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广州水产养殖学校(广州大学教授舒琥:创新育人模式,服务南粤水产)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广州大学教授舒琥:创新育人模式,服务南粤水产

│舒琥│

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所所长,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经济鱼类繁育与健康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对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舒琥来说,水产养殖一直是他热爱的事业。入行30多年,利用所学知识,他从事鱼类繁育及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他主持或参与过丰产鲫、大刺鳅、石斑鱼、光倒刺鲃等多种经济鱼类的人工繁育及健康养殖研究;他与行业联系紧密,为广东多家省市级良种场及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地区都有他的足迹。

除此之外,舒琥还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校外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奋进中的育人者,舒琥还是国家教育部新农科项目《广州大学水产生物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群》的负责人和广东省教育厅《水产生物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群》的负责人,与同道者一起探索着生物科学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培育了优秀的海洋水产生物技术人才,推动海洋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学好本领服务行业

舒琥的老家是湖南溆浦沅水之滨的一个小乡村,据他描述,一条小河流经家乡汇入沅水,从小就对水有亲近感,小小年纪就经常下水抓鱼摸虾,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舒琥大学报考了生物科学专业。在吉首大学就读一年后被保至送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论文研究中华绒螯蟹的人工繁育技术,开始初步接触到水产养殖行业。

“毕业后,我进行了湘西棘腹蛙人工繁殖的研究,对水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通过科研实践中,感受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为此,1994年,我南下广州,师从鱼类学家陈湘粦教授、郑文彪副教授,在华南师范大学鱼类研究室攻读动物学硕士学位。读研期间在华师大的鱼类室开始从事彭泽鲫的雌核发育和苗种繁育研究,常随导师野外采样、下鱼塘养鱼、人工催产,对水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悉,他们通过异精诱导雌核发育丰产鲫的异育效应及制种技术培育出的丰产鲫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20%~30%,推广到珠三角地区已产生上亿元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舒琥为第三完成人。

2001年,舒琥继续考取中山大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鱼类生理学泰斗林浩然院士,在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开展赤点石斑鱼的人工繁殖研究,首次使用自制新型高效的激素缓释催产剂诱导赤点石斑鱼性腺发育成熟与排卵,研制出“诱导石斑鱼性腺发育成熟及排卵排精的缓释催产剂及用途”和“一种斜带石斑鱼饲料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在石斑鱼人工繁殖和生态育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30余年走遍南粤大地

入行30多年,舒琥的足迹遍布南粤大地。

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他为广东的国家、省市级良种场和健康养殖场等相关企业提供咨询和检测服务。他跑遍了广东省大大小小的良种场和国家级健康养殖场,进行经济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检测;参与陆基推水研发与推广、养殖废水处理研究;开展养殖新品种的亲本检测等工作。

同时,舒琥还负责广东省科技厅重点平台——广东大亚湾海洋经济动物种质资源库平台建设,与试验中心和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合作,在国内较系统地研究华南地区经济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制备了石斑鱼等60多种经济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和带型,检测了大刺鳅等20多种经济鱼类的线粒体D-loop、Cytb基因序列和DNA条形码等;为大刺鳅等经济鱼类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及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指导,并进行种质资源库建设,构建了大亚湾海洋经济动物标本库、细胞库、基因库和活体资源库。“该部分的资料汇编目前正在进行,汇编成果这两年内就会出版。”舒琥介绍。

除此之外,舒琥还与大部分的水产企业都有合作,目前他正在为广州的一家水产企业提供种质资源检测服务,在阳西一家水产养殖公司进行石斑鱼生态育苗和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与韶关水产研究所开展光倒刺鲃的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并与惠州一家省级良种场合作开展大刺鳅的人工繁殖与育种试验研究。

“我做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比较多。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水产院所,我们会受限于人员、场地、资金等因素,所以有些研究未能持续开展,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还需要加强。”舒琥坦言,响应习近平主席号召加快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会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为行业培养高质量人才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舒琥深受学生爱戴,并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比如在与学生微信聊天的时候,学生们都敢用他的表情包。说起自己能获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他笑言:“可能是我比较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吧!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在指导学生科研和学习同时,还经常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跟他们一块儿运动、打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舒琥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他指出,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一定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教书育人,是老师应该做好的事情,而只有传承,才能让一个行业生生不息。“水产养殖的发展太快了,我们的人才培养也要跟上。相对于淡水鱼类,海水鱼类的繁育起步更晚,目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和现代分子育种结合起来了,行业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的参与。”

“就我们这个行业而言,实践能力强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还很缺乏,特别是可以做现代生物学检测的。”舒琥指出,对于生物技术专业来说,实用性是一定要考虑的,要培育人才,就不能脱离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和生产实践。

“为此,我们结合广东在海洋和水产方面的优势采用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2005年,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始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及其深圳基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并于2017年设立了生物技术校企协同育人班和广东省水产生物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群。

作为该基地群的负责人,舒琥介绍说,育人班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以“学研产科创”校企协同育人为宗旨,采用学生前三年在校内学习,第四年在育人基地开展毕业论文和实习,以及“双导师制”等多样化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具体的行业背景下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和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协同育人。

据悉,该生物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基地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和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2020年,育人班学生升研率创新高,录取率近50%。近一半同学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暨南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

除了培育校内人才,育人班还积极推动科普工作,通过编写科普素材、组织夏令营等方式,把海洋与渔业的相关知识深入到中小学和社区里面,扩大了“新农科”知识的辐射面。
来源:海洋与渔业

记者:罗茵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