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四川石蛙养殖视频(一条产业链的效应)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8|点击次数:
内容摘要:在望谟县新屯街道平年生态养殖园区内的益民黑水虻养殖基地,杨胜红通过创新试验,用黑水虻的幼虫处理餐厨垃圾(泔水),不仅生态环保,饲养的黑水虻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十分可观。

啥是黑水虻?它是一种资源昆虫,是双翅目水虻科的一种腐生性昆虫。其幼虫以禽畜粪便、餐厨垃圾、秸秆、腐败瓜果等废弃物为食,把泔水稍作处理就能成为黑水虻幼虫的美食,被黑水虻幼虫吃过的餐厨垃圾、禽畜粪便,则变成了虫粪生物肥料,且异味消除。黑水虻全身是宝,烘干的黑水虻幼虫中含有45%的粗蛋白和36%的脂肪,是鸡、鸭、鱼、龟、蛙等的养殖饲料;黑水虻与普通苍蝇相比,它不携带病原体和微生物,对环境和人体没有不利影响,干净安全。

1971年出生的杨胜红,老家在望谟县石屯镇洒琴村小课立组,因寨子地质隐患,享受国家生态移民搬迁好政策,2013年搬迁到望谟县城枫林小区安置点居住。因为家里穷,他初二就辍学回家务农。年轻时卖过苦力、打过工、跑过运输,自主创业办过养猪场,做过药材种植及加工。

2017年底,杨胜红通过借款和自己的积蓄,加上政府为他争取到的产业扶持资助基金14万元,凑足了60万余元在老家搞起了面积8亩的望谟县森山石蛙养殖基地。他到附近山沟里把野生的石蛙捉来集中喂养,不断研究野生石蛙繁殖技术,最后总结了一套野生石蛙繁殖、养殖技术。绿色养殖,肉质细嫩、口感好,基地的石蛙备受市场青睐,带动了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就业、入股分红而脱贫。

杨胜红从养殖石蛙开始,就发现石蛙喜欢吃昆虫,他用黄粉虫喂养石蛙,而黄粉虫排出的粪便可以用来作农作物的肥料。有一天,他准备施肥时,发现发酵一周的黄粉虫粪便与人的粪便混合物里有一定量的从未见过的白色幼虫。喜欢琢磨的他,一天天观察研究,发现这些幼虫长到一定时候就不再长了,颜色变成黑灰色,过几天就从里面钻出跟苍蝇一般大小的成虫。他把这种从未见过的昆虫发在网上,网友告诉他这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名叫黑水虻,是粪便、餐厨垃圾的处理“神器”,幼虫是高蛋白的喂养食料,一些地方已发展繁殖黑水虻幼虫来养鸡。杨胜红得到了点拨,天天琢磨繁殖黑水虻,将首批树干裂缝里如针尖大小的卵取出,用它进行繁殖,多次实验均取得成功,不断总结出黑水虻养殖技术。由于黑水虻繁殖周期短,数量越来越多,用黑水虻幼虫喂养石蛙比用黄粉虫喂养成本低得多,让他更加坚定了繁殖黑水虻的信心,附带发展用黑水虻幼虫养鸡。

2020年1月,杨胜红租下平年生态养殖园区的一个养殖场养殖黑水虻,次月投入90万余元建起了望谟县益民黑水虻养殖基地,占地面积18亩。

近日,记者走进他的养殖产卵大棚里,只见漫天飞舞的都是黑水虻成虫,在300多平方米育雏房里的养殖池内,密密麻麻的黑水虻幼虫,这些幼虫都是喂养水产品和家禽的好东西。杨胜红介绍,喂养黑水虻幼虫的餐厨垃圾,是从县城的餐馆、学校食堂收集运回来,经过水池加入无害化防臭剂发酵一两天后,再经过电动机粉粹,才投放黑水虻幼虫养殖池里。目前,一天要消耗5至6吨餐厨垃圾。喂10天就可以撒田里喂鱼虾、黄蟮、石蛙、泥鳅和螺蛳;喂到15天左右,等它大点、肥点,就可喂鸡鸭。一部分用来养鸡,一部分以每斤2元的价格销售给产业园区的家禽养殖户作为食料。

杨胜红高兴地说:“黑水虻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幼虫的蛋白质相当高,吃了幼虫的鸡,鸡肉紧实,每只鸡每月的产蛋量也要比之前多出2至3枚。养鸡的利润比以前提高了,因为投喂黑水虻幼虫,可降低50%到60%的饲料成本。”他还说,自己把老家的养鸡场也搬到这里,目前土鸡存栏1.5万只,下一步将通过黑水虻养殖产业带动壮大家禽养殖业。他将养的鸡发布在网络上,广东东莞的一个餐饮老板准备每天订购200只,价格每公斤68元,此项订购业务正在洽谈中。

杨胜红介绍,他将养殖黑水虻的信息如实发布在网上,备受养殖场老板们的关注,在电商、淘宝、惠农网销售黑水虻卵,一瓶装50克售价50元左右,每天网购订单络绎不绝,销往广东、四川、广西等地的养殖场。对订购的客户,杨胜红负责在网上视频教会他们用虫卵孵化幼虫。一个月最高时可销售2000瓶,月毛收入9万多元,可获纯利5万元左右,目前养的黑水虻成虫一天产卵可达3至5公斤。

杨胜红是一名创业脱贫的贫困户,富裕了也没有忘记乡亲。目前,黑水虻养殖基地有9名贫困户长期务工,每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杨胜红还说,下一步将带领老家的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采取赊销鸡苗、黑水虻给贫困户试养,收益后才收回成本钱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同时,他还将免费为贫困户培训养殖黑水虻和鸡的技术,让更多乡亲一起富裕起来。

编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泔水),这些餐饮业衍生的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它的科学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困扰城市管理和建设的难题。益民黑水虻养殖基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具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 陈安彤)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