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养殖大企业(养殖端产能过剩,海大等头部饲料企业寻求出海)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界面新闻记者 张晓迪

我国工业饲料产量逐年增长,而国内养殖市场产能却已过剩。新希望(002311.SZ)、海大集团(002311.SZ)等上游饲料企业正在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机会。

据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工业饲料总量逐年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再创新高,一年总产量32162.7万吨,比上年增长6.6%。于此同时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家也增至1050家,比上年增加103家。

当前饲料行业面临的压力巨大,竞争越发激烈。作为头部饲料企业,新希望和海大集团将业务伸到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市场。

据公开数据,2020、2021和2022年,新希望海外业务营收不断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3.03%、23.87%和25.24%。同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其中2023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已占总营收的比例已增长至13.67%。

据新希望披露,2023年,其海外饲料则创造了销量和利润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增长,总销量达到467万吨,并且是连续三年量利同增。其中猪料、水产料等重点品种都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一些核心区域比如越南、印尼、菲律宾销量都在 8%-10%增长,利润都在20%以上增长。

记者了解到,新希望于199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了海外第一个饲料厂。此后的20多年来,新希望沿“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做了以饲料为主的农牧业务布局。

其中在亚洲自东向西覆盖了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和土耳其;在非洲覆盖了尼日利亚、埃及和南非。

业务主要以饲料为主,并在其上下游配套有种禽、种猪、育肥猪和肉鸡养殖、虾养殖等业务。

海大集团也于2011年进军越南,揭开了国际化战略的序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集团“走出去”的脚步更加频密。先后在越南、新加坡、美国、印度、印尼、厄瓜多尔、埃及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20、2021和2022年,境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0.37%、26.35%和21.53%。

除了营收不断增速外,海外饲料市场毛利率较高,也获饲料企业青睐。

公开财报显示,2020、2021和2022年新希望海外毛利率分别为10.85%、8.84%和8.26%,均高于当年国内业务毛利率。

海大集团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境外业务在去年上半年贡献了约44.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占到其总营收比例升至8.4%。而境外业务的毛利率超过了12%,明显高于其国内各地区的水平。

海大集团日前在接受证券投资机构调研时指出,公司的海外饲料业务通过在海外当地建厂、当地销售,同时配套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动保和种苗板块,形成了产业链竞争优势,整体增长较好。但由于前几年海外产能建设偏慢,目前越南、埃及、印尼等地区已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海外产能的建设。

新希望在近期的投资者活动中也表示,“国外整体的饲料市场发展非常好,现在在很多国家还是一片蓝海,竞争压力也比国内要小一些。目前国外每年的销量大概是450万吨,这几年增长速度非常快。2021年的时候我们的海外盈利大概是3个多亿,到近两年已经快6-7个亿,未来几年增长速度可能还有很大的空间。”

新希望方面此前透露,“未来两年我们海外的饲料能够从450万吨增长到600万吨以上,利润能够增长到10亿左右,国外销量和利润增长目标在10%左右。”

海大集团方面也表示,东南亚市场是公司最早布局的区域,公司将以越南为核心,并往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市场发力;非洲地区,目前埃及已有工厂布局,未来计划逐步往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北非、东非市场发展;南美地区,目前在厄瓜多尔已有布局,巴西也是我们关注的比较大的一个目标市场,公司也一直在做调研。在未来二、三年要加快海外产能建设速度,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不过和许多走出去的国内企业一样,新希望和海大在海外业务也面临汇率大幅波动,政治、法规、文化的潜在冲突。新希望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随着20多年经验的积累,现在这些挑战已经在不断减弱。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