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咸淡水养殖什么好(“临海对虾”让养殖户抱上“金娃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川泽沃衍,有陆海之饶。”临海依山濒海,是海洋大市,辽阔的洋面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也让这方地域成为“临海对虾”的“宜居之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市灵江边、沿海片的养殖户就开始探索海、淡水池塘养殖对虾新模式,临海对虾逐渐成为本地主导养殖品种,并成长为我市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临海对虾养殖面积超1.1万亩,产值超5.5亿元。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科技博览会上,临海被冠以“中国白对虾之乡”称号。

宏野公司:龙头引领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快不快,全靠龙头企业带。

2007年,拥有丰富水产养殖经验的黄元明,将目光投向了桃渚镇朱门坝内的荒滩涂。那里海水盐度适中,水质优良,饵料生物丰富,非常适宜鱼、虾、蟹等海产品生长,他租赁了555亩滩涂,成立了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一年后,建设面积235亩、拥有养殖高位池伞式温棚36个的养殖区应运而生,该区块2011年7月被浙江省政府评为“现代农业园区南美白对虾精品园”。

创新是企业的内生力,先进的设施是创新的落脚点。过去对虾在我省一年只能养殖一茬,亩产量不过1000公斤。黄元明创新技术,探索出“虾类常年分级超高密度工厂化养殖”“虾类分段多茬养殖”等新技术,实现了对虾一年多茬养殖,每亩放苗20多万尾,产量近4000公斤,亩产值约16万元,彻底颠覆了传统养殖方式。在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原常务副省长葛慧君听了黄元明的介绍后夸道:“一亩塘,一辆车。”

2015年,宏野第一批引进了300对美国产的白对虾种虾,经过30天培育,日出幼体量1000万尾以上。2017年,尝试南美白对虾育种实验,开始了对虾育苗本地化,填补了浙江省的空白,为全省对虾种苗解决了难题。“稳产量,良种是基础。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的种虾进不来,宏野的‘种苗’及时顶上去,为国内对虾市场贡献了一份力量。”黄元明高兴地说。

产业要可持续发展,绿色养殖是密码。“对虾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我们对混浊的海水经过沉淀、去沙反冲、杀菌、活性碳气爆等4次消毒处理,转化为合格的养殖用水,最后流进养殖塘里的水,就像人们平常喝的自来水那样纯净了。”黄元明说,像对水质这样严格要求的还有用药,公司成立至今,从未使用过抗生素药物等违禁药品,做到产品可追溯。

这些年来,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宏野牢牢把握住每个“风口”。眼下,黄元明又在探索“原位修复技术”,即虾用一池水养到大,中途不换水,该技术解决了夏天因池内经常补水造成对虾“应急反应”,保证了生产全过程的清洁、高效。黄元明表示,眼下正在试运行的该技术,每年节约用水90%,节能20%,降低病源30%以上,真正做到向科技要生产力。

如今,经过发展,宏野公司的养殖面积已达3000亩,成为我省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程度最高的省级龙头企业,也是“临海对虾”的主产区。对未来,黄元明信心满怀,布局数字化养殖、深加工对虾等都是宏野努力的方向:“清洁、循环、绿色、健康是宏野永远不变的追求主题,我们还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深加工等方向去发展水产养殖,让临海对虾融入农业4.0的发展大趋势中。”

散户养殖:“四面开花”奔共富

灵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水系,位于其北岸的涌泉镇戎旗村至沙巷村一带的江涂,是咸淡水养殖临海对虾的好场所。

暮春四月,雨水充沛,坐落此处的西洋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贤能正在养殖塘边忙着虾苗投放前的准备工作。他向记者介绍,此处是灵江海、淡水的交汇处,盐度在0和3之间,素有“上游江水可浇田、下游江水可晒盐”之说。他在江苏连云港从事水产养殖17年,2019年回老家涌泉养对虾。多年的养殖经验,让他看到本地的自然环境是养殖临海对虾的宝地,于是承包了灵江边的90余亩滩涂,开辟河塘养对虾、青蟹等。“一年产量四五万斤,产值百万元左右。”周贤能说。

在与周贤能养殖塘相隔2公里左右的灵江下游沙巷村江涂,应先华在此承包养殖塘已10年了,养殖塘面积近200亩。他一见到记者就笑着说:“我的养殖与众不同,是在塘里混养临海对虾和锦鲤鱼,一年仅对虾产值就达100万元,利润10多万元。”他养殖的锦鲤鱼,属观赏鱼类,在浙江和上海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介绍,混养虾和鱼,他用药十分谨慎,从不使用违禁药品,平时预防在先,所以出产的对虾和锦鲤鱼,销路不愁,靠着绿色养殖业,他走上了致富路。

灵江优越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外出村民的回乡创业,而地处我市东部的沿海镇,还吸引了许多外地的养殖户过来深耕这片海域。

据了解,我市海岸线总长227公里,滩涂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20平方公里。桃渚、上盘海域的海水盐度适中,是临海对虾养殖的“聚宝盆”。在上盘镇短朱村养殖对虾的黄合寿来自玉环,他与当地养殖户黄先国合伙,在北洋坝内承包了200亩滩涂,开发成养殖塘养殖对虾。连日来,他们趁着天气晴朗,在养殖塘里撒入氨基酸等促进藻类生长的饵料,为放养的对虾种苗增肥畜力。位于桃渚镇洞港的临海市东发养殖有限公司,10年前承包开发了3300余亩养殖塘,吸引了200多养殖户。“大部分都是温岭过来的养殖户,养殖对虾面积约800余亩,他们每年4月中旬放苗,9月底养虾结束。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亩产值约8000元,年产值约64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胡宣法告诉记者。

渔业部门:规范管理再造一张农业“金名片”

人勤春来早。春光里,养殖户们不负好春光,满怀信心奏响水产养殖的致富曲。

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养殖户,临海对虾产业进入了“快车道”,但松散的经营方式,让养殖户们在设备、技术、销售、人才等方面如“一盘散沙”。我市渔业管理部门不断提高对虾养殖渔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规范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对虾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对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在沿海养殖户的要求和我市渔业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市水产养殖加工行业协会于2012年成立,由此搭起了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实现了会员互动、资源互补、政策支持、共同发展的目标,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如今,在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的龙头企业引领下,全市10多家养殖企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杜桥、上盘、桃渚等镇从事鱼、虾、蟹、贝产品养殖的从业人员达1000多户。“得益于历任市领导的支持和养殖户们高涨的热情,‘临海对虾’继我市临海蜜橘、茶叶、杨梅、西蓝花之后,正成为第五张农业‘金名片’。”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局长刘勇说。

技术是产业的生命线。我市还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通过邀请专家讲课传授技术、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等,不断提升对虾养殖户的养殖水平,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桃渚镇养殖户老罗告诉记者:“临海对虾养殖,让我们抱上了‘金娃娃’。”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海眷顾奋楫者。小小对虾鲜美了人们的餐桌,鼓起了渔民的钱袋子,也推动了我市“致富高地”建设,翻开了海洋渔业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中国临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