会孵化成幼蚬,继续在水体底部生活和成长。它的繁殖策略有助于维持河蚬的种群数量,并适应环境变化。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二、河蚬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1.水域条件

为了培育高品质的河蚬,应选择水质清新的河段或湾湖,其水流平缓,底质平坦,水深介于1至3米之间。此外水体透明度维持在0.5至1.5米,水质倾向偏碱性。在这样的环境中,沉积的淤泥深度约为10至35厘米,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水草相对稀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选河段的河床底质,应为灰黑色肥沃土壤,富含丰富的有机质。这种土壤为洪泽黑壳蚬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满足河蚬独特的生长需求,从而保障蚬质的优越性和特色品质。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2.种苗选择

关于种苗质量,合适的亲本壳长应在2.5厘米以上,个体质量大约在5克左右。在放养亲本的总质量中,占种苗总质量的比例应高于40%。亲本的壳面应呈油亮有光泽,可能为黄褐色或黑褐色,体厚饱满,肋纹粗疏。

至于幼蚬其壳长需在0.5至1.2厘米之间,个体质量约为0.5至1.0克。规格方面,每千克种苗数量在1200至2000只之间。壳色应呈青亮,壳体饱满,纹沟清晰。对于初始蚬色的影响并不显著,个体大小差异可以忽略,但品种的纯净性是要求的。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关于移殖时间,最适宜的时段是每年的3至4月或9至10月。在种苗产地,可以使用划蚬船进行采捕。采捕后,种苗需要直接装车或装船,并在运输途中以湿麻袋或湿草帘进行覆盖,以保持潮湿状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风吹和日晒,因为河蚬种苗离水的时间应尽量减短,不宜超过48小时。这样的措施有助于确保种苗的健康状态和良好适应性。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3.种苗放养

购买的河蚬种苗首先需要在2%~4%的食盐水溶液中浸泡,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接下来将种苗放在水面附近,轻轻均匀地撒播到增养殖水域中。种苗的投放密度应维持在每公顷400~600千克。

这些种苗长大后,它们会自然繁殖,并逐渐形成优势的生物种群,从而实现自我繁衍和自我维持。在增养殖水域中,第二年就不再需要投放新的河蚬种苗。不过如果在第一年的捕捞量过大,导致自然繁殖数量不足,为了确保第二年的产量,就需要继续投放河蚬种苗。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4.日常管理

河蚬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罕见的发病率以及出色的繁殖和存活能力。在大水面河蚬人工增养殖中,无需特别投喂,而是完全依靠水体内天然的生物饵料供应。为保持资源的健康状态,需要定期进行水质和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监测。

每月抽取蚬样,检查其壳色和个体生长情况,采用0.8厘米间距的划耙来采集样本。这有助于了解河蚬资源的现状和空间分布,计算单位面积的资源量、河蚬生物量、密度、年龄特征、空壳率以及形态指标。通过建立档案记录和保存,为后续的资源养护、增殖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需要加强巡逻工作,以防止非法捕捞行为(如电击、毒鱼、爆炸等)对河蚬资源造成破坏。如果发现增养殖水域的水草覆盖率违法违规超过10%,则需要采取人工手段及时清除水草。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河蚬资源的健康维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维护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5.繁殖期管理

河蚬面盘幼虫在浮游生活阶段抵抗力相对较弱,生存能力有限,常常成为其他鱼类的美味食物。为防范青鱼、鲤鱼、绿头鸭等河蚬的天敌,特别是以螺蚌为食的鱼类,应在河蚬繁育盛期采取措施,如捕捉控制,以减少河蚬的敌害和竞食者的数量。

每年的6至7月份是河蚬的繁育盛期,在河蚬增养殖的地段,经常会发现大量白色黏液状漂浮物,这实际上是河蚬的幼苗。在这一时期,还需要注意防止浑浊的水流进入。因为过多的泥沙会在河蚬幼苗周围沉淀,导致幼苗窒息和死亡。

因此保持水质的清洁,减少泥沙的输入,有助于维护河蚬幼苗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繁殖的成功。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6.采捕收获

在移殖的河蚬种苗顺利生长一年后,次年的4至7月可以开始大规模采捕和上市销售。目前环保且有效的采捕工具主要有人工划耙和耥网。划耙是由钢筋焊接而成的,形状为80 cm×25 cm的长方形,后部连接90 cm长的钢丝网袋,耙口焊接有一个150至200 cm长、直径为4至5 cm的钢管铁柄,连接着3至5米的竹竿手柄。

划耙用于捕捉成年蚬,其耙齿间距为1.1 cm。而采捕幼蚬时,耙齿间距需为0.8 cm。此外还可以使用耥网,它通常以竹木做成等腰三角形的架子,再固定上相应网目的网衣,装上长竹竿,制成一个耥网。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采捕方法是使用划耙或耥网,同时进行捕捉和筛选。捕捉时选择较大的蚬,放过较小的蚬,让它们继续生长,采捕强度不应超过可捕资源的3/4。最好在繁殖季节(6、7月份)之外的时候进行采捕,以合理安排渔获季节。

如果当年的采捕量过大,可以在停捕年内增加新引进的种苗,新旧河蚬都能在同一水域中获得良好的生长。另外也可以采用区域轮作、疏捕保种、限量捕捞等方法来控制种苗数量。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在采捕后,将河蚬分拣好,使用麻袋或薄塑料编织袋进行分装和转运。在运输途中,需要保持低温和潮湿,避免风吹和日晒。运输时间在冬季和春季为7至10天,夏季和秋季为3至5天。夏秋季运输时,应采取冷藏方式,加冰降温,当天捕捞当天出运,以确保活蚬的质量。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河蚬在采捕和运输过程中的健康和新鲜度。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结论

大水面河蚬增养殖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模式,不需要人工投饵或特别的管护措施和设施。在已经投放过河蚬种苗的水域中,通常能够自然繁殖,形成优势的生物种群,从而在同年达到丰收的效果。这一模式是目前能够提升渔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在大水面河蚬增养殖中,无论是蚬种还是蚬苗,都可以放入水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单位可以在增养殖水域附近建立蚬苗繁育基地,实现种苗的自给自足。这不仅有助于确保蚬苗的质量,减少当年需要留种的数量,降低增养殖的成本,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屎壳郎”等有害生物的侵害,提高蚬苗的存活率和经济效益。

大水面河蚬增养殖是一种环保的生产方式,根据河蚬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水体天然饵料资源进行增殖放养。这种方式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同时河蚬壳的生长还具有固碳的作用。并综合了底层生态增养殖、水质保护和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种集合了多重功能的新型增养殖技术

河蚬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大水面的增养殖

参考文献

[1] 洪泽湖河蚬资源科学管理研究[J]. 蒋高中;陈林.科学养鱼,2013(04)

[2] 河蚬的利用和养殖[J]. 孙恒志.科学养鱼,1995(02)

[3] 河蚬移殖及增养殖技术[J]. 曹文明,韩名竹,沈绩.水产养殖,1995(05)

[4] 一种用于增殖河蚬的捕捞策略[J]. 刘燕山;张彤晴;唐晟凯;李大命;刘小维;王莲莲;穆欢;黄越峰.水产科学,2018(03)

[5] 河蚬[J]. 丁德明.湖南农业,2015(10)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