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养殖水牛亏本(腾冲市推广实施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产业进乡村 农户拔“穷根”)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7|点击次数:

槟榔江水牛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主产于腾冲槟榔江上游。据史料记载,槟榔江水牛在腾冲饲养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乳肉兼用的宝贵品种,是云南省“六大名牛”之一,2017年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腾冲市推广实施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产业进乡村 农户拔“穷根”

如何将这种珍贵的水牛发展壮大,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呢?腾冲市创新性地推广实施了“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让产业进乡村,带动农户拔“穷根”。

2017年以来,为探索更加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扶贫,腾冲市农业局经过认真调研分析,立足特色产业,寻求脱贫路径,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创新性地提出并推广“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即由腾冲市巴福乐槟榔江水牛良种繁育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在界头镇周家坡社区、五合乡鹿山村等7个贫困村建立槟榔江水牛代养小区,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代养大户带贫困户”的代养模式,开启了产业扶贫新途径。

在推广“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中,腾冲市坚持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从银行协调了扶贫贷款,贫困户每户贷款5万元,由政府贴息,贫困户可免息使用资金3年,解决了产业发展中贫困户缺乏资金的问题。对有劳力、会养牛的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帮助建牛舍,自建自养;对不能养牛的贫困户,利用贷款购牛,委托合作社、大户托养,参与分红。

“代养槟榔江水牛,脱贫致富不用愁。”在界头镇周家坡社区,“代养槟榔江水牛”已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周家坡社区是深度贫困村,全村有207户914人。该村成立了贝多奶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养殖槟榔江水牛。目前,已有169户建档立卡户加入合作社养殖槟榔江水牛,推动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增强了“造血”功能。

据腾冲市巴福乐槟榔江水牛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平介绍,公司以半价押金向村内的养殖合作社提供3至7岁槟榔江能繁母牛进行饲养。3年代养期满后,合作社将种牛退还公司,公司再退还合作社押金。这期间,合作社所生产的鲜奶由公司以8.8元/公斤回收,所产犊牛饲养至6个月(约150公斤)后,由公司以6000元/头收购。

此外,为了鼓励村里的社员(养殖户)与合作社签订养殖协议,没养殖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只要将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用作代养保证金(押金),即可获得4至5头水牛的代养权。合作社还确保每户建档立卡户年底股金分红3000元左右。

这样的代养模式实现了农户、集体和企业三方共赢,尤其是建档立卡户不用担心亏本,押金有小额信贷资金支持,有养殖条件的只要把水牛养好了,犊牛成活率、健康率高,奶产量就高,收入就高;没养殖条件的委托大户养殖,每年有保底分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收入。

养殖户严家进今年代养了7头水牛,每个月收入可以达到4000至5000元。“以前我都是以打工为主,收入不稳定,现在代养水牛,我们还不用担心亏本,只要把牛养好了,我们的收入自然也就高了。”严家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在腾冲市已经建起了周家坡、五合鹿山等7个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都设有专门的收奶站、化验室,已经形成了分散养殖、集中挤奶、统一交售、统一繁殖、统一管理的运作方式。

据了解,腾冲将采用“整村推进”的方式,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代养模式,力争到2020年建成10个以上槟榔江水牛代养小区,存栏奶水牛达到3000头以上,可解决1500户5000人脱贫致富。同时,企业将建成日处理50吨水牛奶冻干奶粉加工厂1个,建成万亩观光牧场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1个,最终将槟榔江水牛产业建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扶贫产业园。(记者 李洪才 龚祖金)

来源:云南网-保山日报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