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海南养殖什么好(市场前景广阔 海南突破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视频加载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苏桂除

“一条体长12厘米的海马,一窝可产200多个仔,16厘米长的可产600多个仔,一个月可产两次。”9月12日,在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海马规模化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正在察看海马苗种繁育长势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听听对记者说,海南的海水水温很适合海马养殖,一年可养两季。一条海马从怀孕到产苗约15天左右,养殖4个月即可对外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海马规模化苗种繁育及养殖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海马是一种名贵的海洋动物药材,素有“南方人参”之称,我国将海马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人工养殖海马是有效缓解市场需要和野生资源保护这一突出矛盾的有效手段。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位于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海马规模化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半年时间的探索,建立了海马高效的繁殖配对、亲鱼体质复壮和复产、改善幼苗存活、养殖时节饵省工等多个方法,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市场前景广阔 海南突破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基地工作人员给海马投喂。记者 苏桂除 摄

在基地里,一个个海马养殖池并排而立,每个池子里的海水清澈透底,黄的、黑的海马幼苗在池内游来游去。

幼海马从哪里来?林听听说,幼海马苗是前些年从国外引进的种海马采集而来,再通过该研究所位于琼海的车间里配对繁殖壮大。

市场前景广阔 海南突破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林听听正在基地察看海马生长情况。记者 苏桂除 摄

海马亲鱼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体质衰退、免疫力下降、繁殖力降低等现象,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候选免疫增强剂的筛选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对海马亲鱼具有免疫改善的效果。雄性亲鱼繁殖多次后易停产,该所研究员采取了中断配对、定期休养、营养强化以及求偶诱导等方式创建了停产海马复产,实现了60%左右的复产率。

海南海水一年可养两季海马

针对雄海马繁殖多次后育儿囊易鼓气的现象,该所研究员将育儿囊鼓气的雄海马捞离原养殖池,人为排气后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天流水,充气,投喂和清污。15天后,统计各池鼓气海马的数量,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治愈率高达89.8-92.7%,研发了可促进雄海马育儿囊排气的方法。

同时,针对传统的将冰虾化冻、洗净、沥干后再投喂的方法,研究员通过调整养殖池养殖设施布置,优化饵料投喂量、投喂频度、投喂方式和方法,调控流水和充气时间,研发了一种适合中大规格海马大规模养殖时节饵省工的投喂方法。

市场前景广阔 海南突破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投喂冰虾引来海马扎堆进食。记者 苏桂除 摄

该方法能使饵料系数降低近30%,清污时间降低近50%,流水量节省近30%,大幅降低了海马养殖成本。

林听听告诉记者,南方一带养的普遍是灰海马(又称蟹粉海马),它耐水好,又耐稍高水温,特别是海南的海水环境一年可养两季,其他地方只能养一季,水温稍高、饵料又充足,海马养殖出来繁殖量能够连续提升。

市场前景广阔 海南突破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养殖池里的海马养四个月即可上市。记者 苏桂除 摄

两种养殖模式很有潜力、值得推广

“目前海马消费渠道主要为药店、制药及保健品生产企业。”林听听说,据该研究所多方抽样调查,估算目前我国每年海马干品消费量不低于700吨。我国沿海产量每年35-40吨,养殖15-20吨。受限于原料供应,以海马为原料的制药和保健品生产企业全国目前不足30家。

为此,林听听建议,尽快将海马纳入国家产业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厘清海马属有关药用种类认定和海马药食同源试点工作。目前海马按法规属于传统中药材,未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对其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限制,高值化利用存在政策限制。

“海马的功效优于冬虫夏草,价格比其更亲民。”他说,按现行价格,海马干品产值将达到150亿元,若三分之一用于加工,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他认为,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海马规模化养殖的主要技术瓶颈已一一被突破。近年来,该研究所在国家蓝色粮仓及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推进一些新的养殖方式,目前看来,两种养殖模式很有潜力并值得推广:一是海马池塘养殖,什么样规格的苗种?何时放苗?如何管理、投喂、防病虫害,怎么捕捞及收获等均有技术指导,养殖户可以在池塘内进行套养。这一模式一旦推广,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海马养殖面积及产量,让水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在海南推进的循环水养殖,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取得成功,找到了管理、投喂等一系列技术指导,这一模式再进行完善将给水产养殖带来福音。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