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寒鸡的养殖方法(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编写:高天韵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北京卢沟桥是华北最长的古石桥,结构坚固、工艺高超。

中国是桥的故乡,造桥历史长达三千多年。自周文王时期的渭水浮桥起,历代能工巧匠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数百万件杰作。一座座梁桥、浮桥、拱桥、索桥,如玉带、似长虹,跨越水流或山谷。它们设计巧妙、结构坚固,连接两岸人家,也串连起许多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古老的桥梁承载着风吹雨打,日夜驻守,倾听岁月的低语、拥抱海河之壮阔。

河北赵州桥——世界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远观赵州桥,唐代小说家张鷟在《朝野佥载》中有此一评。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横跨洨河。此桥由隋朝工匠李春建造于大业六年(61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建成1400多年来,赵州桥经过了10次水灾、多次地震和战乱,屹立不倒,实为建筑奇迹。

唐玄宗开元年间,中书令张嘉贞作《赵州桥铭》,赞该桥“用石之妙”:“赵州交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1933年冬,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河北省进行野外考察,在一首童谣的启发下,重新发现了被当地人称为“赵州桥”的安济桥。梁思成称其为“中国工程界一绝”。

赵州桥的长度为50.82米,宽约9米,桥高7.23米,跨度37米多。全桥设有一大拱和四个小拱。大拱的桥洞并非普通拱桥的半圆形,而是形如一张弓,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方重量,避免其中一道受损而影响其它拱圈。弓状大拱使得路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行人通过。

大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这种设计属世界首创,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重,还可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此外,拱上加拱,更显美观。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河北赵州桥,又名安济桥,由隋朝工匠李春建造,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

赵州桥兼具美学与科学。全桥结构匀称,造型及用料与四周景色谐和相融,桥上的各个部件装饰精美,栏板及望柱上雕有各式石雕,包括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古朴动人。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著作《中华科技文明史》中写道:“在西方,圆弧拱桥都被看作是伟大的杰作,而中国的杰出工匠李春,约在610年修筑了可与之辉映,甚至技艺更加超群的拱桥。”

赵州桥自唐代起,经过数次整修。1954年至1956年的争议性修复显着改变了大桥的外形与施工工艺,令这座古桥名存实亡。梁思成曾对此表示痛心和遗憾。

今天游客见到的赵州桥的栏板和栏柱,都是在那次大修中以新石料重制的,而发掘出土的、有千年历史的原栏板并未使用。桥面上传说中柴王爷独轮车留下的“车辙沟”和张果老骑驴的“驴蹄印”也是人工磨出来的。

北京卢沟桥——华北最长古石桥

“河上有一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意大利商人描述了自北京出发“骑行十里”后所见的石桥——卢沟桥,此桥因此被西方人称作“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永定桥”,因跨越芦沟(今永定河)而得名。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章宗开工兴建卢沟桥,明昌三年(1192年)竣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米,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它是旧时北京向西南方向的最主要通道。

凡亲临此桥者,无不赞叹其宏伟、古朴和美丽。高超的工艺、恢宏的布局、精美的雕刻,成就了一处传奇性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北京卢沟桥是华北最长的古桥,结构坚固、工艺高超。

1. 结构与工艺

卢沟桥有10座桥墩、11个桥拱,采用框式纵连式砌拱,拱券的跨径与桥墩的距离一致,由桥的两端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桥拱矢跨比率约为1:3.5 ,这使得桥的造型更加美观、桥面较为平缓而实用,但同时增大了建造的难度。

桥身全部用坚固的花岗岩建成,关键部位由银锭铁榫连接。桥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为流线型的分水尖,以减少水流对桥孔的压力。每个分水尖上安置一根边长26厘米的三角铁柱(俗称“斩龙剑”),用以迎击洪水和冰块,保护桥墩和桥身。

1991年,有关部门在整修卢沟桥的桥墩时发现,金朝工匠以“铁柱穿石”的方法固定桥基,而不是常用的“插柏为基”。文物考古专家和桥梁专家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世人前所未见的创新。

实地测量显示,八百多年来,卢沟桥的10个桥墩沉陷幅度最大未超过12厘米,足见桥基之坚固。上世纪70年代,曾有载重429吨的大型平板车从桥上安然通过,而附近的现代公路却无法承受。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帝作《重葺卢沟桥记》,简述了上一年修缮卢沟桥的情况,其中写道,工匠本打算拆掉桥拱重筑,可是当桥面的石块被拆开后,他们发现内部结构“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旧之坚固也。”结果只是桥面石被换新而已。

乾隆感慨道:“朕因是思之,浑河巨浪,势不可挡,是桥经数百年而弗动,非古人用意精而建基固,则此桥必不能至今,然非拆其表而观其里,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细如是亟也。夫以屹如石壁之工,拆而重筑,既费人力,又毁成功,何如仍旧贯乎?”

2. 石狮子

卢沟桥的两端,各有一对华表,昭示桥之尊贵。踏上长桥,一幅华美的石雕画卷展现在眼前:两侧的石护栏共有281根望柱,望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许多石狮,它们大小不一、千姿百态、呼之欲出。

《马可‧波罗游记》里写道:“桥两旁皆有大理石栏,又有柱,狮腰承之。柱顶别有一狮。此种石狮甚巨丽,雕刻甚精。”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长久以来,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是为何?原来,大狮子容易数清,可是在大狮子身上,工匠们还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才几厘米。它们或隐或现,似乎在和人捉迷藏,实在不易察觉。

古书《从海记》中说:“桥柱刻狮凡六百二十有七。”目前,经过统计,公开的通用数据为:卢沟桥总计有501只石狮。这些石狮大多为明清时期雕刻的,也有少量为金元时期雕刻的。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中描绘石狮说:“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

3. 卢沟晓月

曾经,卢沟桥边,拂晓时分,月儿西沉,月影倒映河面,清幽静谧。据说,金章宗完颜璟对此桥边月色甚为推崇,故送给此景观一个雅号——“卢沟晓月”,此景即成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明代邹缉题《北京八景图》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以其密尔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清乾隆帝御笔亲题“卢沟晓月”碑。

卢沟桥东端,有乾隆帝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碑,原碑亭已毁。石碑的背面刻有乾隆的《卢沟晓月》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入定衲憎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明月映照下,厚重的石板,负载了八百年的车轮滚滚、浊浪清流。桥下的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从波涛汹涌到30多年前干枯断流。失去了水的滋润,古桥也似乎陷入沉默。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

泉州洛阳桥——最早的跨海石桥

“路尽平畴水色空,飞梁遥跨海西东。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明徐火勃《咏万安桥》)

洛阳潮声,名满泉州。洛阳石桥,威震四方。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它气魄雄伟、工艺高超,拥有“海内第一桥”、“天下第一桥”之美誉,与河北赵州桥齐名。

相传唐朝时,唐宣宗微服出巡至泉州惠安县西北的一条河旁,称其周边的风景与洛阳有些相似,此河遂得名“洛阳江”。古时的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祈求平安过渡,便称此渡口为“万安渡”。

据《泉州府志》记载,北宋庆历年间,当地人李宠曾在万安渡以石块砌成桥墩、以木板作桥面搭建浮桥供人过江,但该桥多次被冲毁。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王实等人在浮桥的基础上修建石桥,标志着洛阳桥正式动工,后来,蔡襄调任泉州知州,在位期间主动参与并主持建桥工程。

蔡襄与主要造桥者卢锡等人,集思广益,因应江宽流急的难题,创造了“筏形基础”的新方法。他们在江底沿着桥的中线抛下大量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二里长的水下长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一排横、一排直地垒砌桥墩。这种技术,欧洲人直到19世纪才开始采用。洛阳桥的桥墩也很有特色:头尖、中间大,状如船形,可经受上游江流和下游海潮的交互冲击。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洛阳桥的造桥者首创了“筏形基础”。

为了巩固桥基,工匠们在桥下养殖牡蛎,利用其繁殖速度快、外壳附着力强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整体。“种蛎固基法”开创了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世界先例。

在没有起重机械的情况下,运送上吨重的条石来铺设桥面是一大挑战。北宋先人采用了节省人力的“浮运架梁法”。他们先用船筏浮载石梁,运至桥下定位,然后利用潮水涨落,将石块升至墩面,再加以固定。这种“浮运”法,现在也很通行。

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洛阳桥终于建成,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全部由民间捐资。蔡襄为此题写了153字的《万安桥记》,概述建桥的过程、桥之功用及筑桥功臣,其中写道:“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

洛阳桥飞渡洛江天堑,轰动一时。泉州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此桥极大地促进了泉州的区域交通、经济发展及海外经贸活动,而且触发了当地的造桥热潮。在这个时期,福建新建的石梁石墩桥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

洛阳桥从江岸的石砌江堤延伸而出,经过名为“中洲”的江心小岛,南侧接入洛江区境内。此桥原长1116米,阔约5米,桥墩46座,桥孔47个,桥栏柱500根,柱上端雕有许多石狮。现存桥长的最新实测数据为731.29米,这是由于两岸大量工程占据了部分引桥桥面所致。

洛阳桥还附带着许多文物古迹:“中洲”岛上现存两座石亭,护栏外侧现存7座石塔。南北两侧桥头各有两尊护桥石雕神像,均为北宋时期所作。桥的北侧、“中洲”和南侧共有26方修桥碑记。后人为纪念蔡襄,在桥南建造了蔡忠惠公祠,《万安桥记》石碑即立于祠内。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泉州洛阳桥气魄雄伟、工艺高超,有“海内第一桥”的美誉。(

潮州湘子桥——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潮州八景之一,位于广东潮州古城的东门外,横跨韩江,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它是世界上首座启闭式桥梁,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属中国古桥的孤例。

广济桥初名康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最早是由浮船连结而成的浮桥,后自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由于水急浪大和漕运的需要,中段未建成石墩,而以24条木船接成浮桥。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开始主持重修损坏严重的大桥。他筹募一万多两金银,全面加固桥墩,并用几千斤重的铁索将24条新木船连结起来,终于连贯东西,民众不再需要摆渡过江。王源还用修缮的盈余在桥上修筑了12座楼阁、126间桥屋,供商家使用。

后来梭船在嘉靖九年减少了六条,“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形成。清乾隆进士郑兰枝在“潮州八景”诗中叹曰:“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每当韩江发洪水时,浮船桥段被解开,洪流得以倾泻,江水对桥墩的冲击力也可缓解。梁舟结合之举,不仅具水利功效,而且令大桥在动静起伏中显得变化多姿。清朝文人檀萃在《楚庭稗珠录》之《粤囊》里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开,以通舟棋。”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图为广济桥在进行十八梭船连接。

广济桥别具一格,它既是水陆必经之路,又作关卡。官府曾在桥上设税所,收取盐税。桥上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店铺林立,有茶楼、酒肆饭馆,也有唱戏的、下棋的、耍猴的、问卦的,热闹非凡。明清时期不少文人都描写过“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潮景风情。

近八百年来,广济桥历经多次修缮。目前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广东潮州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是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从无到有,从简单至华美,历经宋明两代、前后两百余年。关于这座桥,民间流传着许多趣事奇谈。

潮州知府王源在任时主政有方、修桥利民,他率众“扑石”的事迹甚为神奇。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阳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

话说王源扩建湘子桥期间,西湖山上有两块巨大的、状似蟾蜍的怪石经常作怪,导致潮州常闹水灾火灾。王源听闻,便带领官民一百人上山劈开巨石,不仅消除了祸害,还为建桥补充了石材。正统元年七月初七,王源题写了除怪石诗,此诗及“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的字样均被刻在石上,但是“文革”时,韩江改道,此石被炸毁。

湘子桥的东桥,有一座牌坊,上书“民不能忘”。这是潮州民众为纪念清咸丰年间的知府吴均而设的。某年,韩江水涨,漫上城墙,情况危急。吴均于东门楼上祭水,但水一直不退。吴均便把自己的官帽和官服都扔到水里,表示与潮城共存亡,而洪水居然退了。这便是“吴府公祭水”的佳话。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

湘子桥东桥的“民不能忘”牌坊。这是潮州民众为纪念清咸丰年间的知府吴均而设的。

“仙佛造桥”的传说流传最广。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任潮州刺史后,他请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斗法造桥。两人分别从江的东岸和西岸往中间修,天亮时斗法结束,桥还没有造完。广济和尚就用禅杖、何仙姑用莲花化作了巨缆和十八只梭船,把两段桥墩连接起来。因此,江东岸和西岸的居民给桥取了不同的名字:“湘子桥”和 “广济桥”。

结语

潮起潮落,古桥巍巍。桥因水而成,承上天之力、将非凡的绮丽溶于自然、汇入历史。先人的智慧、传统的神力,写下永远的传奇。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