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日本鳗养殖(日本种鳗人工繁殖研究多年,其商业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日,日本国立水产研究教育机构分别向鹿儿岛县山田水产、鹿儿岛鳗两家民间养鳗企业无偿提供150尾人工种苗。早前,国立水产研究教育机构曾在南伊豆海域实施日本种鳗人工种苗从鳗苗到幼鳗的培育实验,如今首次将人工种苗免费提供给民间养鳗业者进行对照养殖试验。为推动日本种鳗苗人工培育技术实用化,本次试养殖意义非凡。

日本种鳗人工繁殖研究多年,其商业之路还有多远?

在日本,每年的7月都有传统吃鳗鱼饭的日子。在日本人的眼里,鳗鱼是清补的食材,夏天吃最好。然而,随着鳗鱼资源的萎缩,所有需要洄游的淡水鳗鲡都面临危险。2014年,IUCN红名册将日本鳗鲡提升为“濒危”(EN),现在日本鳗和美洲鳗是EN,欧洲鳗更是CR。吃它并不违法,可是从环境的角度,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选择。的确,鳗鲡在日本承载了极为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很多地方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不控制捕捞和消费的话,这些文化可能不用多少年就连根基都消失。

日本种鳗人工繁殖研究多年,其商业之路还有多远?

几乎所有的日本鳗,都是新月时在马里亚纳海岭诞生,以海雪为食度过最初的童年。童年时期,他们奋力游向陆地,在日本沿海岸的淡水里吃吃喝喝,度过单身狗的大半生。然后在生命的某一天,突然听到大海的召唤,便头也不回的游回出生地。在游回家乡的过程中,他们受到洋流的刺激,发情、交配,把孩子生在自己的出生地,完成最重要的使命:繁育下一代,之后便结束了自己的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生命。它每年以几乎透明的“玻璃鳗”幼苗形态来到淡水河流,长大成熟之后又回归海洋,不知所踪。人类捕捞它们的历史恐怕已经上千年,但直到20世纪快要结束时,才第一次找到了它们的繁殖地和诞生地。这是唯一一个完全靠捕捞野生幼苗维持的淡水养殖业。其中的隐患,不用说也能想到。

日本种鳗人工繁殖研究多年,其商业之路还有多远?

不难理解,我们对它们的生活依然所知甚少,模拟它的出生环境进行彻底的人工养殖更是难如登天。

鳗鱼是一种贞烈又害羞的鱼,绝不再人类面前交配。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尝试养殖鳗鱼了。但是,人们发现,人工养殖的鳗鱼,无论养多久也不会性成熟和繁育下一代。这可难倒了科学家们,为了让鳗鱼发情,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给鳗鱼喝孕妇尿液、注射性激素,可惜都没什么效果。直到 1976 年,科学家给他们注射了鲑鱼和鲤鱼的脑垂体提取物,这才有了第一条发情的人工养殖鳗鱼。而这种催情方法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鳗鱼不在人工环境下交配生子,和鳗鱼的习性是有关系的。作为洄游鱼类,他们生来就是一条长途跋涉的鱼。无论是日本鳗、美洲鳗、还是欧洲鳗,他们都有同样的习惯:在某一天离开自己生活几十年的淡水区,不远万里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大西洋、太平洋中部最深的海沟中产卵。

日本鳗幼苗在河流里自然生长的存活率本就不高,河流污染和筑坝让它们的处境更加恶化,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的日本鳗出自人工养殖场。然而这些养殖场,其实都是有“养”而无“殖”:渔民每年十二月到三月用灯光引诱来到近岸的玻璃鳗,把它们捞起来放入养殖场,养大之后再送上餐桌。而这些鳗鲡当然也永远无法回到它们的家乡繁殖下一代。

虽说七十年代人工孵化鳗苗成功了,但能够把小鳗鱼养大,却是在 2002 年才成功。因为小鳗鱼实在太挑食了,几十年来人们尝试过各种鱼、虾、蛋黄之类的饲料,但小鳗鱼就是一口也不吃。研究了好几十年,人们才发现,小鳗鱼原来喜欢吃“海雪”,就是海里的有机物碎屑黏在一起形成的黏液团。为了制作这个食谱,日本科学家费尽心计,他们用鲨鱼卵做主要材料,配合各种维生素,才终于养活了第一波柳叶鳗。你以为找到食谱就完了吗?柳叶鳗脆弱的不能再脆弱了,他们长着一副上下颌不能闭合的嘴巴,因为追逐“人工海雪”吃,要是不小心碰到养殖池的壁上,他们的嘴巴被撞歪了。

日本种鳗人工繁殖研究多年,其商业之路还有多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室不得不花大价钱去制作新设备:圆形循环水箱。除此之外,残饵、水质,水流、温度、盐度、光度等哪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小鳗鱼就会停止生长。这样一来,从激素、食物到装备,养殖一条鳗鱼的成本高达 100 万日元(约人民币 7.5 万,这钱能在北京五环内买一平米了)。即便如此费力,小鳗鱼的成活率也只有 0——5%。虽然第二代的鳗苗成本降低到几千日元了,但是二代孵化从实验室走到规模生产,至少需要 10 年时间,再过十年,鳗鱼说不定已经灭绝了。所以,我们现在吃的鳗鱼,都是打捞已经半成熟的玻璃鳗、线鳗养大的,实际上鳗鱼的繁殖还是靠他们自己。

和黄鳝一样,鳗鱼也是雌雄同体的生物。但不同的是,黄鳝小时候是男孩,长大后就一直是女孩了,但鳗鱼却是随时可以变性。鳗鱼的性别受环境的限制,当食物不足、种群密度高时,鳗鱼就变成公的,当食物充足密度低时,就变成母的了。性别捉摸不定,导致古人一直认为鳗鱼是“无性生殖”。可想而知鳗鱼养殖有多困难了——既要保证食物适量,又要严格控制鳗鱼数量,真的是非常有性格的鱼了。

日本研究者已经为人工繁殖它付出了多年的努力,此刻日本鳗已经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完整的生活史,但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距离它获得商业价值,还有漫长的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