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水产养殖水质氨氮标准(关于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你了解多少呢)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5|点击次数:


关于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你了解多少呢


>>>>氨氮水质标准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0.2mg/L,氨氮含量超过2.00毫克/升(mg/l)时,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

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其中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

>>>>氨氮发生时期

氨氮超标通常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这时候由于残饵和粪便的增加,池塘底部的有害物不断沉积,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

>>>>氨氮解毒步骤

关于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你了解多少呢

通常先试用解毒改水或解毒净水分解沉降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质,然后试用底改类产品如洁底净,分解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有害物。

经过调节后的水质,需要定期使用小球藻源、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肥水,稳定水质。

炎热天气除需要经常加注新水,同时,每半月定期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和有机生物复混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分解底泥中的有机废物,抑制氨氮产生。

>>>>

氨氮因素pH

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可使鱼类产生毒血症。

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

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pH<7时,总铵几乎都是以离子铵形式存在。

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

>>>>氨氮因素底泥

另外一个影响氨氮含量的因素,就是底泥。

若底泥过厚,清塘不彻底,高温季节夜晚,水温较高时,底泥当中的有毒气体就会被释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会加倍,于是造成池水缺氧,氨氮含量也超标,鱼类大量浮头甚至泛塘。

>>>>氨氮中毒特点


关于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你了解多少呢

⑴ 中毒时间。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昼夜之分,没有天气好坏之分。但多见于成鱼池、密养高产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⑵ 中毒症状。氨氮中毒,鱼群浮头不明显。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痹乏力。

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⑶ 中毒鱼类。氨氮中毒,轻者多见先死底层鱼类,尤其是鲤鱼。耐氨氮力强的鲫鱼及泥鳅常可幸存。

如池塘混养鲢、鳙、鲤、草鱼时,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鲤和鲢,草鱼及鳙鱼绝不会同批中毒。

⑷ 增氧无效。氨氮中毒,开启增氧机,池鱼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然毫无反应,症状如初。

>>>>氨氮中毒先兆

⑴ 水体浑浊,过肥,透明度低,并有蓝褐色油膜覆盖。

⑵ 常见气泡从池底往上冒,并能在池边嗅到腥臭气味。

⑶ 池鱼食欲下降,抢食强度减弱。来时三三两两,去时不忙不慌。

⑷ 鳃丝乌紫,血色暗红不鲜。

⑸ 常出现零星死鱼。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你了解多少呢


肥水秘笈,详情点击“了解更多”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