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山东青岛养殖(“青岛楷模”青岛国信深远海养殖工船创新团队: 从0到1,为世界提供深远海养殖的“中国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王馨莹(图片该团队提供)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青岛国信集团立足助力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建设,组建深远海养殖工船创新团队,积极探索我国渔业发展转型升级新道路,研发建造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这是真正意义的封闭游弋式“船载舱养”海上养殖设施,实现全球范围内从0到1的突破,为世界提供了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样本”。养殖工船项目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和2021年渔业渔政工作“十大亮点”,省科技厅列入2021年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团队及成员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齐鲁最美青年、青岛拔尖人才等荣誉。

“青岛楷模”青岛国信深远海养殖工船创新团队:  从0到1,为世界提供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样本”

历时4年自主研发航母级“深远海可移动牧场”

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是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的必要途径。面对作为海洋渔业大国没有世界头部渔业企业、国内传统渔业生产方式落后、进口冷链疫情问题频发、近海养殖灾害严重、群众对优质水产蛋白需求高等多重因素,为加快实现海洋渔业发展转型升级,养殖工船创新团队应运而生。团队承担国有企业责任使命,以海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深远海船载舱养模式为重点课题,积极探索我国渔业生产作业模式的智能化、装备化、信息化道路。

“青岛楷模”青岛国信深远海养殖工船创新团队:  从0到1,为世界提供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样本”

这支平均年龄39岁、知识水平高、专业背景多元复合的年轻团队,攻难题、闯关口,用时4年成功自主打造出航母级“深远海可移动牧场”——“国信1号”养殖工船,2022年5月20日正式交付运营。

“国信1号”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总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每年为群众提供安全的高品质鱼类3700吨,把深远海充足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利器”,标志着山东在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领先位置,成为抢占全球深远海养殖制高点的“中国力量”。

勇闯世界养殖工船“无人区”,铸造流动的“蓝色国土”

早在80年代,我国老一代海洋科学家就提出了“未来海上养鱼工厂”的蓝图构想,不过全球范围内虽已有商船改造为养殖工船开展养殖实验的先例,但是船如何造、鱼如何养、产业如何落地,技术和运营等方面都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

“没有人做过,那我们就整合国内最一流的行业专家联合技术攻关;没有数据支持,那我们就自己搞实验积累数据验证设计。”

该团队锚定目标、大胆探索,从商务谈判到技术方案论证,从试验船改造到舱养模式方案制定,从船舶性质界定到管理标准规范,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各类专家论证会80余次,考察调研100余次,澄清船舶技术、养殖产业化问题1000余个,使“养殖工船”从一个模糊的概念,逐步丰富成详细的图纸集和报告集,最终顺利完成工船研发、建造及海试,开创工业化封闭式船载舱养模式的先河。

工船可有效选择深远海适宜海域进行长期游弋式养殖,既克服了传统海水陆基循环水养殖、近海筏式养殖、网箱养殖等形式易受污染、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较多等限制,也避免了目前主流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存在的躲避恶劣天气能力弱、养殖密度有限、无法真正进入深海等不足,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3,成活率95%以上,成为流动的“蓝色国土”。

养殖工船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水质环境影响鱼的品质、养殖舱水体振动噪声影响适鱼性、养殖舱涂装无毒化和耐腐蚀难兼顾等各类困难,团队整合专业科研力量集智攻关,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构建起养殖环境因子可控的“高效绿色工业化”养殖模式。

在水体交换方面,以低扬程大流量养殖泵供水,使50米深的优质水源源源不断注入养殖舱中,达到每天最高16次的总换水次数,确保高密度养殖鱼群始终处于优良的海水生存环境。

在智能集控方面,构建全流程养殖集控系统和船岸一体化信息平台,全船2108个测点对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使整个生产养殖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船岸一体联动、岸基远程监控,真正实现养殖工船智慧化。

在成鱼加工方面,设计配备专门加工流水线,从起捕、分级,到冰浆速冷锁鲜或冷冻加工后装箱运出,全程45分钟机械化高效完成,使新鲜度高的深海水产品2-3天内直达百姓餐桌。

目前“国信1号”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40余项,输出技术体系文件14个,海试阶段48项常规船舶和养殖装备实验结果均超过预定指标,其中养殖舱减振降噪技术静音水平超越我国最先进的静音科考船。

驶向深海!规划的50艘工船陆续建造中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发展蓝色经济的关键。该团队按照“深耕一产、撬动三产、拉动二产”的发展思路,在吸引集聚上下游产业资源要素、打造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上狠下功夫,奠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围绕深远海养殖工船上下游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构建“科技+资本+产业”资源要素生态体系,拓展布局苗种选育、饲料加工、病害防控、销售贸易、物流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基本形成养殖工船产业链雏形,辐射带动海产品精深加工、船舶设计研发与制造、现代渔业装备、海洋物联网、船载信息感知与通信设备等高端新兴行业,并将面向全球进行“养殖工船”订单输出,促进形成以青岛为中心的世界养殖工船产业策源地和千亿级工船产业集群聚集地,形成万亿级产业新蓝海。

推动产学研联动,团队还与国内涉海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设立“科技成果奖励基金”,共建深蓝渔业产业研究院、海水鱼营养与饲料联合研究中心,形成深远海养殖、装备设计研发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持续迭代升级能力,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养殖工船建造是从0到1的产业,投资能否收回、工船能否建成、市场能否接受、产业模式能否形成,团队成员身上背负着巨大的未知和压力。但他们坚信“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只要‘死磕’到底。”

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放弃上海优渥的工作和20余年职业成就回到家乡山东,带领团队全过程监控“国信1号”项目从设计建造到交付各环节具体实施工作。

试验船改造负责人王侨,因为水土不服、秋季温差大、工作强度高大病一场,但哪怕是上吐下泻、高烧不退,始终坚持与团队并肩战斗,最终在68天的极限冲刺中完成试验船改造,比预计时间提前近一个月,为10万吨级养殖工船正式规模化运营提供宝贵的技术数据支撑和一线生产经验。

生产副总经理俞淳,在鱼苗入舱阶段,坚持24小时驻扎在养殖基地上、穿梭于鱼排间,累了就在办公室闭闭眼、歇一歇,渴了饿了喝冷水吃冷饭,只为确保能随时观察鱼苗生长情况。除夕晚上摸爬管道衣服磨出窟窿、建造现场粉尘把头发染成灰色、跟船的凌晨风大雨大淋透全身、晕船呕吐长期漂泊海上、仅在船上每天步数近3万步……

正是他们一点点的付出,才有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全球领跑。

据了解,“国信1号”养殖的大黄鱼已在2022年9月份起捕上市,广受好评,但属于创新团队的路才刚刚开始。

今年,养殖工船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团队超前筹划、先行一步,着手对工船船型设计开展迭代升级。随着规划中50艘工船的陆续建造,将带动造船业、海水养殖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产业革命,把养殖工船打造成又一张新的“国家名片”,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