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东至豪猪养殖(安徽东至: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 脱贫攻坚“一号工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22|点击次数:

东至县坚持把抓好党建“第一责任”与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紧密结合,全面推行“党建+扶贫”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扶贫有机统筹、深度融合、始终贯穿,坚决打好翻身仗,确保今年全面完成4720人脱贫、22个贫困村整体出列目标。

“书记项目”带动,推动从严治党向“末梢”延伸,强化脱贫攻坚政治保障。该县从今年起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活动。一是科学论证立项目。各级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本地本单位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选择“书记项目”与促进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消除“空白村”等相结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以存在问题、主要内容、主要目标、进度安排、推进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书。二是跟踪问效抓项目。坚持“书记项目”书记抓,突出书记抓党建的主体地位,健全完善“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责任机制,各级书记当好“指挥员”、“战斗员”和“宣传员”。对经审核建档入库的“书记项目”,各级党组织书记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实行路径化管理,确保项目推进有章可循。县委组织部、县直工委加强对“书记项目”落实情况的全程跟踪和督促指导,确保各级书记项目按时序推进。三是从严从实管项目。把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作为党建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的重要依据,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相挂钩,力争把每一个“书记项目”都打造成精品,让“书记项目”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平台、激活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确定“书记项目”共101个,其中县级领导16个,乡镇15个、县直单位70个。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群服务向“末端”覆盖,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坚持机关党建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下沉”,确保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一是支部联建。推动机关支部“下基层”,全县县直单位分别与所联系的贫困村、联系村成立联合党支部,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抓、服务联动、事务共商”,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向农村基层和贫困家庭投入,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效,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6月1 日,东至县委办、县财政局与贫困村汪街村率先成立全县首个联合党支部。二是先锋同行。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进村入户,加强政策引导和思想引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在基层提升战斗力。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6万人次。

聚焦“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提升精准脱贫内生动力。一是支部引领。发挥支部带动作用,按照“支部引领、产业扶贫、整村脱贫”的思路,围绕打造“一村一品”,探索走一条“支部+N+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路子,让广大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实现“造血”式脱贫。如该县洋湖镇永济村通过支部引领,推行“党社合一”模式,流转土地近3000亩发展“一烟一稻”种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所有贫困户以土地入股,除土地流转金、劳务报酬外,年终享有分红。尧渡镇汪街村支部领办生态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198人,通过发展生态蔬菜种植、食用菌、经果林等,带动17户贫困户实现增收。二是党员示范。建立农村致富带头人信息库,重点培养党员发展能手,让党员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党员创办领办脱贫致富项目167个,2347名党员建立“双培双带”示范基地82个,培养“双培双带”示范户709户,带动2136个贫困户就业增收致富。如花园乡祠村村党员檀经华投资30万元,流转土地110亩,创办双华生态农场,带动全村7户贫困户务工,年平均工资7000元左右。三是能人带动。修订《东至县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县招商项目代办中心、能人回乡创业服务窗口,招引一批能人回乡和本土能人投资兴业,培育发展林果特、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光伏发电等特色扶贫产业。目前,“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在各乡镇迅速发展。如昭潭镇龙潭村引进华云公司建立豪猪驯养繁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扶贫资金”模式,引导当地贫困农户积极参与,村委会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对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采取牲畜托养模式,由养殖基地代养,除去养殖成本,按合同约定收益支付给贫困户。

夯实“五支队伍”,建强脱贫攻坚一线“铁军”,打造精准扶贫主力先锋。一是充实扶贫办力量。县扶贫办由8人扩充至15人,并成立扶贫办党支部,所有抽调人员党组织关系以及日常管理与考核与原单位脱钩。各乡镇扶贫工作站人员按照3-5人要求配备,各村配齐专职扶贫专干。同时,注重加强基层扶贫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配强村两委班子。针对巡视指出的部分基层党组织涣散问题,研判确定15个村党组织为今年全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因村施策制定整改方案,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月份,对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开展2018年村“两委”换届前调研工作,全面摸排和个别谈话,摸底有意向的合适人选。三是严管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向全县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22支,建立驻村工作队网络例会制度,修订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实行更加严格的请销假、工作实绩记实等工作制度,确保真蹲实驻、真帮实扶。四是派驻“扶贫专员”。从县直选派15名科级干部到乡镇挂任扶贫专职副书记,并抽调100名县直工作人员驻乡镇协助开展扶贫工作。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择优梳理扶贫项目供有意愿帮扶的企业结对帮扶。五是锻造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引导党员主动认领脱贫攻坚先锋岗;推行党员积分式管理,开展党员评支部工作、党员评书记绩效、群众评党员表现“民主三评议”活动,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扶贫合力。

强化“四制”保障,推动各级干部履责担责尽责,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一是目标任务分解机制。围绕今年4720人脱贫、22个村出列目标,将脱贫任务分解至各乡镇,督促各地因村因户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6月上旬召开全县党建暨脱贫攻坚现场会,对全年党建促脱贫工作再细化、再部署、再强调,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工作常态推进机制。按照“节点倒逼、挂图作战、压力传递”的要求,健全“一周一交账”调度机制。开通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及时传达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及各级会议、文件精神,时时掌握乡镇动态,督促工作进度。三是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截至5月底,全县累计排查问题73779个,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任务清单,狠抓整改落实,现已完成问题整改66401个。四是扶贫绩效考核机制。将党建扶贫工作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表彰、晋升职级的重要标准,完善脱贫攻坚目标考核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扶贫联系帮扶工作的通知》,强化“双包”工作绩效考核,对帮扶工作履职尽责不力、作风不实等问题,将对照《东至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严肃问责追责。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