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肉兔养殖经验_库百科兔子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4|点击次数:
肉兔养殖经验_兔子养殖

我国传统肉兔育肥,一般采用定时、定量、少喂、勤添的饲喂方法和“先吊架子后填膘”的育肥策略。但也只是传统的养殖方法了,现在我们就应该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综合的管理,不管是饮食还是肉兔的生长方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肉兔养殖在饮食饮水,控制疾病以及出栏这三个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肉兔养殖经验

1、自由采食和饮水

现代研究表明,让育肥兔自由采食,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只要饲料配合合理,不会造成育肥兔的过食、消化不良等现象。自由采食 适于饲喂颗粒饲料,而粉拌料不宜自由采食,因为饲料的霉变问题不易解决。

在育肥期总的原则是让育肥兔吃饱吃足,只有多吃,才能多长。有的兔场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出现兔消化不良或腹泻现象,其主要原 因是在自由采食之前采用少喂勤填的方法,突然改为自由采食,兔的消化系统不能立即适应。可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 即可调整过来。

为了预防因自由采食出现的副作用,可在饲料中增加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降低高增重带来的高风险。水对于育肥兔是不可缺少的营养 。饮水量与气温量呈正相关,与采食量呈正相关。保证饮水是促进育肥不可缺少的环节。饮水过程中注意水的质量,保证其符合畜禽饮用水 标准。防止水被污染,定期检测水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尤其是使用开放式饮水器的兔场更应重视饮水卫生。

2、控制疾病

肉兔育肥期很短,育肥强度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基本上被剥夺了运动自由,对疾病的耐受性差。一旦一只发病,同笼及周边小兔容易被 传染。即便发病没有死亡,也会极大影响生长发育,使育肥出栏同期化成为泡影。因此,在短短的育肥期间,安全生产、健康育肥、降低发 病、控制死亡是肉兔育肥的基本原则。

肉兔育肥期易感染的主要疾病是球虫病、腹泻和肠炎、巴氏杆菌病及兔瘟。球虫病是育肥兔的主要疾病,全年发生,以6~8月份为甚。 应采取药物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搞好卫生相结合的方法积极预防。预防腹泻和肠炎的方法是提倡卫生调控、饲料调控和微生态制剂调控相 结合,尽量不用或少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不用违禁药物。

卫生调控就是搞好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粪便堆积发酵,以杀死寄生虫卵。饲料调控的重点是饲料配方中粗纤维含量的控制,一般应控 制在12%,在容易发生腹泻的兔场可增加到14%。选用优质粗饲料是控制腹泻和提高育肥效果的保障。微生态制剂调控是一项新技术,其效果 确实,投资少,见效快。

预防巴氏杆菌病,一方面搞好兔舍的环境卫生和通风换气,加强饲养管理;另一方面在疾病的多发季节适时进行药物预防。对于兔瘟,只 有定期注射兔瘟疫苗才可控制。一般断奶后(35~40日龄注射最好)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即可至出栏。对于兔瘟顽固性发生的兔场,最好在第 一次注射20天后强化免疫一次。

肉兔养殖经验

3、适时出栏

出栏时间应根据品种、季节、体重和兔群表现而定。在目前我国饲养条件下,一般肉兔9日龄达到2.5千克即可出栏。大型品种,骨骼粗 大,皮肤松弛,生长速度快,但出肉率低,出栏体重可适当大些。但其生长速度快,90日龄可达到2.5千克以上。因此,3月龄左右即可出栏 。

中型品种骨骼细,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出栏体重可小些,达2.25千克以上即可。春秋季节,青饲料充足,气温适宜,兔生长较快,育 肥效益高,可适当增大出栏体重。如果在冬季育肥,维持消耗的营养比例较高,尽量缩短育肥期,只要达到最低出栏体重即可出售。兔育肥 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高密度养殖。育肥期疾病的风险很大。

如果在育肥期周围发生了传染性疾病,应封闭兔场,禁止出入,严防病原菌侵入。若此时育肥期基本结束,兔群已基本达到出栏体重, 为了降低继续饲养的风险,可立即结束育肥。每批肉兔育肥,应进行详细的记录登记。尤其是存栏量、出栏量、饲料消耗和饲养成本。计算 出栏率和料肉比。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以上介绍的几点呢,希望我们的养殖朋友们能够根据自家养殖情况来制定不同的计划,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这里还要格外提醒一点的是 ,重视水源以及水质。水对任何生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肉兔更是,很多肉兔出现生病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水源水质的不好而造成的。 为了我们能降低生产成本,希望养殖朋友们都重视起来,好了,我们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都学会了吗?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