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宿松养殖厂(涂健:用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7|点击次数:

大别山南麓的科技使者,科技部“三区”人才,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学者涂健教授响应国家号召支持科技下乡,13年间在宿松县一直致力服务乡村畜牧养殖业,把实验室成果搬到养殖户的圈舍,累计服务农业经营主体20余家,7个乡镇18个行政村,开展培训18次,培训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3000余册。

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大别山区贫困县的产业滞后、人才匮乏,技术跟不上。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当地插上起飞的翅膀,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人才、技术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涂健就是科技特派员之一,一直默默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已经成为当地养殖户的老朋友。

2011年,涂健被选派为“三区”人才,到国家级贫困县宿松县服务。学农的他感觉总算有了用武之地,能够把日常的科研成果、课堂知识转到实际生产中来,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科研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实用技能。

其间,服务宿松县10多个乡镇,20余家经营主体;培养的学生遍布各乡村,有下乡创业者,有养殖场场长、技术员,有大学生村官等。

在当地,养殖户都称他为“俺们的小涂博士”,服务期间只要是养殖企业需要,涂健都会从合肥市乘车5个小时,到现场为养殖户即时诊断即时对症配药,解决养殖技术问题。只要是养殖户打电话、发微信询问技术管理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耐心讲解。

涂健直接帮扶贫困户15户,依托服务企业帮扶贫困户200余户,每年组织安农大专家赴实地服务1次,安排10名本科生赴当地养殖场实习服务,开展技术培训2次,培训100多人次;帮助宿松县企业建立了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组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并获安徽科学技术奖1项。

2020年底,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0年科技扶贫,涂健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户,辅导乡村经营主体,培养乡村实用人才;10年科技服务,他不忘初心,扎根大别山,争当大别山老百姓的科技使者。

涂健:用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

涂健(右)

乡村振兴再建新功

下一个10年,涂健立下目标要为乡村振兴再建新功。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涂健组织安农大和省内权威专家研讨,大别山区适合培育和发展什么产业,研讨会上他向专家们详细地介绍服务过的各县实际情况。

2021年3月,涂健组织安农大专家团队来宿松县服务时,正好碰到想回乡创业的“95后”青年小廖,深入交谈得知小廖中学就辍学外出务工,一直想创业却找不到项目。

“想回家干点自己的事情,一直不知道干什么好,我家在大山里住在山头上”。涂健说,“这事好办,明天我们专家一起就去你家看看适合做什么,做什么项目投资小而且有回报”。

次日,安农大专家来到宿松县北裕乡,实地察看和详细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养殖本地黑猪,并给他分析一番,见小廖还是疑虑重重,涂健说,“这样,下午我带你去太湖县程岭村看安庆六白猪养殖”。

从太湖县程岭村考察学习回来,了解到太湖程岭黑猪肉卖价七八十元每斤,可以放养包回收,小廖所有的疑虑都消除了,当即决定办养猪场,7月份猪场盖好,引种20头黑猪。受到小廖的影响,村里办了四五家黑猪养殖场。

宿松是养殖大县,粪污一直是养殖场头痛的事情,退役军人尹敏创办了有机肥厂,技术攻关成了最大难题,通过县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农业农村局的牵线,尹敏找到涂健。涂健当即组织畜牧、土肥和植保等相关专家,赴宿松县来到熏鼻刺眼的畜禽粪污发酵车间,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有规划、管理、技术等问题,将问题一条条列出来,并安排研究生为他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编制有机肥技术操作规程。不到一年,有机肥厂取得了肥料登记证,通过绿色农资认证,备案4项企业标准,授权4项专利,引进5项发明专利。

接下来,涂健表示将继续走遍大别山区,做好科技使者,让产业在乡村遍地开花结果。

□石雅婷 刘天文,本报记者 丁亚东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