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刺胸蛙养殖技术(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文案|浩

编辑|青袍御史

前言

棘胸蛙喜欢生活在林木茂密的环境中,它们对水质、地质和气候等环境因素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棘胸蛙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在市场上有较大的需求。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然而由于栖息地环境的破坏,以及过度捕杀等人为活动,棘胸蛙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通过模拟野生棘胸蛙的生态环境进行人工饲养,可以有效缓解市场需求与过度利用野外种群资源之间的矛盾。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成蛙驯养

1.养殖场选择与蛙池建设

棘胸蛙主要栖息在清凉、安静、水质优良且流动的水环境中。在建设养殖场时,应选择水质优良、水流量大、水温较低的山泉水或地下水作为养殖场的水源。养殖场的选址应位于周围环境幽静、无污染源的区域。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棘胸蛙的养殖池一般使用水泥铺设,这有助于保持卫生和便于清理,同时也能防止棘胸蛙在活动过程中被撞伤,减少烂皮病的风险。

蛙池底部应略微倾斜,底处的水深约为20至30厘米左右。为了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棘胸蛙养殖池内需要长年保持有流水。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在蛙池的一部分区域可以覆盖石棉瓦等遮掩物,这有利于棘胸蛙的躲避和栖息,同时也减少饲养员的活动对棘胸蛙的惊扰。

为了确保棘胸蛙在养殖场内的舒适生活,需要采取遮阳措施。可以搭建遮阳篷或使用石棉瓦进行遮阳处理。同时,种植一些藤蔓植物也是有益的,不仅可以提供遮阳和降温效果,还可以吸引一些虫类供棘胸蛙捕食。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2.野生蛙驯化

野外捕获的棘胸蛙与人工养殖的棘胸蛙不能直接混养,因为这样容易引发传染病。在进行野外引种时,所有进场的棘胸蛙都必须经过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并进行严格隔离。同时,需要采取措施防治烂皮病、歪头病、肠胃炎等疾病和敌害。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对于野生棘胸蛙,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以确保它们有充足的饵料和适宜的湿度和阴暗环境。对于新进的野生棘胸蛙,在刚进入养殖环境时,应暂不投喂食物,以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

大约3天后开始进行驯食,可以在饲养台上投喂黄粉虫。经过1周后,驯食过程可以结束,大约4周后可以将其转入人工蛙池与其他棘胸蛙混养。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确保棘胸蛙的健康与安全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可以降低传染病的风险,而合适的饲养密度、饵料供应和养殖环境条件则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使棘胸蛙适应并繁殖于人工养殖环境中。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3.成蛙管理

由于棘胸蛙畏光怕生的特性,白天需要避光,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静。棘胸蛙对温度的要求在18到25摄氏度之间,养殖池必须保持水流动。喂食时间应安排在傍晚时段,主要使用黄粉虫和蚯蚓等作为饵料。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当温度低于8摄氏度时,棘胸蛙会进入休眠状态,此时需要防止敌害进入蛙池。在连续晴天导致温度升高时,部分棘胸蛙可能会苏醒并在夜间捕食,这时应及时投喂饵料以补充营养。

当水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时,表示棘胸蛙的越冬期结束,此时可以逐步开始投喂饵料。为保持蛙池的卫生,应定期使用浓度为1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如果发现病蛙,应及时将其隔离,以避免对其他蛙的干扰。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对于成年蛙,应进行分级饲养,以避免幼小蛙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存活率。

种蛙养殖

1.繁殖习性

棘胸蛙的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9月之间,产卵会分为两批。第一批产卵发生在4月至5月,此时产卵量较大且时间较为集中。而第二批产卵的情况与当年棘胸蛙的营养状况和水温变化有关,产卵量较少且比较零散。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在棘胸蛙出蛰后,它们的食量会增加。因此,在繁殖期间应确保足够的投喂量。一旦棘胸蛙开始繁殖,它们通常会聚集在水流较缓的水洼地区。

雄性蛙会通过鸣叫来吸引雌性蛙,雌性蛙则会辨别鸣叫声并前去配对。配对过程通常持续6至10小时。棘胸蛙会将产卵粘附在石壁或墙面上,卵会陷入水中。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在气温约为25℃且水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水滴声能够刺激雌蛙产卵行为。这一现象被称为 "棘胸蛙滴水刺激产卵" 的习性。

研究人员对棘胸蛙的求偶鸣叫进行了时域结构和频域结构的分析,并发现棘胸蛙的求偶鸣叫音节数与其体温和气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为了避免过多的能量消耗,棘胸蛙在温度最高的时候降低了鸣叫的主频。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研究人员发现雄性棘胸蛙的体型大小,与鸣叫声特征参数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这意味着雌蛙在选择配偶时并不以雄蛙的个体大小为选择指标。

2.繁殖力

据研究数据显示,棘胸蛙的绝对繁殖力通常在800至1,500粒之间,平均约为1,200粒左右。这意味着每个雌性棘胸蛙在繁殖期间能产下约800至1,500个卵,平均约为1,200个。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研究也表明,棘胸蛙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其生物学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具体来说,雌性棘胸蛙的体长和体质量,与其绝对繁殖力呈正相关关系,即体型较大的雌蛙通常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多的产卵数量。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经过几个世代异地驯化的棘胸蛙,相比于本地引种的棘胸蛙,在总产卵量上更多,并且异地引种的棘胸蛙,在受精卵的孵化率上也比本地引种的棘胸蛙要高。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3.种蛙管理

在棘胸蛙的养殖过程中,通过控制适宜的生态因子和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加其年产卵次数和产卵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棘胸蛙求偶和产卵的干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冬季应及时补充食物,提高种蛙的体质和性腺发育;产卵后种蛙会消耗体能,因此需要适当增加喂饵量以促进体能的快速恢复。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在繁殖期,控制水温在20至25摄氏度范围内是关键,以避免水温变化对种蛙的产卵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调节水的pH值在6.5至7.5之间也是重要的,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增强种蛙的体质。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人工激素催产,使棘胸蛙在特定时间段集中产卵,从而提高繁殖效率和蛙卵受精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同步孵化、批量出苗和集约管理的目的。

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1.胚胎发育

棘胸蛙的蛙卵卵胶膜由外、中、内三层组成。外层膜厚度约为3.6毫米,中层和内层的厚度约为5.7毫米。受精卵的直径大约为4.3毫米。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棘胸蛙的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孵化成蝌蚪通常需要8至15天的时间。根据形态变化的标准,胚胎发育可以分为26个阶段。

在棘胸蛙产卵后,应及时收集蛙卵。在取卵过程中必须非常小心,以避免破坏蛙卵的结构。取下的蛙卵可以放入一个尺寸为80厘米×40厘米的纱窗网中进行孵化。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保持孵化池中的水流动,确保水中含氧量较高。此外,蛙卵的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孵化率会降低。

2.蝌蚪池建造

蝌蚪池的尺寸为1.5米×2米的长方形,池内壁应光滑,以减少对蝌蚪的损伤。池的上缘应反向覆盖纱窗网,以防止变态后的幼蛙逃脱。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池底应具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幼蛙登陆,水陆比例为2∶1,深水区的水深应达到20厘米。在池内放置一些大型卵石,并在卵石上覆盖石棉瓦,为蝌蚪和幼蛙提供隐蔽的避难场所。池底设有出口,与池外的塑料管相连,以调节水位。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3.蝌蚪饲养管理

蝌蚪在脱离蛋黄后的前3天依靠自身的孵黄来获取营养,因此这段时间不需要投喂额外的饵料。当孵黄被耗尽后,蝌蚪开始寻找食物。

在3天后,可以将蛋黄用纱布包裹并挤压成细小颗粒状,然后进行投喂。7天后,蝌蚪进入旺盛生长期,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此时,植物性饵料应占主要比重。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当蝌蚪生长到60天以上时,后肢开始发育,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此时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并适量添加植物性饲料作为辅助。蝌蚪进入生长阶段后期,可以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以促进其良好的生长和发育,顺利完成变态过程。

当蝌蚪进入变态后期,尾部开始收缩,蝌蚪停止摄食,完全依靠吸收尾部储存的营养进行发育。此时需要加强管理措施,控制蝌蚪的密度,保证水质的良好,并提高蝌蚪的变态率。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棘胸蛙蝌蚪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根据水质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每次投喂饵料后的2小时内应清除水体中的残余饵料和粪便,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定时检查供水设施是否有损坏,并清理入水口的过滤设施和出水口的防逃设施。每隔10天应进行一次全养殖池的消毒,以确保池水的卫生。如果发现蝌蚪出现疾病,应及时将其隔离,并对蛙池进行消毒处理。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在蝌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发育状况。即使是同一批孵化的蝌蚪,也会出现发育不同步的情况。不同生长阶段的蝌蚪具有不同的食性差异,因此需要将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蝌蚪分开饲养,这有助于日常管理,并提高蝌蚪的生长速率。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结语

棘胸蛙的人工养殖是一项有益的林业惠民项目,它能够同时保护野生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当地农户的收入。

未来,棘胸蛙的养殖工作应不断完善人工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标准,并建立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科学养殖模式。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

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及胚胎发育与蝌蚪饲养

参考文献

潘晓赋,周 伟,周用武,等. 中国两栖类种群生态研究概述[J]. 动物学研究,2002,23 ( 5) : 426 - 436.

赵尔宓.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王长 友,郑 传 雅. 棘 胸 蛙 人 工 育 苗 技 术 [J]. 中 国 水 产,2005 ( 7) : 30 - 32.

龙连玉. 棘胸蛙的人工生态养殖技术 [J]. 淡水渔业,2002( 32) : 41 - 43.

杨 伟 国. 人工驯养棘胸蛙的繁殖研究 [J]. 动 物 学 杂 志,1992,27 ( 3) : 14 - 16.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