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安徽黄粉虫养殖(石楼县杨家坡村“90后”农民工的养蝎创业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石楼县杨家坡村“90后”农民工的养蝎创业路

杨勇勇给周边的乡亲们讲解如何科学养蝎

石楼县杨家坡村“90后”农民工的养蝎创业路

杨勇勇在观察蝎子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等多渠道就业创业……使人人都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在石楼县裴沟乡杨家坡村就有这样一位农民工创业者——杨勇勇。

一个商机闯入了他的生活

10年前,年仅17岁的杨勇勇独自离开家乡到太原打工,他推销过商品、摆过地摊、洗过碗、端过菜……但他不希望自己永远给别人打工,他想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番天下。一次,他无意中看到科学养蝎的电视节目,认为养蝎子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蝎子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广,肯定大有赚头。

说干就干,2013年杨勇勇便开始自己的创业路,与其他创业新手一样,在创业之初,他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资金、技术、家人的反对,那时候,杨勇勇每天四处借钱、整修场地、置办设备、前期学习、考察、引种,可是真正开始养殖后,他发现养蝎子不像别人说的那么简单,尽管他每天精心照顾着这些给他无限希望的小精灵,但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对蝎子的生长环境不内行、温度湿度控制不好、大小蝎混养……最后,第一次人工养殖的蝎子以失败告终。

“养甚不好了非要养蝎子”“再养不好咋办”“就算养好了你卖给谁”“这娃就是不听话,这不是白白往进搭钱嘛”,周围一片质疑声。但杨勇勇不甘心失败,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一份坚持改变了他的命运

为了学习养蝎技术,2014年杨勇勇怀揣着东挪西凑的3万元乘火车到安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运城等地的蝎子养殖基地观摩学习。杨勇勇说,那时候为了省钱,他连小旅馆都不住,基本上都是在火车站、公园里、街道上的长椅上凑合的过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他了解了蝎子的生活习性、爱好,在初步掌握养蝎子的技术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养殖之路。

有了前车之鉴后,这次为了防止互相残杀的事情再出现,杨勇勇把蝎子放到蛋托里,把蛋托一个个摞起来,再用塑料盆分开,蝎房里的地上用板隔成块,分群喂养;为了控制蝎房温度,他特意安装了温度计;为了解决蝎子“吃饭”的问题,他在其他的房间人工养殖黄粉虫……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蝎子的食物——黄粉虫撒到蛋托上。

回想起当初的经历,苦辣酸甜,杨勇勇感慨万千。第二批蝎种回家后,他像一名高级护工,每天白天守在蝎房仔细观察着蝎子的觅食、温度、湿度等情况,及时调节温度、湿度,保证蝎子有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深夜里经常打着手电筒到蝎房观察,生怕有半点闪失,为此还专门买了许多与蝎子养殖有关的书籍,一有空就学习。就这样,经过4个春夏秋冬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现在的他终于摸索出了养蝎的核心技术,掌握了一整套科学的养殖技术

现在在他看来,养蝎子特别简单,只要保持好温度、湿度,注意到时分群、防天敌、防病害就可以了,繁殖也不用专门操心,蝎子自己繁殖。

杨勇勇告诉记者,2017年只卖了5万元的蝎子,其余的他都打算留下来繁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吸收更多的贫困户加入自己的公司,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同时,他也希望有条件的乡亲们自家养蝎子赚钱,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们。

(文/图 记者 木二东 通讯员 赵婷婷 苏彦云)

吕梁晚报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