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青蛙吃的黄虫怎样养殖(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导语

蝗灾对于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非常陌生,似乎只存在于历史和生物课本上了。但是直到上个世纪末,它还是广大农民的心头大患。古代农业上的害虫种类很多,包括蟋蟀、蝼蛄、蚜虫等,但唯独蝗虫被冠以害虫之首的称号。这又是为何呢?

蝗虫属暴食性的害虫,被古人称为“饥虫”。蝗群来时遮天蔽日,像风卷残云一般吞食水稻、小麦等各种粮食作物,以及芦苇、牧草等草本植物,给农业、牧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更可怕的是,在严重缺食的情况下,他们还会蜂拥而入百姓家中,见到人畜就猛咬一通,有时甚至连衣物、家具也不放过。

“赤地千里,饿殍遍地”,蝗虫带来的灾难可谓惨不忍睹。数千年来,蝗虫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蝗灾和水灾、旱灾也是被合称为“三大自然灾害”。

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蝗虫来临时

随着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经过人民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国的蝗灾才得以根除。其实直到今天,世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蝗灾还没有完全消失。只不过,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大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来说,蝗虫已经不足以构成严重的自然灾害了。

我国的蝗灾问题由来已久,明清时期则尤为严重,因此这一时期防治蝗灾的对策愈发多样。除了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还能够注重化害为利。这些防治蝗灾的办法对于今天的防灾治灾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

蝗虫属直翅目,丝角蝗科,又名斑翅蝗科,俗称“蚂蚱”。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蝗灾主要指东亚飞蝗这一亚科。当一个地区蝗虫的繁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大量蝗虫吞食禾田,使农产品遭到毁灭性破坏引起严重经济损失,还会因粮食短缺发生饥荒,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蝗灾。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蝗灾发生的频次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的。秦汉时期,蝗灾平均每8.8年爆发一次;到了明清时期,则增加到平均2.8年一次。

说到蝗灾频率的上升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生活需求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故有“久旱必蝗”的说法。蝗虫本身最喜欢的栖息地是农田周围的草丛、沼泽和林地。但随着人类大量开发农田,生态单一化发展,蝗虫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一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多时能够同时存在几千只。

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生存方式变得密集,自然提高了蝗虫的繁殖速度,并使得蝗虫的生存空间向农田扩张。此外,北方干旱的气候条件也成为蝗灾泛滥的温床。

明清时期蝗灾的惨状

自中国古代有文字出现开始,就有了蝗灾的记载。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朝晚期,而那时的龟壳、兽骨上就有大量的“蝗”字,说明那时的人们就已经饱受蝗灾困扰。

明清时期,蝗灾的分布地区很广,从我国的东北三省,到西南部的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发生,而黄淮海地区则属最为严重。明代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秋、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夏、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这些地方都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农民的田禾、稼穑均惨遭掠食,不留一叶穗。时至今日,黄淮海平原尤其是环渤海及黄海滩涂仍是蝗虫频发地区。

明清时期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破坏程度最强的是崇祯年间的特大蝗灾。据记载,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持续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漫天蝗虫遮天蔽日,田间五谷甚至竹林、树皮、芦苇所有绿色植物几乎全被食尽。当时恰逢大风沙霾,农民颗粒无收,乡镇盗贼蜂起,百姓易子相食。黎民百姓冻饿交加,又要忍受生离之苦,哀嚎之声终日不绝。

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吏狐假虎威,对于民间百姓更是变本加厉地压榨剥削,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押赴署衙,庭杖致死。广大民众既苦且伤、既哀且怨,悲惨异常。“蝗灾”自然灾害下,统治阶级对于百姓的这种压榨,使得明朝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加速了民间农民起义的爆发。

明清时期的“治蝗”对策

首先,要想根治蝗灾,必须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蝗虫的主要生活习性有:多食性、喜群居、繁殖力强、飞翔能力强、虫卵深藏地下难以破坏等。明清时期的农民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了解了蝗虫的习性之后,对症下药,结合前人治蝗的经验,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

1、发动群众

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指出,人民群众是治蝗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团结集体的优势才可能战胜蝗灾。但由于明朝末年由于社会大乱,这个建议并没能落实到实处。清朝盛世时期,执政者采纳了这个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徐光启发动人民群众的先进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农业防治

根据农业生产规律,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害虫繁殖的环境条件。具体措施包括:

①将旱地改为农田。《农政全书》首次提出,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了解了蝗灾形成的原因,我们很自然地发现,化旱为田、消灭杂草是限制蝗虫繁殖最根本的方法。

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农政全书》

②兴修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清康熙年间,黄河淮河流域常年泛滥,上游经常决口,下游水灾不断。再加上蝗灾频发,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害。农业科学家用疏导和筑堤的方法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修复了黄河决口,解决了当地的水患和蝗灾。

③多种植蝗虫不喜食的作物。历代劳动人民从几千年耕作经验中总结出多种蝗虫不喜食的农作物,如:豌豆、豇豆、芝麻、红薯、黄豆、棉花、洋芋等。这些作物含有胆碱、胡萝卜碱等物质,缺少糖分,所以蝗虫不喜食,从而可以在蝗灾区广泛种植。

④开垦荒地。在政府的号召下,明清时期的人民在荒地和边疆地区辛勤开垦,政府还会将垦荒所用的牛和粮借给老百姓。这些措施有力地铲除了蝗虫的滋生地,在缓解饥荒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⑤种植早熟作物。更多地种植早熟作物以替代晚熟作物可缩短农业生产周期,客观上对蝗灾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⑥进行秋耕、春耕。所谓“秋耕、春耕”是指在秋收或春种之前犁地翻土,重点进行灭蝗工作。

3、生物防治

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可以利用自然界生生相克的原理,将某些生物或其代谢物去克制蝗灾。清朝初期,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鸭是蝗虫的克星。人们释放几百只鸭子到稻田中,当中的大量蝗虫立刻就会尽数飞走。

在有些地方,蝗蛹刚出土几天的时候,农户们租雇养鸭专业户家的鸭子,放在稻田里任其啄食蝗蛹,这是一个更为聪明、便捷的方法。后来人们发现,青蛙和鸟类也是蝗虫的天敌,于是合理养殖青蛙和鸟类也成为治理蝗灾的一大办法。

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4、人工防治

中国古代的人工防治主要分为掘卵、掩埋、捕打、篝火诱杀等方法。

①明朝时,人们就发现,冬天时天气晴朗的时候时找寻蝗蛹洞穴的最佳时机。一旦找到,尽力深挖,并在底部留下标志,以便以后年年换季之时进行检查和除卵。

②对于已经起势的蝗群,要设法在它们的活动区域预先开掘土坑以便掩埋。男女老幼手持笤帚、铁锹等捕打器具沿坑排队站好,每隔五十人安排一个人负责鸣锣。蝗群来时,听到鸣锣声,会不自主地尽力跳跃,成千上万的蝗虫自然地落入坑中,那场景就像灌水一般。这时候,人们就开始拼命地将那些蝗虫掩埋起来,旁边尚未进坑的也将它们扫进坑里,直到所有的坑都填满了为止。

③除了掩埋法,捕杀成年蝗虫还可采取拉网、围扑、抄袋等方法。

④早在3000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用篝火诱杀飞蝗的方法。他们发现一切飞虫无不喜欢火光,所谓“飞蛾扑火”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可以在夜间分段设置烛光,待蝗虫聚至灯前,十几个人便可将它们大量歼灭。这个方法在无月之夜则效果更好。

5、法规治蝗

辛勤智慧的农民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蝗方法,有为的政府官员也没有闲着。明清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用以治蝗。比如,法律规定上至县令下至平民都须协力治蝗,除蝗不利的地方官吏革职或降级。以及因捕捉蝗虫而导致作物损失的国家给予赔偿和免税等。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国家政府对于治蝗也十分重视,采取了严厉的法律措施进行管理。

所到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明清时人如何制服“飞天蚂蚱”?

做成美味的蝗虫

6、化害为利

“得于斯者,毁于斯”。明清时期,人们不但有丰富的治蝗经验,还学会了转变思路,在化害为利方面也取得较多成绩。他们发现在农业生产上,蝗虫其实也有可以利用的地方。蝗虫不仅是很好的饲料、肥料,甚至可以用来食用,是高蛋白的美味佳肴,烹熟之后口感和干虾一般。曝晒后,还能够长期储藏。把本来是害虫的蝗虫变成了美味的食物,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充满了智慧。

结语

自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充分利用古人的治蝗经验,进行了五十多年的治蝗斗争,终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大片荒芜的蝗虫重灾区被改造成为禾壮果香、五谷丰登的米粮川,沿海蝗区也成为鱼跃虾肥的养殖场。

在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蝗灾在我国已经非常罕见。当代的广大农民可以采取毒饵法、毒土法和灌药法等许多先进的化学防治方法彻底解决蝗灾问题。农业生产不论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各类自然灾害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防治,让国家的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全辽志》

《农政全书》

《捕蝗考》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