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花卉养殖论坛(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22年前,横栏镇三沙村,在一望无际的田垄上,一群农民决定承包村里土地,搞花木种植。

12年前,江苏省常州市,在第七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上,横栏镇接过了“中国花木之乡”的牌匾。

3年前,西江畔迎来“国字号”花木产业大会。44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到横栏镇入村挂点,送来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

追溯横栏花木故事,一条产业发展的脉络清晰贯穿:在过去,是从“餐餐食饭半钵泥”的低水平农业向“花木之乡”的转折;在当下,是从花木集散地到产业新高地的进阶;在未来,是从农业发展到农文旅融合的蝶变……

在这条主线上,花农的事业,区域的发展通过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体系,与远方的一个个美丽事业发生连接。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美丽经济”,成为万亩“西江花海”盛放的根本动力。

当又一年花木产业大会如期而至,万亩花海再度吸引游人到来。人们不免会问:

为何“国字号”花木产业大会,偏偏会落户横栏?

是什么,成就了这片生机勃勃的西江花海?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中山市横栏镇西江花洲花木景观生态廊道。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多年后,已年过六旬的陈炎连仍能清晰回忆起当年承包18亩土地进行花木种植的种种细节。他亲手种下的第一批秋枫、冬青,长出来之后,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陈炎连出生在三沙村。村的西边,是西江——充沛的水量在漫长的岁月里冲积出中山西北部肥沃的平原沙田地带,淤海成陆,成为先民围沙造田的基础条件。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09年横栏镇万亩花木基地。图片来自中山市档案馆。

三沙村的“沙”字,带有古早印记。元代,香山西北部形成冲积平原“西海十八沙”,即沙洲。其中,“横栏沙”形似横放于海中木栏,得名横栏。

横栏设镇后,镇内多个村仍以“沙”为名,三沙、五沙、六沙等村,演绎着这里曾为沧海的历史,也刻下了先民们改造自然的印记。

尽管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但横栏镇并非天生就是鱼米之乡。《横栏镇志》载:新中国成立后,(横栏地区)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生产水平还低,收入微薄。1979年,横栏除了种植水稻外,仅有养殖塘鱼600多亩。

陈炎连所在的三沙村,更是传出了“有女莫嫁三沙村,餐餐食饭半钵泥”的口头禅。改革开放后,“吃饱饭”成为横栏的头等大事。

西江水滋润下的土地成为横栏人的饭碗,“种养”成为横栏农业的安身立命之本。20世纪90年代,横栏镇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十分之一,位列全市各镇区榜首。三沙罗氏沼虾,三、四沙花卉苗木,横东甲鱼横西塘鱼生态养殖……这一时期,横栏成为全国有名的“三高”农业典范,万亩水乡沙田之上形成了现代化农业格局。

吃饱了饭,就要谋求更大的发展。新旧交替之际,横栏花木产业开始萌芽。当横栏镇三沙村的“初代花农”决定承包村里土地搞花木种植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将是横栏迈向全国“花木之乡”的关键转折点。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23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主会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群农民的致富探索,并非凭空而来。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珠三角周边地区花木需求的增长,花木价格渐涨,种植花木的散户逐渐增加。这种现象背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正在来临。

多年以后,以农村科技特派员身份来到横栏的许峰,在他的作品里有形象的描述:“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998年。陈炎连从广播里听到,国家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他脑子一闪,敏锐地捕捉到,三沙的机会要来了……”

花农们争取到了村里的支持,他们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挨家挨户说服村民,一起走上花木致富路。

这一过程并不容易:首先,村民要放弃多来年赖以生存的种养方式;其次,村里要开田、修路、通水通电,千头万绪,花费甚大……

但实实在在的收获摆在眼前。2001年,带头承包了18亩地的陈炎连当年赚了15多万元,成为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花木种植户。

政府的因势利导,成为花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01年,在横栏镇的支持下,三沙村党支部、村委会先试先行,采用“反承包”的土地流转方式,在西江边开发花木生产园区,并以村委会为投资主体,全面改良区内生产条件,开田,修路,通水通电。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18中国·横栏花卉苗木博览会暨第二届南中国园林苗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图片来自中山市档案馆。

路通,电通,水通,财通。第一批富起来的花木种植户,带动全村、全镇花木产业“起飞”。《中山年鉴》记载,1999年,横栏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还只有2800亩。到2004年,这一数字变成了7000亩。

横栏花木的产业价值,逐渐被看见。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时间来到2011年。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横栏田垄上的变化翻天覆地,花木种植面积达20000亩。沿西江、沿古神公路、沿沙古公路,“田成方,路成网”,形成了田连仟佰、整齐划一的花木种植基地。

十年时间,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种植,横栏花木产业发展大势形成。横栏镇一跃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绿化袋苗生产基地,打下了广东工程花木市场的“半壁江山”。广州亚运工程中,过半的花木来自横栏;深圳大运工程中,以横栏为代表的中山花木所占份额达到了八成以上。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十年时间,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种植,横栏花木产业发展大势形成。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横栏花木”成为全国有名的农业品牌。

2011年,横栏镇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2012年,横栏花木基地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省级万亩现代农业园区”。

沿着古神公路,花木产业规模不断延伸,形成了广东花木最大的集散地,横栏花木的品牌影响力也开始建立,并逐渐形成引领作用。

2004年,三沙花卉协会创办,陈炎连任会长。三沙花卉协会在三沙村带动了全村50%以上的土地连片发展为花木基地,本地培育了超110家花木种植户及企业。2011年,在横栏镇获得“中国花木之乡”称号的同时,横栏镇花木协会也在筹备成立。这两大协会,在日后成为引领横栏乃至华南花木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一条汇聚生产、销售、技术、人才等全方位要素的花木产业链,在横栏生根。

新的时代机遇诞生在希望的田野上。2017年,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经济”有了更广阔的可为空间。也是在这一年,中山发挥大湾区腹地的地理优势,抓住大湾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开始举办花木博览会,并举行产业发展论坛。

西江畔,横栏作为华南地区花木产业的核心地位日渐巩固,花木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日趋放大。横栏花木基地由一个花木种植基地转型为兼种植、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大型花木产销中心和交易基地。

许多农户和企业在镇内花木基地经营一个3—5亩的花木场作为门面,而在外地拥有数十亩甚至上百亩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前店后园”的经营模式。

2020年,花木博览会升格为“国字号”花木产业大会,永久落户横栏,创下参展企业数量和交易额的“历年之最”。花木产业大会从单一的绿化苗木展销会上升为集产业对接、科技兴农、休闲文旅于一体的“国字号”品牌盛会。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23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主会场。

借由产业大会的影响力,横栏花木产业开始走向更大舞台、更高层次。

从“建基地”到“建品牌”,横栏从“花木集散地”到“产业新高地”的进阶,是对花木的第二次价值发现——产业品牌价值。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20年,对横栏花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花木博览会升格为“国字号”花木产业大会之际,在省领导定点联系工作机制的推动下,横栏花木同时取得多项突破:签订了全省首个院镇乡村振兴全方位合作协议,建立了全省首个镇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创立了全市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横栏人为之奋斗多年的花木事业,迎来全新发展。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2023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主会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乡村振兴事业结出了丰硕成果。从2019年到2021年,横栏全镇花木销售额从约25亿元提升至超过50亿元。仅三沙村一个村,连续多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均超过11亿元。

伴随着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农文旅融合的新趋势浮出水面。

万亩连片花木造就了风貌优美的“西江花海”。2022年,“水乡花田农业观光游路线”成为当年春季全省唯一获得农业农村部推介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当游人们行走在西江边、堤围上,盛赞“西江花海”的盛美时,新的创业者们在花木基地中开始新征程。横栏成立花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联动省市连续举办花木工匠技能大赛,开展“乡村工匠”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每年培养本土花木专家能手超300名。

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在农文旅深融合中,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持续向乡村流动,横栏花木产业发展要素高度集聚,新兴业态不断延伸。

“大家好!我是‘探花姐姐’静静……”背靠广袤的水乡田野,陈小静手捧一盆新品种花卉对着镜头,一部手机、一个稳定器就是她的全部设备。

2022年,横栏镇启动“探花姐姐”花木导购员培育计划,将直播带货引入花木销售环节。“探花姐姐”不仅探出了花农致富路,还衍生出了花木产业新业态。一年多来,横栏镇凭借“探花姐姐”项目已实现花木产业整体增收超千万元。

“花木之乡”,成为新的“诗与远方”。从“农业发展”到“农文旅融合”的蝶变,是对花木的第三次价值发现——文旅价值。

深读|中国花木,何以横栏?

“花木之乡”,成为新的“诗与远方”。

从顺应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大规模花木工程需求潮流,到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美丽经济”新风口,在一次次的价值发现中,横栏花木,从一个特色产业,发展成为特色文化,进而形成特色坐标。

以绿美塑形,以产业赋能,以文化铸魂。这就是横栏——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花木之乡”,一片仍在持续生长的希望田野。

【策划】张培发

【统筹】何伟楠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摄影】叶志文 卢子衡

【通讯员】横栏宣

【作者】 廖瀚;卢子衡;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