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宜宾青蛙养殖加盟(四川纳溪杨忠琼 返乡创业搞种养 带领村民共致富)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曾是省级贫困村。然而,近四年来,这个山高沟狭的小山村里鸡鸣羊叫、瓜果飘香,充满生机与活力。每当问及谁给太和村带来巨大变化时,当地村民不约而同给出答案——杨忠琼,并纷纷为她点赞。

四川纳溪杨忠琼 返乡创业搞种养 带领村民共致富

杨忠琼在某大型企业当主管,年收入30余万元,在许多人心目中,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她却在父亲的劝说下,做了个让人意外的选择,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农村发展种养殖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康。

放弃高薪返乡创业

杨忠琼今年33岁,是土生土长的太和村人,2009年从重庆工程学院毕业以后,在某大型企业当营销主管,经营过烧烤生意,收入颇丰。2014年,返乡过春节的杨忠琼看到家乡的贫困落后面貌,便萌生了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想法。

2015年,杨忠琼投入资金20余万元,流转200余亩竹林养殖林下蛋鸡,每年出栏土鸡5000余只,鸡蛋30余万枚,由于采取生态散养方式,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

为带领村民发展林下蛋鸡养殖增收。2016年,杨忠琼带头成立林下鸡生态养殖合作社,吸引100余户村民加入其中,采取“合作社+支部+基地+示范户+贫困户”发展模式,针对41户脱贫户的实际困难,杨忠琼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帮助销售等方式,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合作社社员仅卖鸡蛋一项户均每月增收800-1200元。

养殖林下蛋鸡取得成功后,不满现状的杨忠琼准备拓展养殖方向。2017年,经过市场调研后,杨忠琼认为人工饲养青蛙大有“钱”景,便投入资金60余万元,流转20余亩田地开启青蛙养殖之路。

为解决缺乏养殖技术这个“难路虎”,杨忠琼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翻阅种养书籍,向技术人员和周边养殖大户请教等方式,经过1年的学习,杨忠琼的养殖技术得到明显提升,从“门外汉”蝶变为“土专家”。

“每亩投放青蛙苗15万尾,饲养周期6个月,产量控制在2000斤左右。”杨忠琼说,她采取生态、低密度饲养方式,青蛙的品质得到保证,在客户群里形成良好的口碑。

好酒不怕巷子深。每年2万余斤成品青蛙、9000万尾青蛙苗均被宜宾、内江、自贡、成都等地的客户提前预订,想买杨忠琼基地的青蛙需要提前预约,成为客户们不成文的规矩。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杨忠琼发动周边近10户村民从事青蛙养殖,拓展了村民的增收途径。

能人治村共同致富

杨忠琼创业成功后,被村民推选为太和村任支部副书记、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村干部,杨忠琼深知,要想进一步改变太和村的贫困面貌,还得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才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路。

自2017年以来,杨忠琼陆续流转土地1000余亩,栽种沃柑、沙糖橘、蜂糖李等经果林,预计2021年投产见效。

如今,每天至少有30多名村民为杨忠琼打工,一个月工资就超过5万元。“这不仅解决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忠琼说。

“我家有两个残疾人,虽然有30余亩残次林,苦于没有技术和门路,日子过得非常清贫,2014年,被评定为贫困户。”太和村8组脱困户吴志友说,2017年,杨忠琼流转了我家30余亩残次林,每年流转费收入5000余元,家里三个人在基地干活,每年务工收入达5万余元,觉得日过得非常有奔头。

“针对有种植愿望而缺乏资金的村民,我采取半托模式,即村民只需提供土地,我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等,并付工资请他管理,投产见效后,按四六比例进行分红;针对有种植愿望而全家在外务工的村民,我采取全托模式,即村民只需提供土地,我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等,投产见效后,按二八比例进行分红,如果想返乡搞种植,也可转化为半托模式。”杨忠琼说,通过开展半托和全托模式,极大地调动村民的管护积极性。

“在基地开展钓青蛙、抓青蛙等乡村亲子活动,水果投产后搞采摘节活动……”谈及太和村未来的发展蓝图。杨忠琼表示,治贫先治愚,只要有思想,只要不怕吃苦,太和村一定可以“脱胎换骨”,村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

(通讯员 王超明 刘俊希 记者 戚原)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