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三峡蜜蜂养殖(怎样轻松养中蜂:江彬)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要养好中蜂必须熟悉并尊重中蜂经长期进化形成的自然属性。笔者广泛收集相关书籍和经验信息,进行了标准箱、涪陵蜂箱、三峡蜂桶、格子箱等中蜂的多种饲养对比和改进,将三峡蜂桶与格子箱及活框饲养的原理相结合改进效果较好。现与大家分享,望能为中蜂事业出点力。

一、关键蜂具的制备

1. 蜂箱(桶)

做一个内径宽27 cm,高48 cm 的长方体无底、无盖的蜂箱(桶),上下与箱口齐平处各以宽厚均为2 cm的木条做箍条加固,选同一面的上下距箱口2 cm处各开一高0.8 cm,长3 cm的巢门。箱内前后壁距箱口0.8cm处各钉一厚0.8 cm,宽2 cm,长27 cm的木条以承放巢框。巢门内两侧壁以24 cm处为箱体上下的中线,距中线5 cm处各钉一厚1 cm,宽2 cm,长27 cm与中线平行的木条(该木条所占的宽度包含于5 cm之内),其外侧隔1 cm再平行各钉一根相同的木条,放上四根宽2cm,厚度不超过1 cm,长度为26.7 cm的竹片,调整使两边距前后箱壁约9 cm后以木屑固定。

2. 箱盖与箱底

以厚1 cm以上的木板钉成宽40 cm的正方形平面,选一相对的两侧边沿各钉一宽厚均2 cm的木条为垫条,清洁箱底卫生时交换使用。

3. 继箱与巢框

继箱为内径宽27 cm,高15 cm的无底正方体,上口前后内壁距箱口0.8 cm处各钉一厚0.8 cm,宽2 cm,长27 cm的木条以承放巢框。巢框上梁长26.7 cm,宽2.5cm,厚0.5 cm;边梁长14 cm,宽2.5 cm,厚0.5 cm;下梁长24 cm,宽1 cm,厚0.3 cm。框内拉22 号铁丝两道,装上巢础或巢脾即成巢蜜框,巢框单面有效面积为23.7cm×14 cm=331.8 cm2。

二、饲养要点

1. 布置蜂巢

引入蜂群时,先用已去掉边梁和下梁只留上梁的巢脾放在箱内承放巢框的木条上,与箱内四根竹片呈多个“井”字交叉,蜂群扩巢后,竹片就形成贯穿巢脾的状态,与箱壁共同起到固定和承载巢脾的作用。

2. 平时不用继箱

将蜂箱立式饲养,由蜂群自治,只做清洁箱底卫生和预防蟾蜍等工作。

当蜂群扩大到第一排的两根竹片时,其群势约3.2标准框;达到箱体中间线时,群势约4.5 标准框,已有两根竹片与巢脾呈贯穿状紧密相联,在保持巢脾与地面垂直的状态下,可随意将其上下翻转,以观察有无王台等。当群势达到5.5 框时,箱内四根竹片均与巢脾呈贯穿状相联,保证转地运输的安全。

3. 加继箱生产巢蜜

流蜜期间,将箱顶部引入蜂群时留下的巢脾上梁全部去除,加上装好空巢脾或巢础框的继箱,不用隔王板,使继箱内巢框的下梁与原箱(桶)中巢脾上沿只有0.5 cm距离或直接相联,形成贮蜜圈的自然延伸,蜂群贮蜜并封盖后便成为巢蜜。在无盗蜂的大蜜源期,如蜂群进出拥挤,可将箱体前面垫离箱底0.8 cm,使进出畅通。巢蜜部分封盖后,及时在继箱与主箱之间加入第二个继箱。

4. 分蜂热的处理

此法使蜂群下部始终有充足的造脾繁殖空间,上部最适合贮蜜的空间亦足够,蜂群能达到该群的最大群势,当发现有雄蜂出房或王台出现,就要因势利导,提出继箱中的封盖蜜脾,安置巢门隔王器,待王台成熟后及时分蜂。

分蜂时如前布置好新巢,放入子蛹脾和成熟王台,安置于原箱的位置。原箱移置一旁,通过对原址距离的调控来调节飞进两个蜂群的蜂量。待新王出房交尾成功,便又新增一群。

5. 使用继箱换王

要换王的蜂群,先在巢门上安置好巢门隔王器,然后在蜂箱上口安放平面隔王板,隔王板上面安放已布置好巢脾的继箱并引入成熟王台。继箱前面垫离隔王板0.8 cm,留下3 cm的宽度供新王交尾出入,封闭余下部分。待新王交尾成功后去掉平面隔王板,数天后再去除巢门隔王器。此间有时可在巢门隔王器处看到被新王杀掉的老王。

此法立式桶养,蜂群始终成结团状态,最符合中蜂能高度自治的自然属性。平时不加继箱,清洁箱底卫生、预防蟾蜍、检查王台等都非常方便,大大减少了养蜂人的工作。蜜源期间加继箱生产巢蜜。

怎样轻松养中蜂:江彬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