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泥螺养殖(正是泥螺肥美时宁波宁海挖螺人回忆:“当年一夜赚4000元,盖了房……”)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视频加载中...

6月18日,农历四月二十七。上午10点,艳阳高照,气温直逼30℃。57岁的陈才明,站在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下洋涂的堤坝旁,抬头看着高高挂起的日头,眯起了眼睛。“潮应该退得差不多了,走,我们去看看。”他挽起裤脚,换了双解放鞋,拎着桶走下堤坝。放眼望去,堤坝下一片茫茫的滩涂,见不到边。

陈才明,长街镇月兰村人,从小在海边长大,十二三岁就跟着母亲在滩涂上挖野生泥螺。上世纪90年代,他靠泥螺在村里盖起了楼房。他熟知泥螺的生长作息,对他来说,整个月兰村没有比他更了解泥螺的了。

正是泥螺肥美时!宁波宁海挖螺人回忆:“当年一夜赚4000元,盖了房……”

准备下滩涂挖泥螺的陈才明

泥螺,学名吐铁,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扁豆。《辞源》中载有泥螺条:“即吐铁,宁波出泥螺,状如蚕豆,可代充海错。”泥螺味道鲜美, 腌制后更是能保存良久。宁波著名学者全祖望有“年年梅雨后,万瓮入姑胥”之记述。咸齑呛蟹泥螺好,它是宁波人钟爱的下饭三宝之一。

陈才明挖泥螺只在五六两月。“农历四月初八左右开始,农历十五六和二十七八,是泥螺最多的时候。” 他说,挖泥螺也是靠天吃饭的活儿,最好是不下雨的阴天,泥螺随着退潮慢慢爬上滩涂,成群结队,一抓一个准儿。不过,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是个技术活儿:手背贴泥,用拇指、中指与食指将泥螺轻轻一勾,将泥螺滑进掌心,连着外面包裹着的黏液丢进桶里。他告诉记者,泥螺不能用篓装,否则吐出来的黏液会漏。吐光黏液后泥螺身体变小直至死亡,因此只能用木桶或布袋来装。

正是泥螺肥美时!宁波宁海挖螺人回忆:“当年一夜赚4000元,盖了房……”

挖泥螺需在滩涂中寻找

“我们月兰村的人管泥螺叫‘泥螺鬼’,意思是这东西鬼着呢,你看着一个个在滩涂上慢吞吞地爬,等你一个不留神,它们就钻进泥里看不见了!” 陈才明左手拎桶,在滩涂中缓慢移动,很快就捡了小半桶。

他10多岁就跟着母亲到滩涂挖泥螺,然后拿到长街镇上去卖,那时候吃鲜泥螺的少,一斤只能卖到几毛钱。等到1989年,鲜泥螺已经卖到了八九块钱一斤。“都是宁波和温州的人过来收!那时候,到了五六月,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去挖,差不多一个季度能赚四五万块钱。挖完都不用走远,直接挑到码头,就有人等在那里收。我们村很多人都是在那时候盖起了新房。”

1990年,陈才明看到了泥螺养殖的前景,开始在下洋涂承包海涂养殖泥螺,3年赚了20多万元。后来,因为下洋涂海涂土质变化,无法大面积养殖原生态泥螺,他才慢慢放弃。

正是泥螺肥美时!宁波宁海挖螺人回忆:“当年一夜赚4000元,盖了房……”

挖上来的野生泥螺

上午10点半,陈才明拎着小半桶野生泥螺上了岸。“其实泥螺最好挖的时候是在晚上,白天气温高,想挖就在退潮后的半小时,它们会在泥上缓慢移动,等到阳光猛烈,就全钻到泥里了。”他说,以前夜挖,就是带着自制的“瓦灯”,绑在木桶上。到了晚上, 泥螺表面的那层黏液就看不见了。灯照过去,白得发亮的就是泥螺。“1992年的时候,有一天退潮,我和我老婆两个人一晚上挖了400多斤,一直挖到天亮。上岸后直接按10元一斤被买走,一晚上就赚了4000多!”

陈才明将挖来的野生泥螺在海水中洗净,摊在手掌中给记者展示。这里的野生泥螺大的超过一元硬币大小,全身泛黄。“现在挖泥螺,不是为了卖,趁着季节,挖回去给家里人吃。前段时间,我儿子带着同事来家里吃饭,点名就要吃泥螺呢!”陈才明笑着说。记者 张海玉 文/摄 通讯员 惠晓阳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